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测定水中氟化物简易方法研究

朱文玲;吉荣娣;李淑敏;邢方潇;张振伟;应波

关键词:氟化物, 测定, 拟合曲线, 目视比色
摘要:目的:针对我国农村水厂水质检验人员匮乏、设备简陋的现状,提出一种适用于农村水厂测定水中氟化物的简易方法.方法:简化操作步骤,将简易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比较,对方法精密度、准确度、标准化试剂保存时间以及标准曲线的拟合等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采用简易方法测定水中氟化物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一致;方法的精密度RSD为6.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3%~115%;标准化试剂可保存9个月以上;可使用目视比色法或拟合标准曲线,简化标准曲线的制作.结论:本法简单快速准确,操作人员不需要配制试剂,不需要绘制标准曲线,可直接测试水样,并能直接读取测试指标的浓度,适用于农村基层水质实验室的应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闵行区甲型H1N1流感监测及临床相关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和相关临床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阂行区2009年-2010年甲型HIN1流感监测哨点及流行病学资料,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闵行区于2009年8月-2010年3月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32例,占同时期流感样病例(ILI)采样数的33.48%,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此次流感大流行的优势毒株.大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例集中于区内中心区域,发病人群以青少年、青壮年为主,其中学生和干部职员占大部分,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类似季节性流感症状,无危重病例.结论:闵行区甲型H1N1流感感染人群以青少年和青壮年为主,发病具有明显年龄、人群差异,主要症状类似季节性流感.

    作者:杨丽华;王小光;丁克颖;骆邻飞;吴菊英;刘继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阳泉市布鲁菌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本市布鲁菌病的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市2001年-2008年疑似布鲁菌病的患者资料和实验室结果整理分析.结果:平均阳性率为26.84%,2001年-2008年阳性率分别48.86%、37.65%、16.89%、l7.43%、8.57%、3.53%、7.27%、6.86%;男性阳性率为30.87%、女性阳性率为13.74%;职业人群阳性率为42.90%;盂县、郊区、平定阳性率分别为37.63%、30.54%、31.70%.结论:阳泉市布鲁菌病呈下降趋势.不同地区、职业、季度、年度、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年龄之间阳性率有差异.

    作者:胡翠英;杨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直接测定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性高、准确可靠的直接测定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方法.方法:将含吊白块的样品在酸性条件下水蒸汽蒸馏,向样品蒸馏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游离出二氧化硫和甲醛,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一种紫红色物质,于56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结果:在0.02 mg~0.7 mg含量范围内,其响应值与吊白块含量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r = 0.9996,检出限为0.005 mg,相对标准偏差为3.1%,回收率93.5%~99.7%.结论:本测定方法可直接测定食品中的吊白块,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作者:杜利敏;苏永恒;张榕杰;葛少林;李文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7年-2010年宁波市江北区感染性腹泻副溶血性弧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情况,血清分群、产毒素特性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7年-2010年江北区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的粪便或肛拭样本,按照GB/T4789.7-2008进行分离鉴定;用标准血清进行分群;运用PCR技术进行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和耐热溶血毒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dh)检测;采用WS/T125-1999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581份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93株,检出率为12.2%;分属于4个血清群,分别为0:3群142株,占73.6%、0:4群13株,占6.7%、0:2群9株,占4.7%,0:5群29株,占15.0%,193株副溶血性弧菌的tdh毒力基因阳性52株,占26.9%,tdh毒力基因均阴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对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头孢类药物都有耐药株出现,其中耐多药菌株逐年增多.近四年对青霉素类的耐药率逐年增加.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宁波市江北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血清分群以0:3群为主,菌株带有一定的毒力基因,药敏结果显示,耐药株逐年增多,并出现多重耐药的特点.

    作者:徐奋奋;蔡颖;金涛;徐景野;宋启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的检测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老年人分离株对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株进行消毒剂和磺胺耐药基因检测与分析.结果:40株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到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31株,检出率为77.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老年人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出率高,提示临床抗药菌株可能同时对消毒剂存在抗菌性.

