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渴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二级中医院实施的效果与评价

朱慧宁;王尧

关键词:消渴病,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消渴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二级中医院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收治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二级中医院开展消渴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有利于改善消渴病病人临床诸多症状,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值,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一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应用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连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按照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8周后的用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R达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可有效改善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周琪钰;李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刺、推拿结合功能锻炼在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康复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推拿结合功能锻炼在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的118例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绝对卧床休息、腰椎骨盆牵引及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推拿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皆为24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结合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提高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腰腿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障碍,具有更高的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璐;孙小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TCT与HPV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将TCT与HPV联合检测运用在健康体检宫颈癌筛查过程中,评估和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健康体检者中存在宫颈癌的患者86例,对其均实施TCT检测以及HPV检测,统计并观察单一TCT检测宫颈癌的总检出率、单一HPV检测宫颈癌的总检出率、TCT与HPV联合检测宫颈癌的总检出率.结果:TCT与HPV联合检测宫颈癌的总检出率(100.00%)比单一TCT检测(73.26%)、单一HPV检测(83.72%)更高(P<0.05),单一TCT检测宫颈癌的总检出率与单一HPV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实施TCT与HPV联合检测展示良好应用效果,且TCT与HPV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TCT检测和单一HPV检测,呈现重要推广价值.

    作者:刘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指尖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远程血糖监测,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治疗3d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各临床指标情况(住院时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平准血糖达标天数)、疾病知晓情况及患者治疗态度转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d后,FPG及2hPBG达标率分别为82%、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33%,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低于对照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总天数、住院期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及治疗态度转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自我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具有极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琳;石文焕;陈曼丽;郑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种不同胎姿势用2种不同手法手转胎头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胎姿势用不同的手法手转胎头术纠正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1)胎头枕部与胎背在同一方向时,枕左横、枕左后位分别采取逆时旋转45°、90°,枕右横、枕右后位分别采取顺时针旋转45°、90°,即成枕右前;(2)胎头枕部与胎背在不同方向时,枕左横、枕左后均应先顺时针旋转15°,再分别逆时针旋转60°、105°.枕右横、枕右后应先逆时针旋转15°,再分别顺时针旋转60°、105°,即成枕左前、枕右前.结果:第一种胎姿势与第二种胎姿势各取100例.第一种胎姿势用第一种手法手转胎头术成功率63%.用第二种手法,成功率为28%.第二种胎姿势用第一种手法成功率5%,第二种手法手转胎头术成功率为68%.提高自然分娩率.结论:第二种手转胎头法也均适用于两种胎姿势,更优于胎头枕部与胎背不在同一方向.其目的是让胎头退位,也可纠正胎儿姿势扭曲,再根据胎方位进行旋转,可使头位难产转为阴道顺产.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刘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振动排痰机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8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人工扣背排痰,观察组42例给予振动排痰机排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生素应用时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均低于对照组(P<0.05),排痰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能够有效提升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改善症状体征,减少抗生素应用量,促进血气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付志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方式,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维生素K拮抗剂Ⅱ诱导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

    高危人群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对于肝细胞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研究表明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在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中,其敏感性、特异度明显优于传统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大.手术切除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射频消融术(RFA)术后随访动态监测可以有效预测预后.

    作者:胡迪;武文娟;王凤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室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室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拟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围手术期常规胃肠道外科护理,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性语言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沟通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遵医行为良好率为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治疗环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6%(P<0.05).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中,可纠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患沟通效果及患者遵医行为,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訾爱云;陈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个体化抗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ICU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发生率高.机械通气患者并发VAP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抗生素使用量,加重患者家属经济负担,且对患者的预后影响重大.特别是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病原菌的感染,治疗困难,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已成为影响重症患者预后的大顽疾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患者是一组特殊人群,机体各项机能衰退,故如何个体化的给予抗感染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作者:廖鑫燕;冉宇;边士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消渴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二级中医院实施的效果与评价

