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莹;陈文荣
目的 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围术期各时点血浆中TXB2 含量以及血压和心率等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32 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为静- 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Ⅱ组为静- 吸全麻组.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2min、切皮后2min、术中探查时、拔管后2min 各时点测定血浆中TXB2 含量,同时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①Ⅱ组从切皮后2min 至拔管后2min 三个时点与麻醉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 < 0.05),且明显高于Ⅰ组相应的三个时点(P < 0.05);Ⅰ组除拔管后2m i n 明显高于麻醉前外(P < 0.05),其他时点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Ⅰ组切皮后2m i n 和术中探查时比麻醉前虽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Ⅰ、Ⅱ组插管后2m i n 比麻醉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②组内比较SBP、DBP 除Ⅰ、Ⅱ组于插管后2min 低于麻醉前外(P < 0.05),其他时点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组间比较Ⅰ组S B P 除插管后2m i n 低于Ⅱ组外(P < 0.05),其他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Ⅰ组D B P 除术中探查时低于Ⅱ组外(P < 0.05),其他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③除Ⅱ组切皮后2min 比麻醉前下降外(P < 0.05),Ⅰ、Ⅱ组其他时点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Ⅰ、Ⅱ组间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 TXB2 水平在手术过程中明显升高,可作为急性应激反应中的敏感指标; 静- 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减轻上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减轻心脏负荷,保持循环功能稳定,优于静- 吸全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江;邓余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一旦发生, 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 有的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所以, 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 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1 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1.1 患者因素1.1.1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哭闹, 不配合, 血管短, 不直,能看见的血管少, 而且有的家长很紧张, 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 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 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生性好动, 肢体难于固定, 一旦发生外渗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 所以往往小儿外渗多于成人.
作者:黄兰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辛温凉解法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观察,客观的评价该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利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采用治疗组(30 例):利咽止咳汤每日一剂,共7 天;对照组(30 例):常规西医抗病毒、抗炎、止咳×7 天.结果 使用该方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缓解较快,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副作用较少,解决了常规西医治疗出现的较为明显的嗜睡副作用.结论 该方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胡勇刚;李娟;高银;黄芹;李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 女童的垂体发育MRI 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 年2 月-2011 年2 月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女童35 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7.1±1.1 岁.结果 垂体高度:ICPP 女童、对照组垂体高度的均值分别为5.177±1.010mm,4.454±0.477mm.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数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432,P < 0.001);
作者:李海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对6 股腘绳肌腱结合双Rigifix 固定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21 例,均采用6 股腘绳肌腱结合双Rigifix 固定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后行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结果 21 例全部随访,平均随访2 年,术后复查结果满意,无1 例出现明显膝关节前方不稳,Lachman 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结论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之一.
作者:张雅真;章亚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干预后的高密市暗娼(CSW)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及行为特征,为高密市CSW 人群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治对策.方法 2009 年7 月 -2011 年7 月对高密市娱乐场所的CSW 进行艾滋病综合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CSW 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4.45%提高到干预后71.59%;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从干预前的83.89%提高到干预后94.45%;近一个月与客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干预前的55.83%提高到干预后81.36%;自愿H I V 检测的比例从干预前的16.10%提高到干预后95.90%;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比例从干预前27.54% 提高到干预后75.00%.结论 干预前后比较显示,通过对暗娼人群高危行为的干预,各指标发生了变化,为高密市CSW 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模式及经验,其成功经验和模式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淑霞;张梅烈;韩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过敏性鼻炎的根本保健措施是了解引起自己过敏性的物质,即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它.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常年性鼻炎,其中大多过敏性.随着其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增高,过敏性鼻炎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因而要了解此病并且要加强自我的护理.
作者:程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目前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输血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而加强医院输血科的管理,是输血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就目前影响输血安全的因素做了分析,并就加强输血科的管理提出了对策.
作者:周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本街道居民主要死因.为以后制定或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作依据.方法 根据2000 ~ 2010 年历年死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u 检验比较差异.结果 心脑血管病为近年来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病因.结论 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对慢性病的干预,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干预,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作者:张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医院手术室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制定与落实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 强化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手术物品管理,控制进出手术室人员数量,严格手术室环境管理等,是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涂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在医学领域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高新技术的治疗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医疗器械的安全和管理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手术室高值耗材作为医疗耗材中的特殊种类,大多直接的进入人体,其安全性显的至关重要,而且价格昂贵.那么高值耗材的管理更应得到高度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不断的提高和完善高值耗材的管理方式是我们的必行之路.
