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崎病误诊原因分析

张敏

关键词:川崎病, 误诊, 原因分析,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3 例KD 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15 例患儿首次就诊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高达65.2%.结论 因该病表现多样化,部分病例不典型,医生未充分认识该病临床特点,思路狭窄,将疾病各方面表现孤立化,极易导致误诊.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拓宽思路,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是预防误诊的关键.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放置宫内节育器400例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目前宫内节育器的种类繁多,但作用均抗受精并抗受精卵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目的,在这里用200 例放置爱母环及其另外放置吉妮环200例的避孕节育效果,比较二种节育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使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更好的选择适合给各类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免因节育环选择不当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从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两年间,选择已生育1 孩或2 孩,须长久避孕的育龄妇女400 例,分别用爱母牌MCu 及吉妮环放置,用爱母牌MCu 两年内脱环率,带环受孕率,因计划妊娠及其它因素停用率及共续用率为每百育龄妇女为2.5、1.5、1.5、94.5,而放置吉妮环两年内脱环率,带环受率,因计划妊娠及其它因素停用率以及续用率为每百育龄妇女为0.5,1,1.5,97.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两组避孕环避孕效果相似,但爱母环脱环率比吉妮环高,爱母环适用于平时月经量相对少,宫腔编小的人员,且其逆行感染率相对低,并且消除了因尾丝给男士的不适感,而吉妮环适用任何宫腔大小,但逆行感染相对较高.

    作者:罗允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信息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系统的应用体会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家长们对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儿童家长们的需求,在群众中树立精品化门诊的良好印象,2011 年9 月份洪泽县开始在部分乡镇防保所推行使用信息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系统,通过半年多的运行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该系统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仕永;谢素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利用微量泵为患儿鼻饲流质饮食

    危重患儿常因严重的意识障碍或吞咽功能障碍而不能自行进食,在临床中常用胃管鼻饲,患儿每餐鼻饲量少而间隔时间短,无形中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而微量泵是一种体积小,操作简单,能将药物精确、均匀、微量、持续泵入人体的科学仪器,运用微量泵进行鼻饲治疗,能减轻护士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科室应用浙大微量泵,微量泵泵入取代传统的护士徒手推注为患儿鼻饲酸牛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哲龙;毛芳菊;胡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0 例Ⅰ b ~Ⅱ b 期的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0.0%,病理完全缓解者14 例(46.7%).全部患者接受了手术,淋巴结转移率为13.3%.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淋巴结转移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跃;侯菊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川崎病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3 例KD 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15 例患儿首次就诊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高达65.2%.结论 因该病表现多样化,部分病例不典型,医生未充分认识该病临床特点,思路狭窄,将疾病各方面表现孤立化,极易导致误诊.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拓宽思路,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是预防误诊的关键.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探讨

    目的 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实习生带教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6O 名护理临床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 名;对照组,60 名.对照组所采用的方法是传统带教法,实验组采用的方法是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实习生带教方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有提高个人素质、能够胜任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工作,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好新生儿急性病变.实验组对各项评价肯定的例数均超过对照组.结论 采用我科制定的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实习生带教法进行儿科护理带教有利于护生沟通能力、操作技能、临床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爱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个体化的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的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对70 例明确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根据孕期分别结合孕前标准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所需能量,并结合孕妇饮食情况,血糖、对运动的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监测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将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FPG、2h PG、HbAlc、TC、TG 有显著性变化.总有效率为92.8%.结论 饮食干预结合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何洋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蛋白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部分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TFPI 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50 只SD 大鼠,随即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正常组(n=10),实验组大鼠注射TFPI,在给药前,给药后1h,2h,4h 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SA,TNF-α,IL-1 水平,APTT 时间,及TFPI 水平.结果 给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给药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SA,TNF-α,IL-1 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APTT 时间缩短(P < 0.05),而给药后1h,2h实验组TFPI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 0.05),4h 时,两组间TFPI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TFPI 对能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释放,其有效作用时间大约是4 小时.

    作者:黄冬凌;许毓敏;林建山;杨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 的发生可导致一系列较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胎儿窘迫、宫内感染、脐带脱垂和胎肺发育不良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使围产儿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因此,选择合理药物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促胎肺成熟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广谱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效地延长了孕期,降低了孕妇和新生儿的感染,从而改善了母儿的预后.本文根据临床实践就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在PPROM 中的合理应用方面做一介绍.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家庭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探索

    目的 探究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效果.方法 对2011 年门诊药物及个人生活方式干预后仍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36 例,33 个家庭进行补救性家庭生活方式干预监测血压达标情况.结果 33 个家庭36 例患者中,失访3 个家庭,4 例患者失访,坚持治疗32 例患者中30 例达标,1.5 个家庭中2 例患者未达标,达标率94%.结论 家庭集体生活方式干预优于个人生活方式干预.

