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平;丁友法;刘五高;王朋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哮喘发作期患儿386例(哮喘组)及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426例(对照组),采用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结果:哮喘组MP-Ab阳性186例,阳性率48.2%,对照组阳性106例,阳性率25.8%a,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MP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根本的机制.对哮喘发作期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行MP-Ab检查.
作者:李晓燕;邵学津;柴晓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和尿微量尿白蛋白(U-mAlb)、血清胧抑素C(CYS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门诊和住院部2型单纯糖尿病(DM)患者50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48例以及52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上机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三项指标,并分析评价各项测定结果的关系.结果:DN组的U-mAlb、CysC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Lc检测结果高于其他两组(P<0.05);DM组三项结果高于对照组(P <0.05);HbALc与U-mAlb、CysC行水平直线相关分析,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治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张艳菊;刘吉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情况,血清分群、产毒素特性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7年-2010年江北区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的粪便或肛拭样本,按照GB/T4789.7-2008进行分离鉴定;用标准血清进行分群;运用PCR技术进行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和耐热溶血毒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dh)检测;采用WS/T125-1999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581份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93株,检出率为12.2%;分属于4个血清群,分别为0:3群142株,占73.6%、0:4群13株,占6.7%、0:2群9株,占4.7%,0:5群29株,占15.0%,193株副溶血性弧菌的tdh毒力基因阳性52株,占26.9%,tdh毒力基因均阴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对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头孢类药物都有耐药株出现,其中耐多药菌株逐年增多.近四年对青霉素类的耐药率逐年增加.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宁波市江北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血清分群以0:3群为主,菌株带有一定的毒力基因,药敏结果显示,耐药株逐年增多,并出现多重耐药的特点.
作者:徐奋奋;蔡颖;金涛;徐景野;宋启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镇海区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为确保蔬菜食用安全提供监管依据.方法:通过对镇海区蔬菜生产基地和散户生产和镇海各菜场中销售的叶菜类、果菜类、茎菜类、根菜类、花菜类等的农药残留量按季节进行抽样,用气相色谱法对14种有机磷农药和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进行检测.结果:抽查样本中农药残留量检出率为7.85%,残留量超标率为3.78%.其中蔬菜生产基地农药残留量检出率为3.27%,超标率为0.65%,显著低于散户和菜场中蔬菜的检出率(分别为8.20%和11.54%)和超标率(分别为4.92%和6.92%).在20种检测的农药中,毒死蟀和氯氰菊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农药.叶菜类的检出率为11.34%,超标率为8.24%,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的蔬菜.从时.间上看,农药残留并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蔬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加大蔬菜种植、销售环节的监测,确保市民食用蔬菜的安全.
作者:丁坚强;蔡曦;钟良康;谢益君;陈米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并脓肿形成患者取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形成脓肿切开排脓,取深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1例菌株中,60株厌氧菌感染,19株需氧菌和厌氧菌合并感染,41株需氧菌感染.厌氧菌耐药率不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接近90%.结论:厌氧菌是导致耳前瘘管脓肿形成的重要致病菌.
作者:赖晓敏;曾松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直接稀释法对测定食醋中铅含量的影响及测定.方法:选择不同的消化方法、不同的反应介质,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醋中的铅含量.结果:其RSD在1.8%~3.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6%~105%之间;在以0.2% HNO3的溶剂介质中,铅有较好的吸收.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等优点,适用于食醋中铅的测定.
作者:王云;吴婷停;蒋忠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辽宁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Enterovirus 71,EV71)的分子特征.方法:从2008年和2009年手足口患者标本中分离EV71病毒,随机挑取18株分离株经RT-PCR扩增VP1区,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18株EV71与C4亚型代表株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系统进化树上,其与C4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2008年和2009年辽宁省HFMD的主要流行株为EV71 C4亚型,在进化树中形成紧密相连的二簇,处于不同的进化链中,提示辽宁省可能存在多个传播链.
作者:于伟;姚文清;陈静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改变对临床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6月61例肝病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红细胞参数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同健康体检者比较,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中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细胞比容(Hct)三项的检测结果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检测结果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两项的检测结果和健康体检者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特别是RBC、Hb、HCT、RDW与MCV可以反映肝病患者的肝损害程度和病情程度,且与肝病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在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丁美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谷丙转氨酶(AL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对各种肝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48例各类肝病患者及134例正常人的TBA、CHE、ALB、PAB、ALT和PT.结果:TBA、CHE、PAB、ALT和PT在急性黄疽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区别,而ALB在急性黄疽性肝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急性黄疽性肝炎中ALT灵敏度高,ALB灵敏度低,肝炎后肝硬化中PAB灵敏度高,慢性重度肝炎中,除ALT外,其余五项指标灵敏度均为100%;随着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的好转,TBA、ALT、PT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CHE、ALB、PAB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中TBA、CHE、PAB、ALT、PT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TBA、CHE、ALB、PAB、ALT及PT对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王冬莲;梅丽萍;何小帆;周珺;郑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使用多的方法是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ith Treponemal Pallidam Antigen ELISA-TP),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常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RPR)和苯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
作者:乐宏元;张振国;李彩虹;周晓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蔬果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方法:用乙睛匀浆提取样品中的有机磷类农药,通过全自动固相萃取仪提取净化,用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11种有机磷农药在0.1 mg/kg2.0 mg/kg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低检出限为0.005 mg/kg,11种有机磷农药加标0.1 mg/kg时,回收率为78.5%~102.5%,加标0.5 mg/kg时,为76.8%~9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5.5%和1.8%~6.2%.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可同时测定水果、蔬菜中的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作者:蔡曦;钟良康;丁坚强;方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有效的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使用PHOEN IX100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其配套复合板对细菌进行鉴定,并测定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6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占84.7%(546/645).重点分布于ICU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2009年除多粘菌素E和头抱哌酮/舒巴坦外,其它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已>45%.此外,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从41.4%递增至85.3%.结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且耐药性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临床连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监测,及时发现耐药菌株,对临床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十分重要.
