学术投稿

异常黑胆质清除剂对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阿不都热依木;哈木拉提;斯拉甫;努尔买买提;肖开提

关键词:异常黑胆质, 清除剂, 线粒体, 羟自由基
摘要: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清除剂对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探讨其细胞保护机制.方法:在分离鼠肝线粒体的基础上,采用FeSO4/抗坏血酸羟自由基发生系统直接损伤线粒体,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同时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Ca2+-Mg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羟自由基损伤后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线粒体SOD和Ca2+-Mg2+-ATPase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增加(P<0.01).在体系中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异常黑胆质清除剂后,上述变化趋势以剂量依赖性得到明显抑制.结论:异常黑胆质清除剂可以减轻羟自由基引发的线粒体氧化损伤,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气虚证慢阻肺合并肺纤维化金黄地鼠模型的建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是全球第四位的致死原因.肺纤维化是COPD常见的合并症,其病理机制不明,目前尚无COPD合并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文献报道.本实验用熏香烟烟雾叠加气管内注入弹性蛋白酶和平阳霉素的方法,建立了肺气虚证慢阻肺合并肺纤维化金黄地鼠模型,现报道如下.材料1 实验动物与分组雄性金黄地鼠,鼠龄12周,体重80g±19g,29只,北京天坛生物制品研究所动物室提供.动物饲养室为清洁级,控制温度20℃±2℃,正常饲养3d后进行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只,模型Ⅰ组10只,模型Ⅱ组10只.

    作者:赵兰才;武维屏;纪雅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咳嗽一号治疗喉源性咳嗽80例临床观察

    运用中药水煎剂超声雾化治疗喉源性咳嗽,方法简便,起效快,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共治疗8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大62岁,小19岁;病程长6个月,短2d.对照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大56岁,小20岁;病程长5个月,短4d.2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咳嗽一号中药颗粒由牡丹皮、黄芩、山豆根等8味中药组成,水煎取汁100ml.对照组:给甘草片2#,1日2次,温开水送下.

    作者:谢迎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药有效单体对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通过综述近年有关诸多中药有效单体对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凋亡的影响文献,认为中药对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凋亡,为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及作用机制,但中药品种多、资源丰富、且中医药历史悠久,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细胞诱导分化、凋亡对更加深入揭示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筛选新的抗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花宝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目的:对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方法:查阅国内有关资料进行综述.结果: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可作为澄清剂及新型辅料.结论: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前景.

    作者:牟善玲;谭红胜;楚生辉;余惠旻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冠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调脂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客观评价冠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治疗组300例服用冠脉通胶囊,对照组110例服用活血通脉胶囊加无效模拟胶囊.疗程均为5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显效率为50.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显效率为30.00%,冠脉通胶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活血通脉胶囊(P<0.01),且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治疗组对TG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1).结论:冠脉通胶囊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治祥;赵明君;张翠英;汶医宁;冯向荣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溃结饮对UC大鼠血浆GMP-140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溃结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建立TNBS/乙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观察用溃结饮分别治疗1、2、3周后,UC大鼠血浆GMP-140含量的变化.结果:UC时,血浆GMP-140含量升高;在第1、2、3周时,溃结饮组血浆GMP-140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其治疗作用优于柳氮磺吡啶组.结论:溃结饮发挥对UC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从而减轻肠黏膜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作者:谭丹;王新月;田德禄;李澎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法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LPO和红细胞SOD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对前列腺增长症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LPO和红细胞SOD的影响.方法:用丙酸睾丸素诱发大鼠前列腺增生症模型,以补肾活血方前列舒通颗粒剂灌胃.结果:补肾活血方前列舒通颗粒可调节血浆TXB2、6-keto-PGF1α之间平衡,改善LPO和红细胞SOD活力.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BPH的取效可能与其改善前列腺素和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作者:何清湖;郑毅春;李翾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心理学理论探源

    <黄帝内经>对各种精神活动的本质及特性的阐发,对心理与脏腑气血关系的论述,尤其提出七情所伤致病和心身同治等重要中医心理学理论,至今在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作者:周莲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生精法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以益气活血生精(补肾)法,方用活血生精丸治疗各类型男性不育症.方法:将33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10例,服用活血生精丸;对照组120例,服用滋肾生精丸.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益气活血生精(补肾)方法及活血生精丸治疗各类型男性不育症均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补肾药治疗.

    作者:尚博文;姜琳;陈生;陈红;王彤;陈文伯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张景岳补肾阴阳观之探析

    明代医家张景岳善用温补,重视补肾,并从理论的深度与实践的要求,认为补肾之法,真阴为本;育阴之用,涵阳为度;扶阳之妙,培阴生阳,形成了独特的补肾阴阳观的学术思想.

