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荣;王志刚;潘军航;魏兰芬;张政;梅玲玲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I抗原(Pre-S1)与HBV皿清称志物(乙肝五项)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检测1246例患者血清标本,乙肝五项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Pre-S1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大三阳组前Sl抗原(+)检出率为91.1%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sAg+、HbeAg-)各组中Pre-S1仍分别有66.7%、48.8%、40.5%的阳性率,HbsAg-组没有检测出Pre-S1 +.结论:PreSI是HBV感染与复制的可靠指标,可弥补乙肝五项检测的缺陷,尤其对于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更大,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可以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更及时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诊断的各组分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按照2004年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对1960名退休职工的血压、体重、身高、血糖及血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MS总患病率为18.4%;任二组分、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所占比例高,且男性高于女性.结论:高血压对MS的诊断发生率高,MS的防治应注意对血压的监测和控制.
作者:董惠倩;许文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汉中市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2006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2003年-2010年共检测水样665份,合格样品439份,合格率为66.02%,各年度合格率均在50%以上,经统计学处理,8年合格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10.17 P>0.05).结论:汉中市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多项指标合格率较高,但细菌学指标合格率较低.江河、水库、山泉已遭受不同程度污染,表明地表水源受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严重污染.本地区水源卫生防护、消毒措施有待加强.
作者:张木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庆元县病毒性脑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病毒性脑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庆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对患者血清进行病毒IgM ELISA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例病毒性脑炎病例,血清乙脑IgM抗体全部阴性,9例血清柯萨奇病毒IgM阳性.结论:庆元县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较多,应加强适龄儿童尤其是散居儿童的疫苗注射以及疾病监测.
作者:叶勤青;雷永良;叶碧峰;陈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耐头饱他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体外测试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PCR方法检测TEM等9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42株耐头抱他啶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菌株有34株(80.95%),非产ESBL菌株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产ESBL菌株.TEM、SHV、CTX-M、DHA、EBC、CIT、KPC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 35.7%、50.0%、19.0%、9.5%、97.6%、28.6%、2.4%、未发现携带IMP、VIM耐药基因的菌株.结论:耐头抱他啶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较高,存在多种耐药机制.
作者:李巧云;蔡挺;常燕子;张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中甲缩醛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用活性炭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HP-FFAP,30 m×0.32 mm×0.25 p,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甲缩醛浓度在0.003 mg/ml~15 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 = 200.89C+19.50,相关系数r = 0.9999;方法检出限为0.9 μg/ml.以1.5 L采样量计算对应于空气中的浓度为0.6 mg/m3.溶液和空气中的定量下限分别为2.9μg/ml和2.0 mg/m3.炭管的平均解吸效率为98.8%,相对标准偏差为2.1%.高、中、低浓度的标准的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准确,可以应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缩醛的测定.
作者:刘灵辉;尹江伟;钟伟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由于食品在加工、运输、销售中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极易造成食物中毒,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变得日趋重要.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不断修订,要求我们更加深人地学习和探讨BG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作者:吴凤云;张连娟;张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集中空调等离子净化消毒装置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效果.方法: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2006)进行现场试验.结果:当风速分别为1m/s、2m/s、3m/s时,仅安装等离子发生器的净化消毒装置对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消除率分别为42.92%,35.71%和23.28%;安装等离子发生器和中效过滤器的净化消毒装置对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消除率分别为96.73%、95.53%和90.38%.结论:仅安装等离子发生器的净化消毒装置对空气中的自然菌仅具有一定的消除效果,消除率远低于90%,达不到消毒水平;安装等离子发生器和中效过滤器的净化消毒装置对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均在90%以上,达到消毒水平.
作者:周铁生;李涛;沈瑾;邱侠;吕锡芳;张流波;李新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复方免洗手消毒液的消毒性能及毒性,观察其杀菌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理化分析方法、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其理化性能和杀菌效果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观察及使用安全性评价.结果:以乙醇平均含量为56%,三氯羟基二苯醚平均含量为0.24%的免洗手消毒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用0.5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1.5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手消毒现场试验,以其原液涂擦受试者五指屈面指尖至指根,揉搓作用1.0 min,对30名志愿者手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6.55%,处理后皮肤残留菌数为0 cfu/cm2~5 cfu/cm2.该洗手液对大鼠雌、雄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 mg/kg(体重);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平均刺激指数为0.05;对兔急性眼刺激反应属无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结论:该复方免洗手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属实际无毒性,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性.
作者:朱一凡;潘协商;许激;严俊;魏兰芬;陆龙喜;林军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市布鲁菌病的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市2001年-2008年疑似布鲁菌病的患者资料和实验室结果整理分析.结果:平均阳性率为26.84%,2001年-2008年阳性率分别48.86%、37.65%、16.89%、l7.43%、8.57%、3.53%、7.27%、6.86%;男性阳性率为30.87%、女性阳性率为13.74%;职业人群阳性率为42.90%;盂县、郊区、平定阳性率分别为37.63%、30.54%、31.70%.结论:阳泉市布鲁菌病呈下降趋势.不同地区、职业、季度、年度、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年龄之间阳性率有差异.