作者:毛剑锋;赵成国;周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尿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尿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46份中段尿标本中,阳性率较高的科室是神经内科、脑血管科及ICU.748株非重复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占30.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52.4%;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85.7%)高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35.3%);屎肠球菌耐药现象较粪肠球菌严重,并发现2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多见,占39.5%,尚未发现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的耐药菌株.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优势菌种,多种菌株已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医生需根据具体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虞丹丹;周翠;刘媚娜;李少禧;周铁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三氯9基二苯醚和异丙醇复方净手消毒凝露的消毒效果及相关毒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消毒现场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消毒效果和毒性评价.结果:该消毒凝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作用0.5 min,杀灭对数值均>4.00.用该消毒凝露对志愿者手及前臂皮肤进行擦拭消毒1.0 min,对手部皮肤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 1.00.经口毒性试验雌雄大鼠LD50 > 5000 mg/kg BW;其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指数为0;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突变作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一般生理体征未见异常,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无异常,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该消毒凝露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属于实际无毒级,无皮肤刺激性,无明显亚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
作者:李庆;张紫虹;杨美玲;钟昱文;郑穗生;张龙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复方免洗手消毒液的消毒性能及毒性,观察其杀菌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理化分析方法、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其理化性能和杀菌效果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观察及使用安全性评价.结果:以乙醇平均含量为56%,三氯羟基二苯醚平均含量为0.24%的免洗手消毒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用0.5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1.5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手消毒现场试验,以其原液涂擦受试者五指屈面指尖至指根,揉搓作用1.0 min,对30名志愿者手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6.55%,处理后皮肤残留菌数为0 cfu/cm2~5 cfu/cm2.该洗手液对大鼠雌、雄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 mg/kg(体重);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平均刺激指数为0.05;对兔急性眼刺激反应属无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结论:该复方免洗手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属实际无毒性,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性.
作者:朱一凡;潘协商;许激;严俊;魏兰芬;陆龙喜;林军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男男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方法:通过招募男男同性恋人群,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HIV抗体筛查,阳性者以Western.Blot进行确证试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采用环状片测试法(TRUST)进行初筛,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血球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诊.结果:在305例同性恋人群中,检出HIV抗体阳性者9例,感染率为2.95%,检出,TP抗体阳性者6例,感染率为 1.97%.结论:大理州男男同性恋人群中有HIV/TP感染情况,应加强高危场所的艾滋病和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作者:杨桂芝;王洪;施吉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根据国家规范对检测实验室的要求,检测实验室应当对其测量结果给出不确定度评定.然而对检测实验室来说,对测量结果给出不确定度评定却有很多的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中各分量的识别、分析和量化,过程复杂,计算量大,造成了时至今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推广进展缓慢.如何降低不确定度评定工作中的工作量、简化计算成为了这一工作开展的瓶颈.
作者:魏滨;王勤;殷茂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测定膀胱癌患者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浓度变化情况,探讨PAI-1浓度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膀胱癌血液标本52例,并以正常人血液标本作对照,用ELISA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PAI-1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膀胧癌患者血浆中PAI-1含量(22.49土9.5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I-1浓度在膀胱癌Ⅳ期的含量与I、Ⅱ、Ⅲ期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结论:血浆中PAI-1的浓度升高可作为膀胱癌诊断辅助指标,也可作为膀胱癌预后指标.
作者:孙华宾;刘燕;李振东;延敏博;郭振宇;桂西青;詹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构建hSCGF-α穿膜肽(TAT-SCGF),研究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SCGF-α基因重组插人pET-28a(+)质粒DNA,构建TAT-SCGF-28a重组DNA,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高效表达,包涵体纯化后,通过实验比较hSCGF-α及hSCGF-α穿膜肽(TAT-SC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刺激作用.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TAT-SCGF-28a重组DNA;纯化的蛋白纯度达90%以上;TAT-SCGF较不具有穿膜功能的SC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更强的增殖效果.
作者:彭鑫磊;马岩岩;荣靖;任哲;陈海佳;王一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和建立浊点萃取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的镉的新方法,使环境危险因素隔的分析过程中而产生的二次污染减少至低限度.方法:水样经浓缩后在pH 8-9的范围内以8-羟轻基喹啉作为鳌合剂、TritonX-114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45℃水浴15 min优化条件下分离富集,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结果:方法富集倍率为50,在0.0 mg/L~0.025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5%~105%.结论:本方法不使用挥发性有机物质萃取、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微量镉的含量测定.
作者:樊宏;朱匡纪;徐惠民;季晓庆;陈吉阳;郑燕一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