    作者:吴少祯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异常黑胆质清除剂对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清除剂对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探讨其细胞保护机制.方法:在分离鼠肝线粒体的基础上,采用FeSO4/抗坏血酸羟自由基发生系统直接损伤线粒体,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同时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Ca2+-Mg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羟自由基损伤后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线粒体SOD和Ca2+-Mg2+-ATPase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增加(P<0.01).在体系中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异常黑胆质清除剂后,上述变化趋势以剂量依赖性得到明显抑制.结论:异常黑胆质清除剂可以减轻羟自由基引发的线粒体氧化损伤,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作者:阿不都热依木;哈木拉提;斯拉甫;努尔买买提;肖开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参七汤对老年小鼠乳头体超微结构形态的影响

    在衰老(senescence)的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方面,中医药对老年乳头体(Mammillary body)神经形态学的研究尚少见.

    作者:瞿延晖;文昌湖;徐锡萍;文乐兮;谭功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老年脾肾虚证LPO、SOD、血脂关系的探讨

    中医脾虚、肾虚与衰老有密切联系,而衰老与体内自由基代谢、脂质代谢水平有关.本文对老年脾虚、肾虚证血浆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中总胆固醇(TC)、血浆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T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标准老年期年龄60岁~69岁,经西医常规体检包括三大常规化验、胸部X线透视、胸腹部B超检测及心电图等检查,并认为无明显心、脑、肺、肝、肾、内分泌等疾病者,中医虚证辨证执行<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

    作者:陈扬荣;江明;李庆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医痰证微观指标现代研究概况

    痰证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有关痰证微观指标的研究报道日益多见,本文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及所取得的进展,综述如下.1 痰证与血液、循环的关系1.1 与脂质代谢的关系有关血脂水平与痰证关系的研究,是痰证现代研究中早开展的内容之一.徐济民等发现,冠心病痰浊型患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痰浊型患者及正常人[1].巩尊科等发现,脑梗塞患者中痰证组载脂蛋白aPoAI低于肝肾亏虚组,而aPoB则高于肝肾亏虚组,该两组aPoAI都低于正常对照组,aPoB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提示痰证的形成与血脂及载脂蛋白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小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论以穴位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

    排卵功能障碍可起因于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功能失调、垂体功能失调、卵巢功能减退或性激素反馈失常.中西医学妇科学者均根据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序贯用药(即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本病[1].而临床有关针刺促排卵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又表明,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较为理想[2].基于中西医学中脑-肾-冲任-胞宫轴与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应,从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以穴位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其提出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和临床可行性,它一方面体现了中医针灸学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1 理论依据1.1 中西医学对月经生理的共同认识是穴位人工周期疗法提出的基点在月经生理上,中医认为是任、督、冲三脉通过脑-肾-胞宫而形成月经,在1个月经周期中,一般分为经后期、经间期(又称的候、氤氲期、真机期)、经前期、行经期四个阶段;与西医学月经是在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这一调控系统的作用下发生的,其月经周期依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子宫内膜脱落期完全吻合,在此中、西医学达成共识.现代医学就是模拟人的正常性周期相应地给予雌激素(如乙底酚)与孕激素(如黄体酮),使月经如期来潮以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

    作者:兰凤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复方黄芪煎剂治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肝纤维化的治疗一直是难以解决的临床课题.秋水仙碱、D-青霉素胺等药虽然有抗纤维化作用,但临床应用效果不甚理想,而且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故很少被临床采用.近年来,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已出现了可喜的苗头,我们用复方黄芪煎剂治疗肝纤维化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本组486例,男性324例,女性162例,平均年龄45.2岁(范围15岁~69岁).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诊断分型标准,其中慢性肝炎340例,代偿型肝硬变146例.对照组50例,皆为慢性肝炎.2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用葡萄糖、VC、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等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同样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由黄芪、丹参、桃仁、汉防己、参三七等十几味中药组成的复方煎剂,每日1剂,早晚各服250ml,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

    作者:曹文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心神经官能症73例临床观察

    心神经官能症(也称神经-循环系统衰弱症)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失调及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此证多发生在神经类型脆弱不稳定的青年及中年女性中,患者常有精神刺激因素或家族史.近几年来,由于人们传统生活习惯的改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此证的发病率逐年明显增加.笔者自1997年10月-2001年5月共在门诊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该证73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汉洪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黄芪、川芎及其配伍对脑缺血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川芎及其配伍对脑缺血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大鼠双侧颈内动脉的方法造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bcl-2、P53免疫阳性细胞.结果:结扎大鼠双侧颈内动脉1h后,脑皮质促凋亡质基因P53表达明显增强,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后,川芎对凋亡调控基因表达无影响,黄芪可抑制P53表达,增强bcl-2表达,黄芪与川芎配伍用药在抑制P53表达方面明显优于单独给药.结论:脑缺血后用黄芪配伍用芎可抑制缺血区P53表达,增强bcl-2表达,在抑制P53方面优于单独给药.

    作者:张梅;李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