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0年上海某大学教工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王春燕;钱华美;叶鸣;黄燕

关键词:全体教工, 院校, 健康状况, 初级卫生保健
摘要:目的 了解副高职称教工及副处级干部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因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高校2010年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工及副处级干部265人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工及副处级干部疾病检出的前4位为屈光不正、慢性咽炎、血脂异常、脂肪肝,其检出率分别为43.78%、43.01%、37.73%、32.45%.结论 学校要关注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大力宣传预防保健知识,为教职工健康服务,加强教职工自我保健意识.
中国校医杂志相关文献
  • 753名大学生安全性行为认知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安全性行为相关认知及态度.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潍坊市一所综合性大学,分层随机抽取该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共计753名同学,以班为单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90份,回收有效问卷753份,有效率为95.32%.调查对象安全性行为知识较贫乏,完全回答正确安全套的使用知识(共七题)的只有5.7%,男生安全性行为知识水平高于女生(t=2.016,P<0.05).结论 应当进一步加强性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作者:彭香莲;张凤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10年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学生健康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高中生的健康状况,以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内涵和质量.方法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7.0版软件分析学生健康素质状况.结果 学生肥胖检出率14.3%,营养不良检出率9.1%,视力异常检出率96.1%,龋齿检出率7.8%.结论 应落实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督导,为高中生健康成长夯下扎实基础.

    作者:刁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天津市中学生家庭中父亲形象抽样调查

    目的 了解中国家庭中父亲形象的经年变化,探讨和谐社会中父亲的家庭角色定位.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于2004年对天津市中学生及其父亲323组,2010年对同一地区中学生及其父亲259组,进行了家庭中父子交流状况和父亲形象等项目的 调查.结果 与2004年相比,2010年中学生家庭中,父子共进晚餐的频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亲的形象有所提升,理解孩子、体贴母亲的优秀父亲比率在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学生眼中的优秀父亲不仅是家庭经济的依靠,而且是各种家庭活动的支撑者.

    作者:徐尧;高健;李力生;赵娜;付剑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某市开发区学校食堂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校、幼托机构食堂的食品卫生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卫生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食堂卫生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和幼托机构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和谐[1] .为切实保障各类在校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作者对昆山市开发区各类学校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存在问题,以作为制定相应政策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08-2010年沭阳县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沭阳县近年来梅毒流行情况与发展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时2008-2010年沭阳县的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沭阳县共报告梅毒病例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34/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43.93%;梅毒病例中以Ⅰ期梅毒为主,占37.16%,年龄分布以20~49岁年龄段为多,占72.48%;男女性别比为1:1.2;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家务待业居多,占44.50%.结论 沭阳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主要为农民,防治的重点应放在青壮年和农民工人群.

    作者:王兆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某高职院校教职工及学生抗生素应用认知及干预对策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教职工及学生对抗生素药物应用及不良反应的认知水平,为引导师生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0-12月采用问卷调查部分教师及学生,发放问卷1 500份,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 有45.76%的人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47.42%的人自己或听他人建议选择用药,60.28%的人不知道滥用抗生素会产生细菌耐药性.结论 师生们对抗生素类药物及细菌耐药认知存在偏差,应加强对广大师生进行合理用药方面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

    作者:孙丽萍;彭玲玲;才福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预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对硬膜外麻醉后病人寒战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布托啡诺时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B组、Q组、C组.于硬膜外麻醉注药前5 min,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Q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C组不用药.观察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寒战发生率、寒战的严重程度.结果 B组和Q组寒战发生率均为5%,C组为35%,B组、Q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嗜睡发生率、Q组恶心发生率较高.结论 静脉注射布托啡诺有助于预防低位硬膜外麻醉后寒战.

    作者:梁进伟;王宏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7例大学生麻疹患者临床分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季节多在冬、春季.患者多为儿童,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的普及,麻疹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了.但是,近年来我国麻疹发病率又开始增加,而且发病年龄也由小孩趋向成人化,并不断在局部范围内出现小规模流行.

    作者:宋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校园危机干预1例纪实报告

    创伤性事件,是指导致死亡、严重损害、威胁人的生命和躯体安全,或是个体体验到强烈的负性情绪的事件.危机事件,是指任何对个体或者团体产生足够大的压力而超过他们应对能力极限的冲击性事件.创伤事件后可引发危机事件.创伤和危机事件发生后可能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短暂精神病性障碍、自杀、暴力倾向、适应障碍等心理障碍[1] .

