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为;韩之波;康健;孟磊;韩忠朝
目的:调查婴幼儿中尿隐血情况.方法:收集2600名0岁-3岁的健康婴幼儿新鲜随机尿液,1 h内检测.婴幼儿经8超排除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结果:2600例中尿隐血阳性153例,占5.88%.其中BLD(+-)74例,占2.85%,BLD(+)47例,占1.80%.BLD(2+)24例,占0.92%.BLD(3+)8例,占0.31%.以上尿隐血阳性患儿,前两者离心沉淀后,镜检查到红细胞为阳性的分别是60例和39例,阳性率为2.31%和1.50%,低于尿隐血阳性率;后两者离心沉淀后,镜下均查到红细胞,与尿隐血阳性率一致.结论:对于婴幼儿期出现的尿隐血阳性或镜检查到红细胞一定要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早日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作者:俞夏美;田根富;黄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流动注射分析在医药学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药物溶出过程分析(1,2),生物发酵过程监测(3),免疫荧光分析等(4).FIA是用物理调制的方法完成化学过程,FIA采用非稳态测量技术高度重现地代替复杂的手动实验,提高了分析速度.微型计算机及技术的成熟为流动注射分析仪的智能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应用计算机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避免了人工手动测量产生的误差并实现了信号的快速解析.
作者:何宗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对疾控机构不同功能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指导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合理、有效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方法:组织5个检测实验室参加各类质量控制活动,对其质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理化检测实验室质控结果合格率为77.78%,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均为满意.结论:实验室在能力验证和室间比对等活动中取得较满意结果,增强了检测人员的自信心.但应加强检测人员工作责任心教育,对新近、转岗人员实施充分的质量监督;扩大和增加检测项目质控范围.增加质控方法和活动频次;提高检测人员原因分析和数据统计能力.
作者:周帆;顾涛;浦中梁;王文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沈阳市自2002年-2009年这8年间无偿献血人群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ilciencyVirus,my)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方法: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对沈阳市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标本做HIV抗体筛查,应用免疫印迹法确证HIV感染.结果:8年间每年HIV抗体确认的阳性率依次为10万分之3.05、4.28、4.39、1.58、17.02、7.60、13.35和17.59,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沈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一男性行为者(the Illten who have flex with men,MSM)为HIV感染的主要人群,某些固定献血者已不再是安全的献血者.因此,应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排除高危人群,适当调整检测策略,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王芳;栾燕;刘显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奇异变形杆菌食源性疾病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Sfi I,对广州市二起疑似奇异变形杆菌食源性疾病中22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 Version 4.0软件(复选Dice相关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以80%相似度为标准,22株奇异变形杆菌被分成7个PFGE克隆型.同起食源性疾病菌株克隆型相似度较高,不同起食源性疾病菌株克隆型有交叉但存在较大差异.结论:PFGE分子分型与流行病学资料紧密结合可增强对变形杆菌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和预警.
作者:邓志爱;张汉斌;李孝权;张欣强;黄燕;陈守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腐乳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中性氧化铝作为吸附剂和用哑铁氰化钾+乙酸锌作为沉淀剂两种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2 ml亚铁氰化钾溶液(106 g/L)+2 ml乙酸锌溶液(220 g/L)沉淀法进行样品处理,苯甲酸回收率为89.1%~106.2%,相对标准偏差为2.19%~4.91%,山梨酸回收率为88.2%~105.3%,相对标准偏差为2.04%~3.74%.结论:方法操作简单,损失少,线性好,适合腐乳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
作者:杨凤艳;孙玉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测定饮料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通过HP-INNOWAX毛细管柱分离测定含量.结果:在0.10 mg/ml~4.00 m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E+06x-672551,相关系数为0.999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加标回收率在90.0%~98.8%,低检出浓度为5μg/ml.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且分析时间短,可以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分析.
作者:王益萍;陈海红;沈仁富;陈金斌;陈宇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CT DNA载量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FQ PCR方法用于定量检测2002年-2009年4723例患者的CT DNA.结果:2002年-2009年,CT DNA阳性率8.24%,其中男性阳性率8.45%(146/1727),女性阳性率8.11%(243/2996)(X~2=0.171,P=0.680);CT DNA阳性率无统计学变化(r=-0.595,P=0.120),男性(r=0.286,P=0.493)和女性(r=-0.667,P=0.071)CT DNA阳性率也无统计学差异.男性CT DNA载量(拷贝对数值)为5.21±1.79(r=-0.860,P=0.021),女性CT DNA载量为5.33±1.93(r=-0.786,P=0.021).结论:2002年-2009年,CT DNA阳性率较稳定;男性与女性间CT DNA载量无统计学差异,男性和女性CT DNA载量逐年下降.
作者:欧阳耀灵;卢亚祖;高清萍;范翠芳;王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葡萄干中黄曲霉毒素(G2、G1、B2、B1)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和荧光计两种不同方法测定比较,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方法:样品经甲醇水溶液提取,经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甲醇洗脱,分别按操作要求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和荧光计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结果:采用荧光计法对葡萄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基本均呈显阳性(样品本身存在有较强的荧光干扰),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进一步确认,方可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结论:荧光计法检测出呈阳性结果的样品常伴有假阳性,因此对存在干扰的样品,可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进行检测,既省时又提高效率,而对筛查大量样品结果,荧光计法则起了一定的快速检测作用,若是阴性结果,则不必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进一步确认.
作者:乔坤云;周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或缺或代替的基本物质.从人类生活的本质来讲,都希望得到满意、高质量、有益于自身身体健康的食品.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食物供给链的延长,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群发性食品安全事件也在不断增加1,为食品安全的防范增加了新的压力.