作者:高锦萍;姚晓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前的一系列研究均表明BMI-1 作为癌基因,可能参与恶性血液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正常及恶性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维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此基因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能为开拓血液恶性疾病新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敏卓;孙艺;张艳霞;白艳春;刘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脑血栓的根本原因是由脑组织内部血液病变及血管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血液粘度高即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等原因,导致脑血栓,出现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应症状的脑血管意外性疾病.可见脑血栓复发的危害以及对寿命的影响.所以如果要使脑血栓患者能更好的生活及生存下去,防止复发是脑血栓康复的重中之重.
作者:王君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总结了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34 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颈外静脉导管针留置,观察穿刺成功率和抢救效果.颈外静脉留置针易穿刺,效果显著,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易香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肺透明膜病,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临床上出生时正常,生后2 ~ 6 h 或1 ~ 3 天出现呼吸窘迫,表现呼吸急促(> 60 min/ 次)、发绀、鼻翼煽动、吸气性三凹征和明显的呼气呻吟.严重时呼吸表浅,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并发新生儿颅内出血和肺炎,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 .
作者:刘瑞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儿童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5 例粘连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 例均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其中粘连索带卡压小肠11 例,肠道相互粘连2 例,肠道与切口粘连成角2 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患儿年龄为1 岁5 月到8 岁,平均年龄4.5 岁,手术时间45 至142 分钟,平均93 分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 到52 小时,平均31 小时,术后12 小时患儿可下床活动,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时间7 到10 天,平均8.2 天,随诊1 到48 个月,平均28 个月,无复发.结论 选择适宜的患儿,在严格控制手术指证及时机、操作规范及掌握好中转开腹指证的前提下,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具有患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远期疗效好等优点,是传统开腹手术的有益补充和良好替代.
作者:钟陈;胡小华;张平锋;张家德;莫优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 ES0) 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RES) 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符合RES 诊断标准的84 例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治疗组44 例和兰索拉唑(LANS) 对照组40 例,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于治疗4、8 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和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4 、8周后,ESO 组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LANS 组( P < 0.05).服药第4、8 周分别行胃镜检查,ESO 组食管炎患者的愈合情况均优于LANS 组患者(P< 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在治疗RES 时疗效优于兰索拉唑.
作者:袁琼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宫腔镜检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拟接受门诊宫腔镜检术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R 组,n=60) 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 组,n=60),监测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及术后的恶心呕吐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1)PR 组的HR 与MAP 在麻醉诱导后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R 组T1 时间点HR 与MAP 较T0 时间点降低(P < 0.05),而T3 时间点HR 与MAP 与T0 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SR 组苏醒时间较PR 组短(P < 0.05);定向力恢复时间较PR组短( P < 0.05).(3)术中无意识肢动及呼吸抑制发生例数P R 组较SR 组高( P < 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PR 组较与S R 组少( P < 0.05);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更小,苏醒质量更高,适合用于宫腔镜检术.
作者:乔山青;王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2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9 例,其中肺部感染4 例,便秘3 例,心绞痛1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 例,经积极治疗后好转;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综合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9 岁.因停经31 周+5 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1 天于2012 年1 月6 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1.3.26 行经3 天干净,孕期无腹痛及其他不适,未作产检及孕前检查,于2011 年11 月5日1 时左右出现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无腹痛及阴道流水,在我院门诊彩超提示:盆腔内见羊膜腔,其周边未见明显子宫肌层,内见单胎,胎头位于上腹部,羊膜腔右侧,宫颈前方见一非均质性回声区,边界较清,与宫颈分界不清,胎儿大小相当于28 周+2 左右,胎儿存活,臀位,胎盘二级,羊水正常,前置胎盘及腹腔妊娠可能.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记载,20 岁结婚,2002 年4 月自然流产1 次,自然流产以后至2007 年未避孕,夫妻生活正常,未孕,曾在广州某医院检查未发现子宫发育异常,2008年12 月自然生产1 次,健存.入院检查:血压140/90 毫米汞柱,心肺未闻及异常,下腹稍隆起,水肿(+),产检:腹围86cm 宫高28cm,腹壁硬,胎位触及不清,胎心音150 次/ 分,常规消毒后窥开阴道,见内有少许血液,色暗红.
作者:张祖琼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