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率变迁情况分析

王进;张莉

关键词:医院感染菌, 分布特点, 细菌耐药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临床治疗, 病原菌, 耐药性发展, 胸科医院, 临床医生, 临床标本, 迁移率, 耐受性, 河南省, 控制, 菌株
摘要:针对抗生素频繁使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的现状,回顾性的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00年-2001年两年间临床标本病原菌检出及变迁,细菌对抗生素耐受性的迁移率,旨在了解临床病原菌菌株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HPLC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酸枣仁皂甙A和人参皂甙Rb1方法的研究

    采用C18液相色谱柱,用乙腈水(v/v)'30/70作流动相,建立了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酸枣仁皂甙A和人参皂甙Rb1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两者的测定范围分别是0.0034--0.34mg/ml;0.0037-0.37m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8、0.99970.检测限分别为1.0μg/ml、1.5μg/ml.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特点.

    作者:李素云;李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微粒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PMP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以3mm和0.8mm的标准微球作内参对照,建立血小板微粒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80例健康人静血小板释放的PMPs为1.2×105±5.7×104/ml,活化血小板释放的PMPs为1.6×106±9.1×105/ml;28例冠心病、22例急性脑梗塞和22例慢性肾功衰竭患者血浆中PMPs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分别为6.1×105±2.5×105/ml、6.8×105±3.4×105/ml和5.9×105±3.1×105/ml,而26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伴严重血小板减少者的PMPs增高不明显,为1.3×105±6.1×104/ml.[结论]PMPs是监测血小板活化、预测和诊断血栓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内参定位法可以准确而快速地定量分析PMPs,有利于实验结果的室间比较和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作者:张亚光;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乙醛

    目前我国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乙醛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设备要求高,过程烦琐,所需时间长,不适合大批量的检测任务.我们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醛,灵敏度高,速度快,可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作者:程剑;陆银德;周靖平;李泽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用乳酸菌检测酵母浸出粉中VitB的研究

    [目的]探索用细菌学方法检测酵母浸出粉中维生素B族的存在.[方法]采用五种乳酸菌接种于含有被测的五种中外产的酵母粉培养基,用细菌学灵敏度、菌落计数和菌落直径测定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生长浓度、菌落计数和菌落直径试验结果说明五种酵母粉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灵敏度试验则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酵母浸出粉中维生素B族生长因子的细菌学实验方法估计,可以参考生长浓度、菌落计数和菌落直径等综合性实验指标.

    作者:居建华;顾伟忠;徐万军;张鸿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空气中醛类化合物的测定研究进展

    醛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危害人体健康.为保护人们免遭其害,人们建立了众多的监测方法.本文总结了这些监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也探索了将来醛类化合物监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志虎;邵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磷酸盐

    水中的磷主要是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1],它来源于:在水处理过程中向供水中投入的小量缩合磷酸盐;含磷化肥随雨水进入地表中;生物化学过程产生的有机磷化合物;含洗涤剂的生活污水中的缩合磷酸盐.通过测定水中磷酸盐含量可估计水中是否受污染及受污染的程度.

    作者:林玉娜;卢玉棋;刘莉治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南通沿海经济贝类体内贝毒素状况调查

    海洋贝类产品一直是深受群众喜爱的食品.近年来,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江海,海洋纳污量增加,影响了海域水环境质量,一些海域赤潮现象增多,有毒藻类大量繁殖,加上贝类生活习性和环境特殊,使得贝体带毒状况增多,导致国内先后发生多起由贝类引起的食源性贝毒素中毒事件[1-2],其中不乏致死性中毒,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欧盟则从1997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贝类产品.

    作者:张卫兵;周颖;马振祥;朱大江;季莘;丁锁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涵洞内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检测分析涵洞内环境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涵洞内外空气中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为检测项目,探讨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增高的原因,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加以统计分析.[结果]水库涵洞在夏秋季放水运行状态下,氧含量下降到7.8%(比涵洞外降了1.64倍),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浓度分别增高至0.958%和11.5mg/m3(增高27倍和114倍),其浓度的降、升变化与洞内距离密切相关,拟合指数(R2):O2、CO2、H2S分别为0.9819、0.9942、0.9295;并指出环境温度和水是影响洞内氧、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涵洞内在夏秋季放水状态下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较高,极易发生危害事故,需采取通风等防护措施.

