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世劳;陈选京;王友清
近年来我们以理气活血中药为主,辅以化痰开窍,配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护理操作的一项基本功.在临床工作中,常常看到静脉穿刺时,因小儿不予配合,使静脉穿刺成功率大大下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在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时对患儿及患儿家属做好心理治疗和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田霞;马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为探讨卫气运行与睡眠的关系,以<灵枢>卫气运行的理论,从卫气运行的特点,睡眠与卫气的关系及睡眠失常的治疗方法为依据进行论述和临床典型病例介绍来说明.结论:卫气运行与睡眠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中对眼睑开合失调病症、睡眠失调病症、失眠、发作性睡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民集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近10年来我用中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提出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的病机关键为气虚血瘀.方法:大补元气、化瘀通脉为其重要的治疗大法.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气阴两虚、瘀血阻脉和阳气虚弱、寒凝血瘀两型,根据此病的病机特点及临床经验,总结拟定糖脉通Ⅰ号和糖脉通Ⅱ号.共观察90例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用糖脉通Ⅰ号和糖脉通Ⅱ号各观察30例,对照组用糖脉康治疗观察30例.结果:糖脉通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还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和血脂,明显改善血液流变状态、血浆前列腺素(PGF2)和血栓素(TXB2)的含量及踝/肱指数.与治疗前相比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1或P<0.05.说明糖脉通对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钱秋海;王思明;庄乾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局势乱,社会思想杂,学术风气新,注重临床实践,形成了以临床医学为特色,多种学术思想体系并存的医学模式.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无思无虑的元神本源于脑心,脑心是生命之门目所藏纳的先天之精,其实质是位于命门目之内与目系相连通的间脑,脑心(间脑)主宰着五脏六腑等内脏器官的生命活动.有思有虑的识神是大脑对外界感应认知的后天活动,必赖心血濡养方可成其功用,所以识神隶属于心.元神通过起源于目睛命门脑心的足太阳经传输于十二脏之俞而主持着五脏六腑等内脏运动,识神通过起源于大脑的督脉主持着视听言行等躯体运动.
作者:贾耿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采用足三里、三阴交穴经注射654-2加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所致骨髓抑制96例,有效率达83.3%,且价廉易操作,适于基层医院配合化疗应用.
作者:杨秋敏;朱瑞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长程观察一组肾病舌象以探讨舌诊规律.方法:定时记录137例肾病舌象及病情变化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入院舌质过淡者39例,其中肾功能不良22例占56.4%.其他为水肿、贫血.舌色转变与病情相符者102例,符合率74.4%.齿印舌57例为水肿、肾衰或急性期病例.齿印下方舌质淡白的10例全部为尿毒症.舌苔黄白变化无常者占70%.舌苔厚薄与病情变化相符者82%.在23例中,重度肾衰病例中舌边横纹异常模糊的17例,符合率81%.结论:肾病舌诊中舌质红淡、舌苔厚薄,齿印下舌色及舌边条纹的诊断观察价值高,苔色黄白的分辨意义不大.
作者:杜家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清脑益智方药血清在缺氧条件下,对体外培养人胚脑神经细胞活性、自由基清除及细胞超微结构保护方面等作用.方法:在缺氧条件下(95%N2+5%CO2,120min),造成胚脑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应用清脑益智方药处理人血清,以牛磺酸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清脑益智方药血清对缺氧损伤的神经细胞培养液中异常增高的LDH释出量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提高了SOD活力和NSE活性,降低LPO含量,有保护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等作用.结论:表明清脑益智方药人血清在缺氧培养条件下,对人胚大脑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军平;张伯礼;王永炎;陈晓玉;李苓;山本清高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实行母乳喂养的首要条件是母乳分泌早,泌乳量多,能满足新生儿需要.我们选用1997年12月至2001年12月住院的659例产妇行脉冲磁疗配合中药后产后乳量、泌乳时间方面与非磁疗组468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荣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子午流注开穴法虽有多种,然其开穴法之演进,实有其一贯的脉络.兹就阴日阴时开阴穴、阳日阳时开阳穴的阴阳呼应法则,检视古今子午流注开穴的方法与疑义,俾对古今子午流注开穴法做一统整性的思考.
作者:蔡坤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通过对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理论及治疗实践研究进行总结,勾画出其整体研究轮廓并指出一些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作者:刘文;刘艳骄;杨建宇;于峥;谷胜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约生活于1156~1228年,宋金时期睢州考城人(今河南豫东一带).张氏之学,强调治病必攻邪,娴于攻邪三法,自成攻邪一派,为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张氏总结了<难经>、<内经>和<伤寒论>下法的经验,摆脱了六经辨证的束缚,理顺了祛邪扶正的关系,牢牢把握了下法的尺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经验.
作者:何云锋;何云长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医学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否认其科学属性,仅从艺术和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学不可能有较大的发展;否认其艺术性,对中医药学的文学、艺术及人文的内容进行实验室直接验证显然是一条死胡同.试图用一种研究方法去研究透内容浩繁、多种学科交错、精华与糟粕共存的中医学是不切实际的妄想.中医学的内容展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架构上,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点犹为突出,认识这一点,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颇为重要.我们应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不同的中医内容.
作者:马路;刘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自2000年以来用中药治愈6例冬季瘙痒症患者,对比分析发现治疗此症中药比西药疗效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乔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为探讨中药健脾降糖饮防治糖尿病(DM)慢性并发症的机理.方法:用舌下静脉注射四氧嘧啶(Alloxam)的方法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健脾降糖饮对DM大鼠空腹血糖、血液流变、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的影响.结果显示健脾降糖饮可显著增加体系,降低血糖、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P均<0.01).健脾降糖饮对TNF α和GMP-140的干预可能是该方防止DM慢性并发症的机理之一.
作者:孙丰雷;程益春;夏丽英;尹格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脾胃升降运动是人体生理活动中重要的功能活动,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将起到重要作用.健脾和胃是脾胃升降失调的基本治则,临症中灵活运用多能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非特异性和多发性关节炎,它是全身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组织病变的局部表现,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36例,疗效观察近期控制50例(36.76%),显效70例(51.47%),有效12例(8.82%),总有效率97.06%.
作者:田河水;李向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报告如下.
作者:翟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