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临床中西药合理联用

张玉旗

关键词:中药, 西药, 联合应用
摘要:中药、中成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类疾病在国内医疗界十分普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中药和西药虽属于不同体系,但其治病的目的 是同样的.一种疾病常非一药可治,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中医用西药、西医用中成药,乃至中西药联合应用,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当前,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疾病日趋增多,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临床医药人员通过中西药合理联用达到优势互补,增强疗效,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及其不良反应,从而缩短疗程,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医疗成本.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ICU 危重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ICU 危重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我院ICU 危重患者130 例,均不能经口正常进食.随机分为对照组(50 例,给予传统的胃肠营养)和观察组(80 例,给予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糖各项指标以及鼻饲后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指标比较,P >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对ICU 危重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起到保护的作用,维护内环境的稳定,维持营养、保证治疗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郭艳齐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护理管理体会

    我院2010-2011 年累计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111 例(实际活产儿数118 例),筛查率达到94%.通过一年的新筛护理管理,就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健康宣传、采血技巧、血片传递、阳性结果召回等工作的护理管理进行交流学习.

    作者:季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麻醉安全的人为因素与麻醉医师的素质优化

    人为因素是出现麻醉事故的重要因素,而造成人为因素的又分为潜在因素和显性因素两种.减少出现人为因素风险的发生几率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强麻醉医生的素质修养,改善医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职业道德,增强上进心,优化科室文化建设是作为提高麻醉医生自身素质的基本方式.

    作者:陆叶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医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86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药能否配合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以及临床效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寻求较好的治疗方法,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86 例原发性肝癌经中医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52 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及时观察患者病情,生存时间从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治疗后结束后,每月一次随访,同时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好转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肿瘤的大小无明显影响;治疗组患者生存率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能够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明显.

    作者:曾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化学性眼烧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化学性烧伤由化学物品的溶液、粉尘或气体接触眼部所致.对于化学性眼烧伤的患者,因化学伤可导致视力下降、眼睑畸形甚至失明,影响生活和工作,患者身心承受巨大压力,因此护士的临床急救和精心护理非常重要.我科2009 年6 月~ 2011 年6 月共收治76 例化学性眼烧伤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焦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开塞露灌肠时小量不保留灌肠器的制作新方法

    开塞露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药,但病人反应效果不佳,增加用量后效果仍不见明显,原因在于开塞露前端经肛门进入肠道仅2.5-4 厘米,药液不能有效进入肠道刺激肠粘膜引起肠蠕动促进排便,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或肿瘤患者来说简单的用开塞露来帮助排便是没有效果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开塞露充分达到润肠的效果,笔者在临床中经过不断搜索和总结经验,证明改变开塞露的灌肠方法后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喜炎平、痰热清等四联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水溶性维生素注射液四联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总结推广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2012 年5 月到6 月在我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的62 例住院留观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 例)和对照组(31 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和水溶性维生素注射液等四联用药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和水溶性维生素注射液等四联用药治疗,两组白细胞高或C 反应蛋白增高有应用抗生素指征者加用抗生素,主要用头孢呋辛钠静滴,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用克林霉素静滴.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部分生化指标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都取得较好疗效;通过观察退热时间,部分生化指标恢复对比,治愈住院时间等对比分析.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退热时间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喜炎平等四联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临床副作用少,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备选方案.

    作者:易天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护士长人性化理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人性化管理理念就是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满足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实现管理者的目的,从而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效益双赢.[1]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护理管理者,护理质量、病人的满意度等直接与护士长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有关,在新形势下,护士长运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对护士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是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的精髓和必然趋势.

