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丽
目的 分析沭阳县近年来梅毒流行情况与发展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时2008-2010年沭阳县的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沭阳县共报告梅毒病例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34/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43.93%;梅毒病例中以Ⅰ期梅毒为主,占37.16%,年龄分布以20~49岁年龄段为多,占72.48%;男女性别比为1:1.2;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家务待业居多,占44.50%.结论 沭阳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主要为农民,防治的重点应放在青壮年和农民工人群.
作者:王兆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中国家庭中父亲形象的经年变化,探讨和谐社会中父亲的家庭角色定位.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于2004年对天津市中学生及其父亲323组,2010年对同一地区中学生及其父亲259组,进行了家庭中父子交流状况和父亲形象等项目的 调查.结果 与2004年相比,2010年中学生家庭中,父子共进晚餐的频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亲的形象有所提升,理解孩子、体贴母亲的优秀父亲比率在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学生眼中的优秀父亲不仅是家庭经济的依靠,而且是各种家庭活动的支撑者.
作者:徐尧;高健;李力生;赵娜;付剑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护理不安全因素是当今医疗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其直接导致医疗事故及医患纠纷,认真研究和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寻找应对措施是护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作者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高发位点进行剖析,重点从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患者、环境设备、药物费用等几方面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大限度的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
作者:钱颖;娄培安;陈培培;张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CHB)高发地区,由于目前尚缺乏杀灭乙肝病毒的特效药物,即使病情被控制后,也会因某些诱因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同时由于此病具有传染性,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干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近年来慢性乙肝患者心理障碍的现状及对策进行综述,为医护人员改善病人心理状态、促进病人康复提供依据.
作者:牟晓玲;郭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的健康状况,以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内涵和质量.方法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7.0版软件分析学生健康素质状况.结果 学生肥胖检出率14.3%,营养不良检出率9.1%,视力异常检出率96.1%,龋齿检出率7.8%.结论 应落实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督导,为高中生健康成长夯下扎实基础.
作者:刁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安全性行为相关认知及态度.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潍坊市一所综合性大学,分层随机抽取该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共计753名同学,以班为单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90份,回收有效问卷753份,有效率为95.32%.调查对象安全性行为知识较贫乏,完全回答正确安全套的使用知识(共七题)的只有5.7%,男生安全性行为知识水平高于女生(t=2.016,P<0.05).结论 应当进一步加强性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作者:彭香莲;张凤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全身慢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其次是通过母婴传播间接传播或输血感染.先天性梅毒指患有梅毒的母亲将体内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及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所致,其早期病变较后天梅毒为重.早期先天梅毒多为两岁内病儿,一般在出生3周才出现症状,可见早产儿、营养不良、皮肤脱水呈老人貌和发育不良,病变可导致患儿全身多脏器的损害,骨骼和感官系统受累,并可导致死亡或遗留终身后遗症.
作者:葛修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当感冒本身急性炎症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临床称之为感冒后咳嗽.除了呼吸道病毒外,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后也可能导致此类迁延不愈的咳嗽,有文献统称为感染后咳嗽,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可以持续3~8周或更长时间.20lO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在社区门诊选择90例感冒后咳嗽病人,采用口服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治疗感冒后咳嗽,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维;于百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喉癌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经改良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喉癌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时,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氧气雾化吸入器,对照组采用喷喉嘴式简易氧气雾化吸入器,对两组患者雾化吸入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改良后的氧气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较好,减少了经吸痰器吸痰的次数,使下呼吸道感染率降低.结论 经改良后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在喉癌气管切开病人雾化吸入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冠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接受门诊认知行为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预后特征及其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和汉密顿抑郁量表对56名接受门诊认知行为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评估其预后特征、家庭问题、个性和心理特点等.结果 (1)女性的疾病预后不良、心理预后不良分数高于男性(P<0.05),回归生活能力分数低于男性(P<0.05);认知行为治疗疗效好者疾病预后不良和心理预后不良分数低于疗效差者(P<0.01),康复动力和回归生活能力分数高于疗效差者(P<0.0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个性特点、抑郁、适应不良、控制力、支配性、依赖性、自我强度和性别是预后特征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接受门诊认知行为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预后特征受抑郁症状、个性特点、适应不良和自我强度等心理特征的影响,可以预示临床疗效.
作者:范莹;刘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及全麻清醒期间监护和护理,术后加强观察,注重康复期健康指导,增强营养,预防复发.结果 9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远期随访无复发.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保障患儿安全,降低复发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丁亚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了解泉山区小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以便为学校传染病防治和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笔者于2010年1 1月,结合学校冬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专项检查,对辖区内的23所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宏;张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2010年徐州市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户籍地为徐州的死因卡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徐州市粗死亡率为592.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25.20/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对居民潜在减寿年数影响较大,平均减寿年数为22.63、6.85年.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及干预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
作者:陈培培;娄培安;张盼;张宁;陈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健康教育是学校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芝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方法 对75例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并以置管前、置管后精心的护理.结果 应用75例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插管成功率达99%,因感染拔管1例,1例碘伏过敏,经处理很快好转,其余均治疗结束后拔管.结论 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赖顺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了解其医疗保健状况,掌握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探讨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7-2010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2010年累计活产婴儿17 427例,其中141例新生儿死亡,死亡率为8.09‰;103例婴儿死亡,死亡率为5.91‰;74例1~5岁儿童死亡,死亡率为4.25‰,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先天异常、肺炎、腹泻,新生儿死亡以新生儿出生重度窒息、先天异常为主.结论 4年来,本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围生期的保健管理,预防窒息、早产、防止孕期感染,做好针对性筛查,预防先天畸形的发生,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预防意外伤害发生等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董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过去20年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口结构、人群的营养状态以及疾病谱也在发生显著的改变[1,2] .饮食结构从传统的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转变到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高脂肪饮食[3,4] .同时,工业技术的革新促使人类工作及运动量的大量减少[5,6] .两方面共同的作用使得人群能量代谢长期处于过剩状态,从而发展为脂肪堆积和体质量增加.
作者:廖芯标;钱熠;任菁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一女生的性知识及性行为发生情况,分析中学阶段的性教育.方法 对刚入学854名大一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一女生对性传播疾病的知晓率低,对梅毒、淋病、艾滋病的知晓率相对高,时性传播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低,中学阶段发生性行为占1.02%.结论 中学阶段有必要开展专业的、系统的性教育课.
作者:商建华;钟秀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五年制医学高职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参考文献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网络使用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学生网络成癌检出率0.6%,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5.56%(男16.33%,女4.72%);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SCL-90量表测评,除躯体因子外,其他因子分数及总分均比正常学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影响网络成瘾的因素有:男性、每次上网时间长、自觉孤独、自控能力差.结论 江苏健康职业学院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低,网络成瘾倾向学生有心理不良症状,加强住校学生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对降低网络成瘾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汪平;范群;连燕舒;肖黎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