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英;王璐璐;邓洪宇;夏春雷
目的:探索青蒿草中青蒿素的检测方法.方法:用无水乙醇提取青蒿草中的青蒿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本方法在青蒿素浓度为5.0~25.0 mg/L范围时线性相关系数r=0.9998,加标回收率在90.5%~98.5%之间,RSD在0.93%~1.31%之间;青蒿草中青蒿素的含量在0.554%~1.02%之间.结论:此方法可用于青蒿草中青蒿素的测定.
作者:陈益元;黄道平;谢燕湘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发酵虫草菌粉中砷和汞的方法.方法:标准及样品经消解,直接用AFS-9130型双道原子荧光仪分析,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选定的佳条件下,测得砷和汞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5和1.86.砷和汞的回收率分别为94.5%~104.0%和89.4%~107.8%.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作者:李峰;吴雪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化学耗氧量是指水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并以相当的氧计,它不是单一含义的指标,而是水体是否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性指标,在GB5750-1985中作为参考指标,而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中作为常规项目.检验第一法均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本文称为原法),在方法中使用了高锰酸钾和草酸钠两种标准溶液,不符合一般的方法设计且操作和计算公式极为复杂.本文根据标准溶液的使用规则和方法设计的原理加以改进.
作者:顾建忠;周伟斌;高新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测定功能性红曲功效成分脂肪酸、麦角甾醇、磷脂酰胆碱、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红曲中的粗脂肪含量,以气相色谱法(GC)测定其中的脂肪酸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曲中的麦角甾醇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曲中磷脂酰胆碱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红曲中粗脂肪含量为20.57~52.06 mg/g,其中油酸占38.69%(5份样品平均,下同)、亚油酸占32.21%、棕榈酸占15.44%、硬脂酸占7.512%;红曲中麦角甾醇的含量为0.7366~0.9543 mg/g;红曲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为0.7513~1.567 mg/g;红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026~1.362 mg/g.结论:红曲功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其降血脂机制.
作者:林杰;黄宏南;林国斌;林文庭;华永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技术(CSPD)在Southern印迹杂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引物法地高辛标记模板,化学发光法直接检测探针标记效率,进行模拟杂交确定适探针浓度、检测探针敏感性.结果:化学发光法直接检测探针标记效率为0.1 pg,模拟杂交中化学发光法检测探针敏感性达到0.03 pg,适探针浓度为40 ng/ml.结论: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敏感性高,可用于基因组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单拷贝基因.
作者:刘凤娟;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各类食品中阿斯巴甜含量的系统分析方法.方法:对不同类别的食品采用针对性的前处理手段,选择C18柱和甲醇/水流动相作为分离条件,在208 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结果:方法的低检出限为2 mg/kg,平均回收率为96.0%~98.9%,相对标准偏差为3.0%~6.1%.结论:方法简单快速,能适用于各类成分复杂的食品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蒋定国;王竹天;杨大进;李小芳;马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饲养业的迅猛发展,为促进动物生长而使用雌激素以及家畜排泄的雌激素,导致水产品、肉类、蛋类及乳类激素残留问题日益严重.食品中雌激素残留问题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作者:迂君;张秀丽;张玉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送检的百合干、杏肉等蜜饯制品进行亚硫酸盐检测,以了解其二氧化硫含量,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GB/T5009.34-2003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检测.结果:149份样品中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61份,超标88份.结论:兰州市场销售的干果和杏肉制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超标严重,特别是杏肉制品.
作者:孙丽枫;王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食品中沙门菌、EHEC 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场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和生化鉴定试纸,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EHEC 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场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动物性水产品、散装熟肉制品、生食蔬菜、速冻米面食品、非发酵豆制品6类共240份样品,共检出病原菌37株,总检出率15.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2株,检出率高,为30%,沙门菌检出11株,EHEC O157:H7检出8株,单增李斯特菌检出6株,6类食品中动物性水产品病原菌阳性率高,为30%,其次为生肉类,病原菌阳性率为28.8%.结论:秦皇岛市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病原菌.
作者:丁秀萍;秦树民;代静林;冯艳洁;刘兰吉;袁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生物芯片是21世纪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3个领域[1],其中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微型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2].有关试验表明,该技术对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均有一定的作用[3].