    作者:孟春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T细胞斑点试验技术在结核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 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T SPOT TB方法测定61例单纯结核病患者,30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并与传统结核诊断PPD试验以及痰涂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组(61例)用T SPOT TB法、TST(PPD试验)和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检测阳性分别为60例(98.4%)、41例(67.2%)和28例(45.9%).其中PPD阳性组T SPOT TB法的阳性率为100% ; PPD阴性组为95.0%.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组T SPOT TB法的阳性率为100%;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阴性组(包括13例肺外结核)为93.9%.T SPOT TB在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组、健康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均为0%.结论:T SPOT TB法比PPD试验和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方法都好,且不受BCG免疫的影响.

    作者:彭春仙;郑晓燕;钱峰;范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宁波市镇海区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镇海区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为确保蔬菜食用安全提供监管依据.方法:通过对镇海区蔬菜生产基地和散户生产和镇海各菜场中销售的叶菜类、果菜类、茎菜类、根菜类、花菜类等的农药残留量按季节进行抽样,用气相色谱法对14种有机磷农药和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进行检测.结果:抽查样本中农药残留量检出率为7.85%,残留量超标率为3.78%.其中蔬菜生产基地农药残留量检出率为3.27%,超标率为0.65%,显著低于散户和菜场中蔬菜的检出率(分别为8.20%和11.54%)和超标率(分别为4.92%和6.92%).在20种检测的农药中,毒死蟀和氯氰菊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农药.叶菜类的检出率为11.34%,超标率为8.24%,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的蔬菜.从时.间上看,农药残留并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蔬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加大蔬菜种植、销售环节的监测,确保市民食用蔬菜的安全.

    作者:丁坚强;蔡曦;钟良康;谢益君;陈米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复方净手消毒凝露的消毒效果和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三氯9基二苯醚和异丙醇复方净手消毒凝露的消毒效果及相关毒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消毒现场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消毒效果和毒性评价.结果:该消毒凝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作用0.5 min,杀灭对数值均>4.00.用该消毒凝露对志愿者手及前臂皮肤进行擦拭消毒1.0 min,对手部皮肤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 1.00.经口毒性试验雌雄大鼠LD50 > 5000 mg/kg BW;其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指数为0;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突变作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一般生理体征未见异常,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无异常,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该消毒凝露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属于实际无毒级,无皮肤刺激性,无明显亚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

    作者:李庆;张紫虹;杨美玲;钟昱文;郑穗生;张龙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8年-2010年丽水地区青春期青年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TP)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以累及多个器官和组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诊断是梅毒有效治疗的关键也是阻断其传播降低发病率的重要环节之一.梅毒血清学检测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本地区青春期青年人群的梅毒感染状况,我们对近三年来在实验室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法检测(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吴伟平;丁友法;刘五高;王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病严重程度与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纤维蛋白原及尿酸、白蛋白等指标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7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损害严重程度.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冠心病及Gensini积分与血蛋白、尿酸、纤维蛋白原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白蛋白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血尿酸、纤维蛋白原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纤维蛋白原等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冠脉Gensini评分危险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高血压史、纤维蛋白原与冠脉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结论:纤维蛋白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监测其纤维蛋白原、尿酸以及血清白蛋白含量.

    作者:何小帆;梅丽萍;王冬莲;金敏雅;葛卫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防腐剂联合使用对酱油防腐效果的影响

    目的:采用不同组合和不同浓度的防腐剂对酱油防腐效果进行研究,确定佳的防腐剂搭配组合和配比,为酱油的防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未经灭菌、未加防腐剂的酱油,添加不同组合及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山梨酸、对9基苯甲酸,在实验室进行防腐试验,并在酱油厂进行生产试用.结果:酱油中山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混合用量达允许量的89%时,霉菌、酵母菌经26±1℃培养5d后存活率为73%,细菌经36±1℃培养5d后存活率为76%,室温放置30 d无生成霉膜,经生产试用,酱油无腐败变质.结论:酱油中山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混合用量达允许量的89%,能防止酱油腐败变质(胀罐).

    作者:林崇昌;邓丽芳;司徒小玉;邓秀燕;司徒荣阮;王雪梅;吴灿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氢化三联苯

    氢化三联苯是一种新型的化工工业中热媒,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及化纤产品生产中.常温下为淡黄色液体,是三联苯部分加氢制的一种热稳定物质,故用作热载体.目前国内未制定其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为了满足现场测定的需要,研究了本方法.可用炭管采样,便于携带,方法简单,快速,灵敏.