    作者:刘长庚;唐耀远;陈桂贻;卢自然;陈运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因食用木耳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分析

    1中霉经过4月上旬,本地区连续发生两起因食用木耳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起是食用生木耳发生中毒,木耳经浸泡后生吃,20min后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口干、四肢无力、心动过速、怕光等症状,临床诊断为磷化物中毒.另一起是食用肉炒木耳1h后出现头疼、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服用PPA后症状逐渐减轻.

    作者:吕维影;杜光宇;姜秋实;秦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nm23基因与肺癌的研究进展的影响

    nm23-H1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相关表达蛋白nm23-H1/NDPK-A在某些癌症中与肿瘤转移潜能呈负相关.肺癌中nm23-H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nm23-H1基因与肺癌的转移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宇霞;王一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结果]8种卤代烃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为0.9982%-0.9996%,检出限为0.02-0.25μg/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5.8%-102.4%.[结论]本法具有干扰小、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适合水中多种卤代烃的检测分析.

    作者:林华影;盛丽娜;李一丹;黄敏如;林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保健食品中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食品中钙的测定方法常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EDTA法定量,钙含量较低的(以mg/kg计)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2398-90)定量,对含量较高的(以g/100g计)保健食品如:牦牛骨髓粉、骨粉等,以EDTA法(GB12398-90)定量.

    作者:曹海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从化地区69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调查

    了解从化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用日本富士SERODIA-MycoⅡ试剂盒采用明胶颗粒为载体的凝集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人群中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699份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234份,阳性率为33.5%.从化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建议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以协助诊治.

    作者:李旭文;于致礼;杨怀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2P后标记法检测DNA中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

    介绍一种32P后标记薄记层层析法测定DNA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主要包括DNA的消化,标记,层析分离,放射自显影.并用此方法测定了正常小鼠各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

    作者:潘洪志;常东;那立欣;王军;李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共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2002年11月5日我们接到消费者投诉,食用了江苏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奶油棒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并先后住进医院,或到各医院门诊就诊.根据流行病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认该起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碧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面食中铝的测定

    铝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金属元素,人们与铝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做油饼、油条时加明矾,焙制糕点、饼干、面包要用硫酸铝做烘焙粉等等.铝既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不属于对人体有毒害的元素,但当人体摄入过量的铝时,便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不良症状[1].因此,铝的监测也非常必要.

    作者:蒋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二氯二甲吡啶酚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动物性食品中二氯二甲吡啶酚的方法.[方法]在超声振荡下用甲醇提取动物性食品试样中残留的二氯二甲吡啶酚,提取液通过氧化铝柱和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净化,然后经乙酰化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方法在0-2.5μ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2;方法小检测量为8.0×10-3mg/K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大于90.0%,相对标准偏差为4.2%.[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度较高的检测动物性食品中二氯二甲吡啶酚的方法.

    作者:连锦明;黄颖;童庆松;马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氯乳油

    辛硫磷和氯氰菊酯是两种常用的广谱农药,两者复配成一种新型的农药-20%辛氯乳油,其药效较单一成分可提高至10倍,且药效持久.这两种农药的单一分析以及其它硫磷和菊酯类复配农药的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1-2],梁桂荣等[3]用气相色谱分析了辛硫磷和氯氰菊酯,但辛硫磷在高于130℃的温度下即分解,且分析一种样品需要12min以上.

    作者:王锡宁;孙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啤酒铁含量及显色剂分析

    铁是人体组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元素之一,如果缺铁,机体血色素减少,贫血,容易得病.测定食品中铁具有营养意义外,同时,还可以检测操作流程、环境、食品添加剂造成的污染.本文讨论两种显色剂与铁二价离子生成稳定化合物的佳用量,以便能准确快速有效的测定食品中微量铁的含量.

    作者:陈冬梅;姜伟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尿汞

    尿汞的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极谱法等.其中原子荧光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痕量分析技术.目前尿样的前处理多采用常压湿法消解,存在试剂消耗量大,处理时间长,回收率低等缺点.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处理尿样,此法快速、简单、试剂消耗量小、回收率高,尤其适用大规模样品检测.应用本法测定职业人群,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王立;金米聪;颜金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