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玲;程文国;谢凌云;成颖;李莹莹
目的 分析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本院13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回顾性对比该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A组)和未转移(B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结果 A组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35例(25.7%),B组乳腺癌术后未转移101例(74.3%),A组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数、pTNM分期、p53蛋白阳性率均高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多样,术后给予规范化辅助治疗是控制复发的关键.
作者:岳文亮;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某小学学生视力情况,以便能更好地推动和完善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治工作.方法 对该校2011-2015年监测的8 795名学生视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校2011-2015年检查的学生8 795人中有6137人视力不良,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9.78%,女生检出率(73.54%)高于男生检出率(66.52%).视力不良检出率一年级到四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961,P>0.05),五年级和六年级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05,P<0.01).结论 该校小学生视力不良现象高发,女生和高年级学生是重点防治人群,学校、学生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来保护学生视力.
作者:黄慧珍;孙建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麻醉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本院烧伤手术室收治的烧伤休克期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患者先用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注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行靶控输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靶控输注.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炎症因子包括白介素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动脉压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麻醉诱导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随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但对照组患者仍然很高;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结论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对烧伤休克期的麻醉效果有明显,并且有利于炎性因子的表达和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安全的麻醉效果.
作者:张源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意义.方法 抽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等指标,评估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等数值明显比对照组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检测数值十分稳定,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永杰;邵芸;殷秀丽;王桂珍;刘秀;张书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方法 以徐州某高等医学院校2015届8个院系的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就业思想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及态度、就业意向、就业能力认知、就业政策了解程度等几个方面的情况.结果 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看法及态度客观积极;毕业生就业意选择多为在所学专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对就业能力认知为在校期间需要提升的基本工作能力为理解与交流能力;毕业生对各项就业政策了解尚不够充分.结论 针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离校前思想状况提出的对策与建议为要加强就业观及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拓宽就业路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胜任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尹若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ICU危重症患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ICU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扩张组,每组35例,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治疗,扩张组患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所有患者术中进行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扩张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较传统组低,扩张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效果优良.
作者:况必花;聂贵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珠海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7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37)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n=37)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结果 护理前,护理组、对照组的ESCA评分与HPLP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ESCA评分、HPL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 延续护理可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可改善其健康行为,值得借鉴.
作者:严悦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对手术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和一般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8.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王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则给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记录并统计2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总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和肿瘤残余的发生率,并统计2组患者的2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总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率、复发率、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可以大程度的切除淋巴结数,对机体的损伤小,近期和远期效果良好.
作者:钟进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以及分析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近年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288例,随机分为4组,3组实验组,1组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观察产妇产后24 h的出血状况,以及用药后对比4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的产妇产后2h出血量(145.22±19.34)nL和产后2~24 h产后出血量(191.52±24.65)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256.31±23.11)mL和产后2~24 h出血量(307.69±32.7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的产妇产后2h和2~24 h的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于产妇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米索前列醇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存在显著性疗效差异.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全身恶性肿瘤的7%~9%[1],是目前女性健康威胁大的疾病之一[2].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许多城市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1位,且呈年轻化趋势[3-4].
作者:张慧敏;焦丽;魏婕;王喜南;何玉;张雪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的手术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患者经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手术护理方案,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联合手术护理方案,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作者:席杰花;席兵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2016在本院中医科因糖尿病而住院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将2015年入院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将2016年入院的3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糖尿病的中医辨证理论标本兼顾,心身同治,予以情志、饮食、运动等中西医护理.3个月后根据标准方法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血糖、人体指标、血生化营养状况测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糖、体质指数、总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通过辩证调护,身心兼顾,既可调节情志,又可提高认知,促进患者自觉运动锻炼、节制饮食,以降低血糖、改善营养,促进健康.
作者:邓华波;吴慧;李小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多潘立酮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为8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空腹口服高奥美拉唑,研究组患者每天口服多潘立酮片.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1个疗程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15~30 min和60~75m in近端胃体积比率,治疗后研究组近端胃体积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多潘立酮的使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痊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兰保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论证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接受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手术患者76例,对其进行了围手术期的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结果 在围手术期护理结束后,患者满意度为100%,50例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手术后成功妊娠.结论 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开展具备临床效果,需临床医学高度重视并科学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初产妇满意度和舒适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法设计,选择未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的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期间在本院产科行剖宫产的初产妇4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干预的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同类产妇45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后分别对2组产妇进行满意度和舒适度调查,并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10.983、10.832,P值均<0.01).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产妇紧张和恐惧感,获得产妇及家属的认同和满意,可提高产妇的耐受力和舒适度,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陈翠辉;李世玉;白淑秋;叶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对胸痹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4例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心理护理,分析2组患者的胸痹改善效果以及焦虑量表(HAMA)、抑郁情绪评分(SDS)结果.结果 观察组胸痹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胸痹疼痛,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为提高治疗效果创造条件.
作者:王瑞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临床分型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检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5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临床分型患者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PLT),并分析HBV DNA阴性和阳性患者各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 PT随着临床分型加重而升高,FIB则反之下降、INR和APTT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组显著增加,PLT只有在肝硬化患者中显著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与HBV DNA阴性患者比较,阳性患者PT明显升高,FIB和PLT显著下降.结论 慢生乙肝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随着临床分型加重逐渐加重.当HBV DNA定量阳性时PT显著延长,FIB,PLT显著降低,应注意监测凝血功能变化,防止出现严重出血.
作者:郑璟;马锦霞;彭燕燕;陈乐川;吴新伟;杨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智能手机(SMP)使用对苏州某高校大学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AFH)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76名在校健康大学生并根据平均每日手机使用时间<2h、2~4 h、>4h分为低强度组(19名)、中强度组(36名)、高强度组(21名),采用心率变异性(HRV)作为AFH观察指标,比较各组HRV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超过50 ms的率,PNN50)的差异.结果 随着手机使用强度逐步加重,各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逐步下降,提示SMP使用过程中AFH发生了明显改变,表现为交感神经相对亢进,迷走神经相对抑制.结论 智能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可以产生显著影响,且可能成为损害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晓卿;杨秀丽;张莉华;张秀花;万洪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周口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综合康复护理组(n=40),常规护理组给予饮食、吸氧、血压/心率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综合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运动康复训练及语言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脑卒中量表(NIHSS)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NIHSS、AD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综合康复护理组两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护理组SIS各项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且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