    作者:方盈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川崎病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3 例KD 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15 例患儿首次就诊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高达65.2%.结论 因该病表现多样化,部分病例不典型,医生未充分认识该病临床特点,思路狭窄,将疾病各方面表现孤立化,极易导致误诊.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拓宽思路,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是预防误诊的关键.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80例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总结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参照相关标准,对80 例痰标本实施病原菌分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80 株临床分离株中,20 株为革兰阳性球菌,占25.00%;40 株为革兰阴性菌,占50.00%;另有20 株为真菌,占25.00%.不同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其耐药率有所不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唑林的耐药性比较高,可达80% 以上.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高的趋势,滥用抗生素是引发病原菌变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蔚秀斌;方光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用护理程序对高龄患者腹部手术的护理

    目的 由于高龄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术后并发症较其它年龄组高.通过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作者:雷秀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试述中医理论在出院指导中的应用

    中医理论认为,病后初愈的患者,机体仍处于气但未复,余邪未尽的状态.机体脏腑功能尚需一段时间的调护方能彻底康复.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重视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出院后却疏于病后调理,以致影响康复进程,甚至造成病情的反复、加重.为使病人能对自己所患疾病防患于未然,促进疾病康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结合中医理论,谈点看法.

    作者:李京晶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谈医院住院欠费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发展也不断的与时俱进,各种医疗条件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创新,而医院病人欠费问题却使着医院的医疗工作得不到及时的补偿,严重制约了医院长远的发展,因此,重视与加强医院欠费管理,且平衡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医院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作者:李星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煤矿老年矽肺病护理

    本文针对煤矿老年矽肺病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技术,研究出一整套完善的煤矿老年矽肺病护理措施.

    作者:刘兆霞;胡元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来源和对策,为促进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和提高人性化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我院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结果 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较大,社会地位低、岗位薪酬过少、责任重大、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紧迫的在职学习和提高学历的需要、心理学知识欠缺是其主要原因.结论 低年资护士承受多种工作压力,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压力源,低年资护士提高个人素质,调整心态,学习心理学知识,以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压力.

    作者:伍思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机械通气联合血凝酶气管内注入治疗新生儿肺出血

    目的 总结机械通气联合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将新生儿肺出血的患儿16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 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与静脉滴注血凝酶;治疗组10 例加用血凝酶气管内给药联合机械通气.结果 治疗组:平均肺出血停止时间5.6±2.2h,治愈率 7 例(70% ),对照组分别为:14.3±3.8h,2 例(33.3%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气管内加压滴入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柴斌英;万俊;凌厉;包志丹;华亚军;张玉如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风险管理在手术后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10 年手术患者转运中未实施风险管理( 对照组) 和2011 年手术患者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 观察组) 后,手术患者转运中意外事故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1.26%,观察组患者对风险管理后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风险管理在手术患者转运中应用效果显著,但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郑晓蓝;徐碧文;梁伙荣;雷湘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泰兴市2005-2011年疟疾疫情及防治对策探讨

    目的 了解2005-2011 年泰兴市疟疾疫情流行状况,分析疫情和防治措施,为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泰兴市2005-2011年的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报表以及疟疾病人流调表,分析疟疾发病率、人群分布、输入性疟疾等指标.结果 泰兴市2005-2011 年共报告疟疾病人25例,年发病率在0.0078-0.0669/ 万,上升幅度较大.其中输入性疟疾22 例(本地人口本省外市感染2 例、外省感染2 例、外国感染18 例),占疟疾发病的88%.发病时间各个月份均有,无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以30-49 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0%(20/25).结论 全市疟疾发病呈上升趋势,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应加强流动人口和现症病人的监测、管理,控制疫情扩散和上升,杜绝二代病例发生.

    作者:赵兰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方式探讨

    目的 分析研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使用不同麻醉方式的比较和效果.方法 选取2009 年3 月到2011 年10 月的150 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5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 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蛛网膜下腔麻醉,对照组使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和区别.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75 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75 例患者比较明显较短,手术之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要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花费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机率观察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有显著差异(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75 例患者中出现手术切口并发症共有4 例,对照组有5 例,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 >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腹股沟疝患者使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能够显著的减少手术时间,应用范围较广,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为手术顺利成功提供了条件,值得在临床科室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周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如何做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0 例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 500例患者平均住院5d,无1 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音嘶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董红梅;姜丹;朱莹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