作者:胡翠英;杨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性高、准确可靠的直接测定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方法.方法:将含吊白块的样品在酸性条件下水蒸汽蒸馏,向样品蒸馏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游离出二氧化硫和甲醛,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一种紫红色物质,于56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结果:在0.02 mg~0.7 mg含量范围内,其响应值与吊白块含量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r = 0.9996,检出限为0.005 mg,相对标准偏差为3.1%,回收率93.5%~99.7%.结论:本测定方法可直接测定食品中的吊白块,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作者:杜利敏;苏永恒;张榕杰;葛少林;李文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 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T SPOT TB方法测定61例单纯结核病患者,30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并与传统结核诊断PPD试验以及痰涂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组(61例)用T SPOT TB法、TST(PPD试验)和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检测阳性分别为60例(98.4%)、41例(67.2%)和28例(45.9%).其中PPD阳性组T SPOT TB法的阳性率为100% ; PPD阴性组为95.0%.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组T SPOT TB法的阳性率为100%;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阴性组(包括13例肺外结核)为93.9%.T SPOT TB在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组、健康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均为0%.结论:T SPOT TB法比PPD试验和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方法都好,且不受BCG免疫的影响.
作者:彭春仙;郑晓燕;钱峰;范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的提取和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再经过碱性硫酸铜纯化的方法进行制备,多糖在强酸性条件水解成单糖分子,在沸水浴中脱水生成羟甲基呋喃甲醛(9甲基糖醛)再与苯酚缩合成淡橙黄色的化合物,其显色强度与溶液中单糖的浓度成正比,灵敏而稳定,比色测定溶液在485 nm波长处有大吸收.结果:对照品葡聚糖计的检测浓度在0.0 mg/ml~0.1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回归方程Y= 9.7717x-0.0006 r = 0.9996,平均回收率97.37%,RSD为2.73%.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灵敏、快速、准确、成本低.适用于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测定.在制备测定液中提取方法不同,多糖的测定值也所差异.
作者:蔡晓;汤晓勤;杨长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米银泡沫型气雾剂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其适用性.方法:给552例自愿受试者使用纳米银泡沫型气雾剂进行避孕,回访统计受试者的使用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受试者使用纳米银泡沫型气雾剂后,避孕成功率高,不良反应率小,自愿续用率也较高.结论:纳米银泡沫型气雾剂是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的外用避孕制剂,其续用率优于传统产品.
作者:朱满花;任哲;利奕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五种国内外不同生产厂家的弧菌显色培养基,以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以制备的国内四种显色培养基与国外一种同类商品化显色培养基,采用24株副溶血性弧菌和42株非副溶血性弧菌对五种显色培养基进行生长率、特异性和选择性的比较.结果:五种培养基的生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3,P < 0.005),特异性和选择性方面基本一致.结论:环凯第二代弧菌显色培养基(HK-2)与国外科玛嘉(CHROMagar)弧菌显色培养基无明显差异,均比其它三种国产培养基好,可同等的应用于食品中弧菌的快速初筛.
作者:叶青华;卢勉飞;蔡芷荷;吴清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改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总黄酮.方法:以无水乙醇提取保健食品中的总黄酮,经聚酸胺小柱吸附后,以乙醚除杂,经甲醇洗脱黄酮,定容后紫外分光光度比色测定总黄酮含量,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50 μg-250 wg,回收率为85%~90%,相对标准偏差<5%,低定量检出限为5 μg.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简便、对操作者毒害小等特点,可以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工作.
作者:范华锋;赵士权;查河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我区夏秋季腹泻中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情况及其药敏谱.方法:用肠道致病菌分离平板分离培养,氧化酶试验和三糖铁初筛,选择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469例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9株类志贺邻单胞菌,检出率为1.92%,17种抗生素中有12种敏感,其余5种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及脐周腹痛,仅1例出现发热症状.结论:类志贺邻单胞菌是我区重要的夏秋季腹泻病原菌之一,可用抗生素治疗,药敏谱将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懿;徐景野;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针对NDM-1超级耐药菌建立PCR/LAMP快速筛检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NDM-1基因序列分别设计PCR/LAMP引物.分别优化PCR/LAMP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并对已知特性的41株标准株、1株NDM-1阳参克隆株以及275株不同地区上送的地方株进行检测,验证两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两方法特异性均好,除阳参克隆株能扩增出阳性对应条带,其它标准株及地方上送株则检测不出相应条带;两方法检测限稍有差异,其中LAMP检测限为31 cfu/反应,PCR检测限为123 cfu/反应;LAMP法从菌株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1.5 h~2 h左右,实现反应及产物检测一步完成;PCR法因扩增产物需凝胶电泳再经紫外观察,故时间相对较长,共需3h~4h.结论:本研究针对超级耐药菌NDM-1基因建立的PCR/LAMP方法其特异性、灵敏度均相对较好,可用于今后应对NDM-1超级细菌应急检测技术储备以及目前针对超级细菌的监控防控.
作者:朱水荣;王志刚;潘军航;魏兰芬;张政;梅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食品中铝测定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比较,探索简易、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取不同种类的面食样品,采用硝酸酸法消化、千法消化、微波消解三种前处理方法.按GB/T5009.182-2003进行检测,同时做回收率试验.结果:面制品经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检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 > 0.01.三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2%,92.1%,102.5%.结论:酸法、干法、微波消解三种样品前处理方法适合于食品中铝测定,简单、快速,结果符合要求.
作者:裘立晓;徐奋奋;汪娌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并脓肿形成患者取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形成脓肿切开排脓,取深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1例菌株中,60株厌氧菌感染,19株需氧菌和厌氧菌合并感染,41株需氧菌感染.厌氧菌耐药率不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接近90%.结论:厌氧菌是导致耳前瘘管脓肿形成的重要致病菌.
作者:赖晓敏;曾松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