    目的:探讨消渴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二级中医院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收治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二级中医院开展消渴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有利于改善消渴病病人临床诸多症状,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值,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一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宁;王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对乳牙牙髓炎患儿应用两种根管冲洗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冲洗方式在接受根管治疗的乳牙牙髓炎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乳牙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冲洗,n=45)与对照组(注射器冲洗,n=45),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d、3d、7d,牙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利用超声根管冲洗可显著改善乳牙牙髓炎患儿根管清理力度,缓解患儿术后牙痛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成药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CPI)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66例CPI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妇可靖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超检查结果及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盆腔积液深度及炎性包块直径均明显缩小,且试验组缩小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试验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1年复发率均明显缩小(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随访期间患者自觉症状、生理、心理功能及日常生活方面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CPI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临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太极云手联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联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0例)、B组(20例)、C组(20例),每组均给予相同的基本支持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太极云手练习,B组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C组采取太极云手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综合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定、Barthel指数(BI)评定以及利用等速测试系统进行肘关节位置觉绝对误差角度的评定.结果:2个月后,各组患者的FMA-UE和BI评分均显著提高,肘关节位置觉绝对误差角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组优于A组、B组(P<0.05).结论:太极云手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有助于本体感觉的恢复及上肢功能的改善.

    作者:付孝翠;顾浩;徐学良;孙丹;张弛;毕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高危风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消化外科2008年6月—2017年10月298例术前或者术中确诊为急性小肠坏死,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死亡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35例(11.7%)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有:年龄>53岁(χ2=10.705,P=0.001)、休克指数>0.8(χ2=6.405,P=0.011)、平均动脉压≤92.7mmHg(χ2=5.275,P=0.022)、白蛋白≤34.9g/L(χ2=4.989,P=0.026)、肌酐>95μmol/L(χ2=8.231,P=0.004)、D-二聚体>851.5mg/L(χ2=3.964,P=0.046)、腹内及肠积气(χ2=6.559,P=0.010)、电解质紊乱(χ2=5.926,P=0.015)、冠心病(χ2=11.157,P=0.001)、心房纤颤(χ2=4.026,P=0.045)、腹水性质异常(χ2=4.404,P=0.036)、肠穿孔(χ2=7.909,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3岁、休克指数>0.8、合并冠心病、腹内及肠积气、肠穿孔为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急性小肠坏死患者,术前发现年龄>53岁、休克指数>0.8、合并冠心病、腹内及肠积气、术中发现有小肠穿孔应高度警惕术后死亡的风险并争取尽早处理.

    作者:吕勇志;李云龙;余彦平;张舜;郭源;张龙;王士祺;吴颖;李纪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躁狂型精神分裂患者行剖宫产术麻醉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躁狂型精神分裂患者在行剖宫产麻醉时的麻醉方法选择,以减少麻醉对产妇及胎儿的不良反应.方法:躁狂型精神分裂患者的剖宫产病例共计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选择全身麻醉,对照组选择七氟醚,依托咪酯联合椎管内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操作过程及术中躁动发生率、患者术毕精神状况、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和术毕精神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应用于有躁狂型精神分裂症的产妇安全有效,优势明显,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徐聪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在多发乳腺小结节治疗中应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56例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每组7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讨组应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手术应用于多发乳腺小结节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较快,瘢痕长度较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孕期营养干预对育龄女性剖宫产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干预对育龄女性剖宫产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586例于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93例.干预组予以孕期营养干预和常规保健,常规组予以常规孕期保健.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晚期体重增长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干预组孕妇妊娠晚期体重增长低于常规组,血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褥期感染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可改善孕妇膳食、营养及体重状态,进而降低孕妇剖宫产率,减少妊娠期和产后并发症,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吴丽;王慧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并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顺利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完成甲状腺切除,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8~190min,平均手术时间114.5min,术中出血量20~60ml.术后未见颈前区炎性包块、发音嘶哑、饮水呛咳、出血、抽搐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口角轻度麻木,未予以特殊处理,随访3周后均完全恢复正常.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5d.手术美容效果良好.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术后美容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作者:刘治昆;李清平;颜建文;周文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研究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与卵子质量、受精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病例,按照取卵日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分成四组:A组未行卵泡冲洗;B组冲洗1~5次;C组冲洗6~10次;D组冲洗11~15次.比较各组MII卵率、受精率以及妊娠率的不同,分析卵泡冲洗次数同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MII卵率、受精率及妊娠率无明显差异,C组和D组各项值均低于A组和B组,其中D组的受精率和妊娠率更低.C组和D组的MII卵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可以预测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和妊娠率,冲洗次数越少,卵子成熟度越好,受精率越高,妊娠结局越好,反之则越低.

    作者:席玉;王环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