作者:周子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薄层色谱-光度法测定了马拉硫磷中O,O-二甲基-S-(1,2-二乙酯基乙基)二硫代磷酸酯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分离样品中的干扰物质,用乙醇淋洗,萃取分离杂质后,水解成O,O-二硫代磷酸,然后与Cu<'2+>形成络合物,光度法测定样品含量.结果:回收率98%~105%.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张锂;韩国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公共场所不同方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污染状况,为集中空调的卫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年3月-5月间随机抽取北京市4星级以上宾馆的11套不同方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微生物污染检测与分析.结果:全空气空调系统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8.5%,真菌总数合格率为90.4%;空气-水式空调系统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5.9%,真菌总数合格率为72.9%.在全空气式空调系统和空气-水式空调系统之间,细菌总数有明显差异;真菌总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北京市公共场所不同方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污染状况不同,有其各自的污染特点;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科学有效的进行集中空调卫生管理.
作者:沈凡;张屹;刘大钊;袁玉兰;崔红军;刘玉敏;赵锐;邵开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高州出产的储良龙眼及其种植土壤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了解食用安全性,并为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信息.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储良龙眼及种植土壤的11种化学元素进行测定.结果:储良龙眼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而有害元素含量极低,且它对K、Mg有富集特征;其种植土壤中Ca、Mg、Zn、Cu含量偏低.结论:高州储良龙眼是安全食品,种植时要及时补充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而且施肥要注重均衡.
作者:董宇静;张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b,HBV)引起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HBV是重要的肝脏疾病致病因子,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也可通过医源性、胎源性、昆虫叮咬或与HBV携带者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世界上有20亿人感染HBV,约占全球人口的1/3.目前全世界慢性HBV感染患者至少有3.5亿,而我国就占了1.2亿.
作者:张永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疾病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来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分布、耐药性状况及感染趋势.结果:分离出的110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伤口、分泌物、体液;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和新型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0%;同时检出菌株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多药耐药,医院应切实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耐药性的增长,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杨丽玮;王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抗HLA抗体的分型特点,并分析相关致敏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00例尿毒症患者PRA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PRA阳性率15.9%.抗HLA-A2、24、23、32、68;B27、60、56、57、7;CW1、2、6;DR7、4、9等抗体频率较高.女性PRA阳性率高于男性.女性以输血、妊娠致敏为主,男性以输血致敏为主.结论:尿毒症患者可因输血、妊娠等产生抗HLA抗体而呈致敏状态,针对不同等位基因的HLA抗体产生频率不同.
作者:曾文涛;傅茜;刘龙山;王长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饮用水中微量双酚A的GC/MS检测方法.方法:饮用水中微量双酚A经过碳纳米管柱浓缩富集后,用甲醇洗脱,吹干后用乙酸酐进行衍生,然后用GC/MS法测定.结果:双酚A GC/MS法测定线性范围为0.025 mg/L~0.5 mg/L,饮水中双酚A加标浓度2.5μg/L~10μg/L,回收率为94.3%~95.9%,相对标准差为1.1%~9.9%,当饮水取样量为10 ml时,本方法定量检出限为2.5μg/L.结论:用该法检测双酚A,前处理简单、取样量少、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满足日常样品检测要求.
作者:梁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志物检测联合超声检查在减少出生缺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酌情联合筛查方案,对孕中期母体血清标志物AFP、Freeβ-HCG水平的测定筛查21-三体、18-三体和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产前诊断,低危人群于16周-24周联合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并追踪随访至出生后42天.结果:在32105例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产前筛查联合超声检查共筛查出胎儿缺陷269例,检出率为0.84%;而单用孕中期血清标志物检测筛查出1113例高危孕妇,经产前诊断确诊胎儿缺陷71例,其中,21-三体9例,18-三体2例,开放性神经管畸形10例,染色体多态6例,其他体表缺陷44例;检出率为0.22%;两种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用超声检查筛查出胎儿体表缺陷198例,检出率为0.62%.与联合筛查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产前筛查结合超声检查能提高胎儿出生缺陷的检出率,减少缺陷儿的出生,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江金香;赖丽萍;吴松美;姚洁;吴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查明一起霍乱疫情发生的原因,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对疫情中所有调查对象采集肛拭样,对肇事餐厅、追踪的市售可疑食物、有关环境、水质等采样共3167件.进行霍乱病原茵检测.结果:从813件就餐者肛拭样中共检出116株0139型霍乱弧菌,其中病原学确诊0139型霍乱病人3例,0139型霍乱携带者113例,其罹患率、带菌率、感染率分别为0.49%(4/813)、13.90%(113/813)、14.39%(117/813);从1377件环境样中检出0139型霍乱弧菌21件,阳性率为1.53%;与就餐者有接触史的800人份肛拭子、91件食品、86件水样中,均未检出霍乱病原菌.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聚餐引起的食源性0139型霍乱暴发,加工用具交叉污染是疫情暴发的直接原因;但未查明具体传染源.
作者:郎中凯;王恒芹;丁建武;李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对离子色谱法(I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水中硫酸盐的方法进行比对研究.方法:分别采用IC法和ICP-AES法,对不同来源的44个水样进行比对测定.结果:两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相当,但ICP-AES分析速度是IC法的10倍.结论:两法均适用于水样中微量和常量硫酸盐的测定,但ICP-AES法分析速度快,具有高通量特点,更适合于批量样品分析.
作者:高玲;杨元;谯斌宗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