    作者:廖茂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分析静脉输液的危害

    分析静脉输液滥用的原因,总结静脉输液的风险,输液在发挥治疗优势的同时存在诸多风险,不应当成疾病治疗的必须和唯一手段.

    作者:蒋敏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医疗护理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损害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而当今法制社会,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加上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患病征象的日趋复杂,以及科学技术要求的逐级增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迫切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树立积极、正确的风险意识,进行综合、有效的风险细节管理,将护理风险降低到低限度,提高护理质量.现将风险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龚美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现总结近几年来的中医药治疗CAG 的文献,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存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刘海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复治肺结核患者低依从性原因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低依从性产生因素,为科学实施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慢性疾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对98 例复治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收集导致复治肺结核病人服药低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服药低依从性产生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困难;不良反应;服药较多,次数繁琐,不易坚持;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因结核病发病人群分布及治疗特点决定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服药依从性低下,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查找出导致服药地依从性常见及主要因素,并加以分析.

    作者:秦云丽;马仲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病因,掌握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41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41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治愈39 例,2 例康复又复发.结论 认真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和病症,对症下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降低发病率.

    作者:吕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内镜下息肉摘除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息肉摘除后出血预防与护理措施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接受息肉摘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发生息肉摘除后出血患者及时采用药物应用和内镜下止血等综合治疗方法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 5 例发生息肉摘除后出血的患者经过药物和内镜下止血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在预防和内镜下治疗息肉摘除术后出血形成中,及时治疗和护理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陈志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HPLC 法测定果汁中糖精钠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规范HPLC 法测定果汁糖精钠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程序,使不确定度评定合理.方法 调节仪器佳测定条件,测定果汁糖精钠溶液标准系列建立工作曲线,并连续测量6 次样品,获得未知样品糖精钠浓度,依据分析仪运用工作软件自动建立工作曲线,读出被测样品浓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HPLC 法测定果汁糖精钠含量的误差性质和来源,确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计算糖精钠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 本法测定果汁中糖精钠含量为0.198g / Kg,扩展不确定度U95 =0.00507g/Kg (νeff=8).结论 根据分析仪器的测定数据输出方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直观简明,与实际工作相符合.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与管理

    目的 预防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严格岗位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购置防护设备,完善各类器具和废弃物、环境及各类医用报告单的消毒措施.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控制策略.结果 通过上述各项措施和管理,大限度地控制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建康.结论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组织、建立法规、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防护意识、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消毒和医疗废物管理,重视监督监测等措施,都可有效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兰芳;朱秀兰;黄荣菊;程生娟;郭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 在结直肠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多层螺旋CT 表现和诊断价值,作出正确的临床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80 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SCT 平扫及增强扫描以资对照,进行 TNM 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受检的80 例患者MSCT 均可清晰显示结肠,特别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解剖结构、邻近器官的毗邻关系.结直肠癌MSCT 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增强后MSCT 有 64 例(80.0% ) 明显强化,13 例可见分层强化;12 例(15.0% )有邻近脏器受累;淋巴结转移36 例,MSCT 显示 24 例.术前评估64 例可切除,16 例不可切除;术后5 例低估,3 例高估,术前切除评估符合率87.5%;MS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MSCT 可清晰显示结直肠的肠壁厚度、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不仅能显示肠壁肿块、厚度、邻近器官的侵犯,还能显示淋巴结肿大及腹腔转移,其强化程度改变颇具特异性,在病变的诊断、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运成;赵相胜;张瑞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106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106 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 年01 月-2011 年12 月期间,我院口腔科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病例106 例,其中男性59 例,女性47 例,年龄22-76 岁.前臂游离皮瓣65 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18 例,腓骨肌皮瓣15 例,小腿内侧皮瓣8 例.术后观察皮瓣成活率和并发症.结果 成功102 例(96.23% ),失败4 例,术后皮瓣危象发生率为5.66% (6 / 106),其中静脉血栓形成83.33% (5 / 6),手术探查抢救成功率33.33% (2 / 6),前臂桡侧皮瓣成活率95.38% (62 / 65);股前外侧皮瓣成活率94.44% (17 / 18);腓骨肌皮瓣成活率100% (15 / 15);小腿内侧皮瓣8 例全部成活,随访半年-3 年大部分患者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成活率高,且并发症少.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 皮) 瓣、小腿内侧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良好皮瓣.

    作者:郑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