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艾莉;吴涛;杨振坤;董宝祥

关键词:肝癌, 分子靶向治疗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在细胞受体及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开始了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大分子,来控制其基因表达和改变生物学行为,或通过强力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积极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在肝癌治疗中针对信号转导、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展现出值得期待的疗效.但是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途径、交叉对话的蛋白网络系统,本文就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现状作一综述.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确定诊断标准和提出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1 年3 月~ 2012 年3 月的5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根据他们的临床特点进行肛门指检和前列腺B 超检查来进行诊断,并针对病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 5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47 例药物治疗,3 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治疗3 个月后,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通过的对B P H 的发病机制和病因的分析,及时诊断并选择佳的治疗方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

    作者:杨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0 例Ⅰ b ~Ⅱ b 期的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0.0%,病理完全缓解者14 例(46.7%).全部患者接受了手术,淋巴结转移率为13.3%.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淋巴结转移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跃;侯菊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析临床中西药合理联用

    中药、中成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类疾病在国内医疗界十分普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中药和西药虽属于不同体系,但其治病的目的 是同样的.一种疾病常非一药可治,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中医用西药、西医用中成药,乃至中西药联合应用,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当前,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疾病日趋增多,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临床医药人员通过中西药合理联用达到优势互补,增强疗效,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及其不良反应,从而缩短疗程,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张玉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家庭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探索

    目的 探究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效果.方法 对2011 年门诊药物及个人生活方式干预后仍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36 例,33 个家庭进行补救性家庭生活方式干预监测血压达标情况.结果 33 个家庭36 例患者中,失访3 个家庭,4 例患者失访,坚持治疗32 例患者中30 例达标,1.5 个家庭中2 例患者未达标,达标率94%.结论 家庭集体生活方式干预优于个人生活方式干预.

    作者:廖茂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HPLC 法测定枳实导滞丸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枳实导滞丸中枳实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 测定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RP-C18 柱,流动相为乙腈- 水(21:79),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 橙皮苷的进样量在0.4016μg-2.008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0.82%(n=6).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枳实导滞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丁冬梅;陈歆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冠心病患者不同年龄血尿酸水平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痛患者不同年龄血尿酸水平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849例患者血尿酸水平和临床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分为5组:20~39岁组89例、40~49岁组162例、50~59岁组226例、60~69岁组210例、≥70岁组162例.分析不同年龄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特点.结果 男性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冠心痛患者(P<0.01).各年龄组男性冠心痛患者随年龄增长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40~49岁组女性比较,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女性冠心痛患者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男性和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冠心痛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冠心痛患者,血尿酸是男性和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因素并对症下药.结果 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概率,并且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的意识[1].结论 对手术室中护理安全隐患加强管理,以此来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方案能很好的实施,使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责任化和制度化.

    作者:王欣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提高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医院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方法 制定科室健康教育路径,采用情景式训练提升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结果 新护士实施健康教育中存在沟通技巧、专科知识、效果评估等方面不足.结论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使科室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大幅度提升.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相应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 例处于缓解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2 例.常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雅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组织中C-ski 及MMP-13mRNA 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慢性创面在经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 治疗前后,创缘组织中C-ski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 表达的改变,从而探讨VAC 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 选取慢性创面病例共14 例,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4、7d 取创缘的全层皮肤组织,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样本组织的C-ski 及MMP-13 的表达变化,并应用RT-PCR 检测样本组织中C-ski mRNA 和MMP-13 mRNA 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皮肤组织中C-ski 的表达较少,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治疗后第4d 起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0.05).相反,治疗前皮肤组织中M M P -13 的表达较多,治疗第1d 后开始减少,治疗第4d 和7d 后显著减少(P<0.05),C-ski mRNA 和MMP-13 mRNA 的表达趋势同其蛋白表达变化一样.C-ski 阳性表达与MMP-13 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91)(p<0.01).结论 VAC 治疗后,能够使创缘皮肤组织中的C-ski 表达增加,并且抑制了MMP-13 的表达,进而抑制MMP-13 的蛋白合成,抑制胶原和明胶的降解,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

    作者:曾勇;简华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方式探讨

    目的 分析研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使用不同麻醉方式的比较和效果.方法 选取2009 年3 月到2011 年10 月的150 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5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 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蛛网膜下腔麻醉,对照组使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和区别.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75 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75 例患者比较明显较短,手术之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要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花费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机率观察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有显著差异(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75 例患者中出现手术切口并发症共有4 例,对照组有5 例,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 >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腹股沟疝患者使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能够显著的减少手术时间,应用范围较广,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为手术顺利成功提供了条件,值得在临床科室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周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 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 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 阿托伐他汀10 mg/d,n=50) 和常规治疗组(n=50);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 水平;同时,设健康对照组(n=30).结果 治疗前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PAPP-A 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经阿托伐他汀治疗8 周后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清PAPP-A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明显影响妊娠相关蛋白-A 水平,表明阿托伐他汀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炎症反应.

    作者:冯六六;杨玉亚;白艳艳;刘天华;刘新兵;黄红漫;周明成;许其谈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68例的药物与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通过对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从我医院选取2009 年12 月份至2011 年12 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患者的病例为分析的依据,共计68 例.通过对患者进行CT 检测、原位杂交HPV 检查等常规性检查,对患者的的病症进行确诊,按照比例进行随机分组,将68 例患者分为三个组别,分别进行诊治.结果 A 组22 例患者,12 例治愈,另有3 例有所好转,治愈率达54.55%;B 组患者23 例,19 例治愈,好转2 例,治愈率达82.60%;C 组患者23 例,21 例治愈,好转2 例,治愈率达91.30%.结论 通过三组治疗,我们发现在治疗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疾病中,采用鼻内镜手术疗法配合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望能够在今后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高亚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药汤剂坐浴治疗痔疮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坐浴结合护理治疗痔疮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 年4 月至2012 年4 月,300 例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坐浴结合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愈合情况、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愈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坐浴疗法辅以合理护理措施治疗痔疮术后,能够明显增强疗效,减轻疼痛,加强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烈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黔西南州无偿献血者HIV 检测结果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黔西南州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情况,以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对2005 年-2011 年我站无偿献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对其血液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 抗-HIV) 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对2005 年-2011 年我站无偿献血者调查统计显示,初筛阳性者45 例,其中37 例复检确诊为抗-HIV 呈阳性,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9-29 岁年龄段检出率高,已婚多于未婚,自由职业人员多.结论为保证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血站在选择试剂时要选择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的试剂,同时检测人员一定要做好血液检测初筛和复检质量,以避免抗HIV 阳性血液的漏检漏报.

    作者:黄明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50 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各25 例,常规健康教育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组根据子宫平滑肌瘤临床护理路径表,按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与常规健康教育组比较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相关知识掌握率高、治疗态度和行为依从性高、住院时间短、对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中,增强了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日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锋;陈英;李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关于培养口腔医学技术产教研高端技师的探索

    产教研发展形式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是深化校企一体化教学更好地为教育、企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一种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质量开辟新途径.

    作者:张柏梁;陈钟;纪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祛风散配合黄藤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祛风散配合黄藤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将240 例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 例,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观察组采用祛风散配合黄藤合剂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祛风散配合黄藤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

    作者:彭义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个性化护理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影响.方法 对54 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入院给予指导宣教;术前进行心理疏导、体位耐受训练;术后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指导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并发症;随访3 个月~半年无因护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者.结论 椎体成形术前后的个性化护理是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庞东霞;刘凡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体会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而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中严重的一种类型,如处理不当,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我院在2010 年1 月- 2011 年l2 月共收治19 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卓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