    作者:吕晨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10年上海某大学教工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副高职称教工及副处级干部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因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高校2010年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工及副处级干部265人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工及副处级干部疾病检出的前4位为屈光不正、慢性咽炎、血脂异常、脂肪肝,其检出率分别为43.78%、43.01%、37.73%、32.45%.结论 学校要关注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大力宣传预防保健知识,为教职工健康服务,加强教职工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王春燕;钱华美;叶鸣;黄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某校大学生手机强迫心理状态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呈现的强迫状态与自觉心理压力的发生状况,及强迫心理状态与自觉心 理压力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专家审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47.9%的大学生存在焦虑状态,87.8%大学生有至少2项手机强迫心理状态表现,不同程度的强迫状态的发生与其心理压力水平的相关系数为r=0.403,P=0.000;(焦虑与强迫症状)r=0.502,P=0.000.结论 应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应对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尽量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作者:黄裕华;丘奕文;李芬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丰县欢口镇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丰县欢口镇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常见发病因素.方法 对6 688名被调查者进行全面体检,测量血糖,依据诊断标准筛选糖尿病患者,并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6 688名被调查者中发现有195人患糖尿病,患病率为2.92%,男性与女性患病率分别为3.15%与2.72%,糖尿病在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x<'2>=1.05,P>0.05).体质量超标及肥胖者1647人,糖尿病患病率为8.01%,高于糖尿病总患病率2.9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54,P<0.05).结论 丰县欢口镇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有所上升,体质量超标、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加强糖尿病日常防治工作,做好糖尿病防治的环节管理.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诊治术患者焦虑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诊治术患者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心脏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此外,还在手术前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并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量2组病人的焦虑值.结果 术前两组病人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心脏介入术患者的焦虑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疗效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招玲;戴黎莘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07-2009年西南科技大学入学新生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新入学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谱分布规律,为高校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学生健康体检表>要求,对2007-2009年共20 586名新生进行了健康检查,统计分析疾病谱.结果 各种疾病检出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疾病谱集中在消化系疾病,排在总患病人数的首位;其次是眼科疾病,呼吸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疾病,运动系疾病.3年肺结核总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学校应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生理教育和膳食指导,强化体格锻炼,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张玉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学校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芝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种根管消毒药物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两种根管消毒药物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选择的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361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甲醛甲酚、氢氧化钙樟脑酚糊剂两种根管消毒药进行根管消毒,7 d后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氢氧化钙樟脑酚糊剂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甲醛甲酚(P<0.05).结论 氢氧化钙樟脑酚糊剂是理想的根管消毒药.

    作者:刘莉;李淼;邓碧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改良雾化器在喉癌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癌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经改良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喉癌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时,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氧气雾化吸入器,对照组采用喷喉嘴式简易氧气雾化吸入器,对两组患者雾化吸入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改良后的氧气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较好,减少了经吸痰器吸痰的次数,使下呼吸道感染率降低.结论 经改良后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在喉癌气管切开病人雾化吸入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冠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龋齿的病因和预防

    龋齿是牙体组织脱钙、有机质分解、牙体解剖形态溶解破坏引起的口腔常见疾病[1]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龋齿的发病率日见增高,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1儿童龋齿发病现状龋病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仍严重威胁着人群的口腔健康,是造成人类失牙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2002年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儿童患龋率接近80%.

    作者:夏红玲;洪银慧;孙会;许金丽;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10年徐州市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徐州市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户籍地为徐州的死因卡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徐州市粗死亡率为592.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25.20/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对居民潜在减寿年数影响较大,平均减寿年数为22.63、6.85年.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及干预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

    作者:陈培培;娄培安;张盼;张宁;陈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上海市嘉定区大中小学校医和卫生设施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嘉定区校医和卫生设施情况.方法 对学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学校校医和卫生设施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有44.44%学校校医配备不合比例,校医学历不高,专兼职比为11:8,年龄结构较轻,2.63%为中级职称.传染病知晓率平均为60.00%,学校卫生设施存在不合格现象.结论 应加强对保健老师的培训,加大卫生设施经费投入,建立制度保障,确保校医地位.

    作者:王韶华;张一英;方伟;武峥嵘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校医杂志

中国校医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