    作者:程剑;刘凯;罗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豆制品中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的研究

    目的:建立豆制品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9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醋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水(50:50,V/V)提取后,采用C18色谱柱,以乙酸-乙酸铵缓冲液(0.02 mol/L,pH=5.5)/乙睛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分离,在紫外226 rum波长进行检测.结果: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加标回收率在87.0%~99.8%范围,其相对标准偏差在1.6%~4.9%范围,在0.1 mg/L~ 25.0 mg/L范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其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LOD)均为0.2 mg/kg,低定量检出限(LOQ)为0.7 mg/kg.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能满足豆制品中对轻基苯甲酸酯类残留的监测要求.

    作者:徐爱萍;何鹏妍;金米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豆制品中7种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豆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酷等7种食品防腐剂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热水提取后,采用C18色谱柱,以0.02 mol/L的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分离,在紫外235 um波长进行检测.结果:7种食品防腐剂的加标回收率在87.0%~99.6%范围,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在0.1 mg/L~50.0 mg/L范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其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LOD)在0.2 mg/kg~0.5 mg/kg范围.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能满足豆制品中防腐剂残留的监测要求.

    作者:方波;徐明敏;陈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纳米银泡沫型气雾剂避孕效果的临床检测

    目的:观察纳米银泡沫型气雾剂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其适用性.方法:给552例自愿受试者使用纳米银泡沫型气雾剂进行避孕,回访统计受试者的使用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受试者使用纳米银泡沫型气雾剂后,避孕成功率高,不良反应率小,自愿续用率也较高.结论:纳米银泡沫型气雾剂是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的外用避孕制剂,其续用率优于传统产品.

    作者:朱满花;任哲;利奕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食醋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探讨

    食醋进行微生物按国标GB4789.22-2003检测时,样品的处理只提到用20%~30%灭菌碳酸钠溶液调节pH到中性.实际操作中,调节pH遇到许多问题:产生大量气泡、易溢出:气泡较长时间不消退、暴露时间长、因微小气泡的存在用吸管吸取样品不易取准;调节pH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碳酸钠用量较多,增加过多添加液,样品失去代表性.本法利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代替碳酸钠溶液调节pH,样品处理过程中无CO2产生,避免了上述缺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波;李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果汁饮料中的10种有机磷农药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果汁饮料中的10种常见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优化流动相、流速、柱温和DAD检测波长等参数,同时测定饮料中的久效磷、乐果、敌敌畏、甲拌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和毒死蜱等10种农药.结果:在确定的优化条件下,10种有机磷农药有良好的分离度,方法检出限为0.05μg/nd ~0.42 μg/ml,平均回收率为76.2%~1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1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重现性,结果可靠,适用于饮料中多种有机磷农药的同时检测.

    作者:陈若虹;凌东辉;段夏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疑似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对2010年上海市手足口病哨点医院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送检的疑似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从而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2010年哨点医院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疑似重症手足口病病例送检的咽拭、粪便、肛拭样本,应用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 型(CVA16)、肠道病毒通用型(EV).结果:832份不同类型的样本中,粪便样本的检测阳性率高,咽拭低,两者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431例疑似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中,EV71病毒、CVA16病毒、非EV71和非CVA16的EV病毒阳性率分别为:81.90%、5.10%、6.03%;病例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80:1),1岁~4岁年龄段病例数多,5月-7月为高发月份.结论:EV71型是2010年本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致病病毒类型,其流行具有明显的年龄、季节界限.

    作者:骆玲飞;王小光;刘继倩;陈秀华;张颖华;刘芸;杨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辽宁省2008年-2009年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辽宁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Enterovirus 71,EV71)的分子特征.方法:从2008年和2009年手足口患者标本中分离EV71病毒,随机挑取18株分离株经RT-PCR扩增VP1区,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18株EV71与C4亚型代表株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系统进化树上,其与C4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2008年和2009年辽宁省HFMD的主要流行株为EV71 C4亚型,在进化树中形成紧密相连的二簇,处于不同的进化链中,提示辽宁省可能存在多个传播链.

    作者:于伟;姚文清;陈静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庆元县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庆元县病毒性脑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病毒性脑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庆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对患者血清进行病毒IgM ELISA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例病毒性脑炎病例,血清乙脑IgM抗体全部阴性,9例血清柯萨奇病毒IgM阳性.结论:庆元县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较多,应加强适龄儿童尤其是散居儿童的疫苗注射以及疾病监测.

    作者:叶勤青;雷永良;叶碧峰;陈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