作者:左小霞;高志贤;曹巧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9月临床送检的痰及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采用美国德灵公司Auto Scan-4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ATB Fungus进行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按NCCLS标准判定敏感菌株.结果:共分离到病原菌119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8.07%,真菌占26.05%,革兰阳性球菌仅占5.88%.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病原菌总数的36.13%、7.56%、6.72%;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真菌总数的54.84%.药敏结果提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均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真菌也对唑类药物出现强耐药性.结论: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而且出现多重耐药.
作者:王淑彩;金高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药学教育中,实验教学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科学管理实验室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保证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何科学管理实验室,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实验课的质量,适应教学改革,应是我们实验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验对药学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近几年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而实验教学经费有限,只有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才能保证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作者:杜秀芳;刘伟娜;张梅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育发类产品的卫生安全性.方法:各项检验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进行.结果:检测生发育发类产品33份,眼刺激性试验均小于或等于轻刺激性;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均未见过敏;皮肤光毒性试验均未见皮肤光毒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均未呈现致突变性.但有18.2%的产品皮肤刺激性试验达中度刺激性.结论:部分生发育发类产品有潜在不安全性,应引起使用者注意.
作者:古梅英;郑穗生;李庆;谢晓萍;何国群;张龙杰;谭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商丘市中学生伤害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商丘市2 038名中学生的伤害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伤害总报告率为28.26%,其中初中组伤害率为30.61%,高中组伤害率为26.85%,伤害发生原因有12种,跌伤居首位,其次为物体砸伤或碰伤.结论:中学生中存在许多容易导致伤害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中学生伤害发生的特点,积极采取多部门合作的综合措施进行预防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邢艳平;纠守文;史宏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灵敏的测定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提取,乙腈沉淀,并过C18SPE柱,以乙腈:水(75:25,v/v)为流动相,经Alltech PrevailTM Carbohydrate ES(250×4.6 mm,5 μm)柱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测定范围分别为:20~320 mg/L、25~400 mg/L和25~400 mg/L,检出限分别为4 mg/L、5 mg/L和5 mg/L,乳糖和麦芽糖的测定范围为50~800 mg/L,检出限为15 mg/L,5种糖的回收率在97.2%~106.4%之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6%~2.1%.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多种食品中糖的分析.
作者:蔡欣欣;张秀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检测尿液中的溴敌隆、溴鼠灵的分析方法.方法:尿样经乙酸乙酯提取过滤后直接进样,以甲醇-1%甲酸(90:1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经ODS-C18色谱柱(150 mm×4.6 mmi.d,5.0 μm)40℃分离,在波长265 nm处检测.结果:分离测定过程在10 min之内完成,保留时间分别为溴敌隆3.770 min、溴鼠灵8.110 min.溴敌隆、溴鼠灵线性范围均为0.02~50.0 μg/ml,低检出量为0.16 ng.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6.0%~109.0%,保留时间与峰面积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1%和<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准确,实用性强,满足中毒应急检测及临床治疗的需要.
作者:孟庆玉;李志岭;宋秋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GB3149-2004)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4月9日发布,2004年12月1日实施.此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磷酸的检验规则等,然而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标准中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段志敏;于毅涛;万玉萍;林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469K>E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与ACI的关系.方法:选择121名湖北地区健康汉族人及92名ACI患者,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巢式PCR),对每个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酶法、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研究对象血脂和I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二组间除性别、年龄及BMI无明显差异外,其它各项指标(吸烟、TC、TG、HDL-C、LDL-C、ICAM-1)均有明显差异(P<0.01);469K>E位点,ACI组稀有等位基因E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1.93,P=0.001),KK、KE、EE 3种基因型在二组中的分布频率有明显差异(x2=34.94,P=0.000),且二组中KK、KE、EE 3种基因型TG与ICAM-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AM-1 469E等位基因与ACI患者TG及ICAM-1水平升高有关,可能是该地区人群ACI的危险因子.
作者:周有利;朱名安;孙竟;丁妍;冯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在镉的测定方面比较不同仪器的性能.方法: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结果: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为5.81 ng/L和3.78 n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1%和4.12%,回收率为94.0%~106.0%和95.5%~104.5%.结论:在微量镉的测定方面,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安赛蜜又名乙酰磺胺酸钾、AK糖,是一种甜味食品添加剂.本文根据JJF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与原则,通过分析HPLC法测定蜜饯中安赛蜜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HPLC法测定蜜饯中安赛蜜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简化评定提供依据.
作者:李颖;洪萍;祝福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