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蜜饯中安赛蜜HPLC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李颖;洪萍;祝福春

关键词:不确定度, 安赛蜜,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安赛蜜又名乙酰磺胺酸钾、AK糖,是一种甜味食品添加剂.本文根据JJF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与原则,通过分析HPLC法测定蜜饯中安赛蜜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HPLC法测定蜜饯中安赛蜜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简化评定提供依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480例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与年龄、病程、血糖的关系.方法:对患者按不同的年龄、病程、血糖分为3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随者病程延长、年龄增长及血糖升高而呈上升趋势,此趋势在年龄40岁,病程5~10年,血糖≥10 mmol/L以上尤为明显.以高血压(HT)、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率高,分别为40.6%、30.83%、31.04%.在不同年龄组以高血压发病早,≤30岁组为25%,冠心病(CHD)和脑血管病(CVD)上升速度快,≥60岁组比≤39岁组分别增长5.5倍和4.5倍.在不同的病程组仍是高血压发病高,≤5年时高达29%,以DN和下肢血管病变(PVD)上升快,≥10年组比≤5年组增长分别为3.29倍和3.75倍.在不同的血糖组仍然是高血压发病率高,≤10 mmol/L组已达到24%,以DN、DR上升快,≥15.1 mmol/L比≤10 mmol/L组增长分别为3.13倍、3.5倍.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程增长、血糖的升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

    作者:樊翠霞;杨惠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广州市黄埔区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

    目的: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广州市黄埔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确保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方法:对广州市黄埔区主要蔬菜来源超市和市场的12种蔬菜89 个样品的可食部分中重金属铅、汞、镉、砷、铜含量进行测试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对其污染程度进行系统评价,为治理、控制提供依据.结果:铅和汞是黄埔区蔬菜的主要污染元素,超标率分别为23.50%和16.0%,在蔬菜中含量高的为国家卫生标准允许量的4.53和8.7倍.砷、镉和铜的含量都较低,但还潜存污染风险.结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蔬菜种植-市场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健康教育,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

    作者:刘钰钗;陈婷;周金森;刘赐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获得实验室支持的因素分析

    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形式,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的人数目前在我国是多的.

    作者: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二苯胺残留量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二苯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柱为SUPELCO Discovery C185 μm 250×4.6 m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 NH4AC(pH=4.2)=70:30(V/V),流速为0.8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0~10.0 μg/ml;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其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为Y=348.4X-3.5,r=0.99999.检出限为:0.60 μg/L;回收率在99%~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是水中二苯胺残留量的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

    作者:罗晓燕;周洪伟;刘莉治;林玉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坑道空气真菌浓度参考标准(平时)建议的探讨

    目的:根据不同场所真菌浓度检测,结合坑道调查情况,提出坑道空气真菌浓度参考标准(平时)的建议.为坑道及人防工事等特殊环境的空气质量评定及卫生保障提供参考.方法:对11个不同场所,用撞击法和沉降法检测空气细菌总数和真菌数,同时检测微小气候.结果:11个不同场所空气细菌总数撞击法平均2 062 cfu/m3,沉降法平均21.7 cfu/皿.真菌数撞击法平均479 cfu/m3,沉降法平均5.0 cfu/皿.两种监测方法细菌与真菌平均比值为4.3:1.结论:建议坑道空气真菌浓度参考标准(平时)撞击法为≤1 000 cfu/m3,沉降法为≤10 cfu/皿.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赵英坡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兴区1997~200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的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市大兴区1997-2005年年鉴资料和疫情统计报表及大兴区统计局历年人口年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5年大兴区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为1 9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24/10万,乙型肝炎的发病率(23.69/10万)为高,春季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季节,冬季发病率相对偏低;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在今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作者:付桂英;秦红;朱立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国标《食品添加剂磷酸》检测中的一些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GB3149-2004)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4月9日发布,2004年12月1日实施.此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磷酸的检验规则等,然而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标准中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段志敏;于毅涛;万玉萍;林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沿海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参考值调查

    目的:检测玉环县439名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初步建立适宜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用LG-R-80A型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710名的正常人群,从中严格挑选了22~80岁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健康人群439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发现本地区测得的结果与仪器随带的参考值有较大差异.且同年龄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血浆粘度无显著差异,全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基本同步.结论:建立本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血液流变学参考值,对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玲飞;金江潇;童海云;陈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杭州市2006年市售熟肉卤味制品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为了解杭州市熟食卤味品的卫生质量.方法:于2006年4~11月采集杭州市宾馆、饭店、超市、卤味店及大学食堂共计79家的熟食卤味样品154件,按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结果:154件检样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7.66%(135/154),大肠菌群合格率为59.74%(92/154),致病菌的合格率为95.45%(147/154).样品的总合格率为58.44%(90/154).结论:杭州市售熟食卤味制品总体合格率较低,卤味制作的不同过程存在一定的污染,应加强对卤味制作业的卫生管理.

    作者:斯国静;王一泓;俞骅;韦东芳;高士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灵敏的测定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提取,乙腈沉淀,并过C18SPE柱,以乙腈:水(75:25,v/v)为流动相,经Alltech PrevailTM Carbohydrate ES(250×4.6 mm,5 μm)柱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测定范围分别为:20~320 mg/L、25~400 mg/L和25~400 mg/L,检出限分别为4 mg/L、5 mg/L和5 mg/L,乳糖和麦芽糖的测定范围为50~800 mg/L,检出限为15 mg/L,5种糖的回收率在97.2%~106.4%之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6%~2.1%.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多种食品中糖的分析.

