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脉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韩冰;周进超

关键词:磁脉冲, 冠心病, 疗效
摘要:目的 本文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以确定磁脉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磁脉冲方法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磁脉冲辅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磁脉冲方法进行辅助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未进行磁脉冲辅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论 应用磁脉冲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的210 例患者,根据术后给予吗啡剂量不同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切口疼痛情况及有效镇痛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 A S)评估镇痛效果、身体心像量表(B C S)评估舒适程度,并观察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高、中剂量组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低剂量组,VAS、BCS 评分及有效镇痛时间均优于低剂量组,并且高、中剂量组之间上述指标并无差异;高剂量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瘙痒的例数明显多于中剂量组.结论: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0 mg 能够起到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且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武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及其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患者需要相结合而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1].我们知道,剖宫产术是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术后感染.我们为此具体综述了循证护理及其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晓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简易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腰腿痛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自2010 年4 月~ 2011 年4月约一年来,作者运用简易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6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6 例中,男82 例,女54 例.年龄20 ~ 65岁,平均35 岁.病程1 个月~ 8 年.髓核突出部位,L4 ~ 5 者72 例,L5S1 者28 例,L4 ~ 5 和L5S1 同时突出者35 例,L3 ~ S1 多节段突出者1 例;左侧型突出者80 例,右侧型突出者44 例,中央型12 例.

    作者:庄志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女性冠心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痛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选择68 例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女性冠心病病人为研究组,及同期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72 例男性冠心病病人为对照组.结果 与男性相比女性年龄≥ 55 岁者多,住院天数长,典型心绞痛及缺血心电图较男性少,糖尿病、心力衰竭明显高于男性,而家族史及血脂紊乱两组无差异.女性病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明显低于男性,多支病变高于男性组,受累血管以左前降支为多见.女性病人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高于男性.结论 女性病人发病年龄晚,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冠状动脉病变重.

    作者:陈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辅助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详细的观察,然后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辅助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近一段时间给予治疗的共163 位患有缺氧缺血性的新生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第二组除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还采用以神经节苷脂为辅助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分析和对比,第二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且意义显著.结果 第一组采用的方法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上的有效率为76%,第二组为97%,明显的统计差异具有深刻意义.结论 辅助药物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症的发展.

    作者:燕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低血糖与神经系统损害

    低血糖可以引起各种神经精神症状、或是其首发表现.潜在的低血糖不易被发现,容易误诊和漏诊,特别是非住院患者和老年患者,诊治不及时,预后不好,应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笔者对低血糖的神经损害分析如下:

    作者:宋乐官;闫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医院病案与统计管理达标考核项目指标建立分析

    目的 病案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医疗统计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医院的医疗状况,同时也是医院领导做出科学决策及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将对医院管理达标考核项目、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结果等内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马金火;何凯平;刘丽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颈椎病56例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 年8 月-2011 年8 月收治的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患者56 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8 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性治疗及护理;乙组患者28 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对其护理措施、临床疗效及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是颈椎牵引治疗、手法按摩及功能锻炼的方法等;甲组的总有效率96.42%,显著高于乙组患者总有效率78.57%,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颈椎病的康复.

    作者:卓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 ES0) 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RES) 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符合RES 诊断标准的84 例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治疗组44 例和兰索拉唑(LANS) 对照组40 例,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于治疗4、8 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和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4 、8周后,ESO 组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LANS 组( P < 0.05).服药第4、8 周分别行胃镜检查,ESO 组食管炎患者的愈合情况均优于LANS 组患者(P< 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在治疗RES 时疗效优于兰索拉唑.