    作者:蔡欣欣;张秀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ProGRP、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roGRP、NSE、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和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ProGRP、NSE、CYFRA21-1的含量.结果:肺癌组血清ProGRP、NSE、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ProGRP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CYFRA21-1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临床治疗有效的SCLC患者,治疗后ProGRP、NS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治疗无效病例则无下降甚至升高.结论:ProGRP、NSE、CYFRA21-1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NSE、ProGRP二者可作为联合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动态检测可指导治疗,提示预后.CYFRA21-1可作为检测肺鳞癌的首选标志物,且能反映病情和治疗效果.

    作者:金欣;陈健魁;佟雅丽;左向华;黄媛;尹秀云;宋世平;朱晓华;杜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种培养基方法对医院空气检测结果的比较观察

    目的:为了探索简便实用的采样与检测方法.方法:用普通营养琼脂和兔血营养琼脂两种平板对医院环境空气进行沉降采样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进行采样和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6.91%,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用兔血营养琼脂平板进行采样和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5.44%,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溶血性链球菌1株.细菌总数超标率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在≤1 cfu/皿至>5 cfu/皿各区间分布的样品个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致病菌的检测后者优于前者.结论:用兔血营养琼脂平板对医院环境空气进行监测,结果优于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进行监测.

    作者:王海清;田光琼;刘琼珍;李秀蓉;徐佳清;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耗氧量方法改进

    化学耗氧量是指水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并以相当的氧计,它不是单一含义的指标,而是水体是否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性指标,在GB5750-1985中作为参考指标,而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中作为常规项目.检验第一法均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本文称为原法),在方法中使用了高锰酸钾和草酸钠两种标准溶液,不符合一般的方法设计且操作和计算公式极为复杂.本文根据标准溶液的使用规则和方法设计的原理加以改进.

    作者:顾建忠;周伟斌;高新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剂量职业照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照射下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微量全血培养法.结果: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染色体型畸变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医用X线诊断组(0.441)、医用同位素组(0.450)、工业探伤组(0.469)、放射治疗组(0.575);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染色体畸变率≥2%的有44例占7.43%,按工龄分组,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各种畸变类型的百分率呈上升趋势,而工龄长达25年后,出现下降趋势.5年以下工龄组染色体型畸变与5~14年,15~24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染色单体畸变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增高.

    作者:刘建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PLC测定鱼肉中4种激素残留量及不确定度评估研究

    目的:探讨HPLC测定鱼肉中4种激素残留量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鱼肉样品中4种激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C18柱,同时测定4种激素残留;17-α雌二醇、17-β雌二醇、己烯雌酚、己二烯雌酚、己烷雌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2~100 ng、12~100 ng、5~60 ng、5~60 ng、5~60 ng;检出限分别是17-β雌二醇、17-α雌二醇为2.0μg/g,己烯雌酚、己二烯雌酚、己烷雌酚为1.0μg/g;对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论:对建立的方法运用不确定度评估,确定了分析结果的报告值,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文红;李涛;王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低聚果糖的含量

    目的:功能性食品不仅具有食品的基本属性,还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性的功能.低聚果糖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就具有这类功能.因此,能够对功能性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有效测定并以此来合理的搭配饮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描述了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功能性食品中的低聚果糖的方法.方法:本文以中性糖类物质在强碱性溶液中发生解离为基础,在阴离子交换柱上进行分离,并与脉冲安培检测器联用,建立了功能性食品中低聚果糖含量的灵敏的自动分析方法.使用单因素优化法对与反应有关的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在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05~45 μg/ml,两种物质的检出限分别为50、60 ng,对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本方法的精密度小于3.1%,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回收率实验,大豆低聚糖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5.8%~100.8%范围内.结论:方法灵敏,快速,简单,需要样品量少.

    作者:王美菡;李敏;郭健;刘修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镉

    目的:在镉的测定方面比较不同仪器的性能.方法: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结果: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为5.81 ng/L和3.78 n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1%和4.12%,回收率为94.0%~106.0%和95.5%~104.5%.结论:在微量镉的测定方面,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罗丹明6G-PAN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锌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法测定头发中痕量锌的新方法.方法:在无水乙醇介质中,Zn2+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配合物PAN-Zn2+,其吸收光谱与罗丹明6G(Rh6G)的发射光谱有效重叠,在λex/λem=543 nm/558 nm处发生能量转移,使Rh6G荧光猝灭,从而建立痕量锌的荧光猝灭测定新方法.结果: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在13~360 ng/ml浓度范围内,荧光猝灭程度与Zn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方法的检出限为4.05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88%~2.72%(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5%~102.5%.结论:方法加入试剂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用于头发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张建文;贺元文;吕昌银;向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校园小区内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测与分析

    目的:为了解校园内市售桶装纯净水的卫生状况,保障消费者饮用健康合格的纯净水.方法:对校园小区内60份桶装纯净水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所检项目均合格的37份,合格率61.7%.结论:结果表明校园内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较差,令消费者担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杨玉英;王璐璐;邓洪宇;夏春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蜂胶软胶囊毒性和对大鼠血脂调节作用

    目的:蜂胶软胶囊毒性和对大鼠血脂调节作用被研究.方法:毒性研究采用两阶段毒性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调节血脂作用采用大鼠预防性调节血脂作用实验.结果:两阶段毒性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毒性实验结果均显示蜂胶软胶囊无毒性作用.在蜂胶软胶囊对大鼠预防性调节血脂作用实验中,试验末低、中剂量组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中、高剂量组动物甘油三酯(TG)均低于高脂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蜂胶软胶囊为实际无毒物质并且对大鼠具有预防性降血脂作用.

    作者:杨庆;张鹏;刘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