    作者:袁琼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门诊值班主任处理投诉沟通技巧

    沟通是人们借助于各种媒体如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来把自己知道的信息,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传递给需要了解的人.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就医观念及就诊要求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需求,门诊管理者有必要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在门诊工作中很好解决医患纠纷及投诉.医患沟通已成为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在门诊的工作经历让笔者对如何与患者沟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陈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LI-17与肺炎

    白介素17(IL-17)在调解中性粒细胞补充和粒细胞生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IL-17 还是重要的促炎因子可诱导其他细胞因子和组织降解酶的产生,提高一些细胞因子的功能.因此IL-17 扮演着双重角色.本文就IL-17 在肺炎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格列苯脲对缺血预适应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探讨KATP 通道抑制剂格列苯脲对心肌缺血预适应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SD 大鼠随机均分为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IPC 组) 、格列苯脲组(GLC组) 、格列苯脲+ IPC 组(G-P 组) 和对照组(C 组),(均n=12).心肌缺血预适应由3 次5 min 缺血/10 min 再灌注组成.所有大鼠均接受30min 缺血/60min 再灌注.使用medlab501H 多功能动物生理功能记录仪Ⅱ导联记录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IPC 可减少缺血/ 再灌注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这种保护作用不能被格列苯脲所阻断.结论 格列苯脲对IPC 的心律失常有影响.

    作者:徐启明;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运用有限切开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 年1 月~ 2010 年3 月对56 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和切开复位空心钉或解剖钢板固定.结果 53 例获得随诊.平均随诊36 个月,除1 例再次高空坠落致空心钉断裂跟骨再骨折外,骨折均获愈合.临床愈合时间14 周.按MarryLand 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32 例,良14 例,差7 例,优良率86.79%.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有限切开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基层骨科医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汪治平;邓盛龙;林述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高压氧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各32 例,高压氧治疗组给以药物治疗外,再给以高压氧治疗,每天1 次,10 次1 疗程.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

    作者:黄莹;陈文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单元试考核实践与效果

    1 药化有机教研室承担实验教学的现状药化有机教研室承担的主要实验教学课程为药物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以2008-2011 年为例承担的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除个别班级外,均超过40 个人.(如表)

    作者:李新霞;阿依吐伦· 斯马义;王艳;马成;木合布力;郭炬亮;支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5%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低浓度光敏剂、短时间封包、红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60 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单盲平均分为两组,1 组外敷5%5- 氨基酮戊酸(ALA)于全面部皮损处;另1 组外敷安慰剂.均采用红光照射全面部,每周1 次,共4 次.每次随访记录皮损数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的第2 周,试验组30% 的患者皮损改善达到60% 以上,而对照组的皮损改善均低于60%.疗效分析显示,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所有皮损计数,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总计数,与基线比较皮损的计数都减少(P <0.05).而对照组,只有脓疱和总计数与基线比较计数减少(P<0.05).结论 5%ALA-PDT 和单用红光治疗痤疮都能使皮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5%ALA-PDT 疗效优于单用红光,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何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科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5 月至2011 年5 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 例,在围手术期行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结果:本次研究的40 例患者中,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死亡病例,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实施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成功完成,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韦美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利用重组微生物生产药物蛋白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用重组微生物来生产药物蛋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9 年7 月至2009 年9 月我院制药所中要生产的60 份胰岛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A 组为传统方法制取胰岛素组.B 组为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组.观察两组产生药物的难易程度、成本及生产药物后的药物疗效.结果:两组药物经过不同方法的制取,A 组药品的有效率为26.7%.B 组药品的总有效率为70%,用重组微生物来生产药物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药的总有效率(11.28,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重组微生物来生产药物蛋白比传统方法制取药物蛋白制取容易、成本低且生产药物的疗效好.

    作者:戴宇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生理盐水冰块含服防治鼻咽癌放疗患者至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冰块含服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护的效果.方法 将90 例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口含生理盐水冰块组(48 例) 及对照组(42 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疗开始每天于放疗前中后口含冰块,加上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即口含生理盐水冻制而成的2cm X 2cm X 2cm 大小的冰块.每天放疗前中后含服,每次连续含冰约3 ~ 6 块,持续约15 min ~ 30 min,放疗前中后间隔30 min ~ 1h口含冰块,观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 0.01),两组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含生理盐水冰块可用于防治鼻咽癌放疗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降低发生率,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陈珊;龙小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使用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及分析.方法 选取50 例乳腺增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乳癖舒胶囊,治疗组使用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 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垂体催乳素(PRL)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愈17 例,有效7 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7 例,有效11 例,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的E2、P R L 在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幅较对照组大(p <0.01);P 在治疗后有所回升,且治疗组升幅较对照组大(p <0.01).结论 使用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能够较快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练志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