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利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耳聋患者负性情绪及听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和听力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听力损失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听力损失值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听力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勇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山西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探讨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身心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山西某高职院校1289名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为观察对象,发放一般情况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进行分析.结果:1289名学生中对亚健康知识特别了解者占3.7%,稍微了解者占90.2%,完全不了解者占6.1%.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身心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28.3%、21.5%、23.7%,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非核心家庭、家庭经济状况差、有睡眠质量问题、缺乏体育锻炼、有网络依赖及学业压力的学生亚健康的检出率较高,是影响亚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对亚健康知识的了解不是很好且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针对发生原因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晓霞;原姣;贺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分析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均先接受急诊治疗,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PICC针对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满意率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结合采用PICC护理模式,为临床理想的护理模式,同时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置管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王建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血清学肝纤维化评分系统对肝硬化并发症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肝硬化并发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肝硬化无并发症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无创血清学肝纤维化评分系统进行检验,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70例患者S指数、FIB-4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APRI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经研究分析,肝硬化并发症可预测的无创血清学模型是S指数、APRI(P<0.05).结论:临床中对肝硬化患者实施血清学肝纤维化评分系统进行检查,可有效地对肝硬化并发症进行预测,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付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动态超声检查在实行镇痛分娩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入院进行镇痛分娩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无痛分娩,观察组镇痛分娩过程中行超声动态监测,记录并统计两组胎方位及胎儿异常情况;记录并统计两组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情况,比较两组分娩效果.结果: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阴道助产、加用宫缩素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超声动态监测用于镇痛分娩产程中效果理想,有助于动态监测胎方位及胎儿异常情况,积极纠正改变胎方位,有助于提高产妇分娩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红;张金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与非融合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术式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术中非融合术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术后伤椎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术后即刻伤椎Cobb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矫正度丢失及术后1年伤椎Cobb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后路内固定术中非融合术式能够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与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术式接近,在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作者:刘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中草药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的临床实验的领域.课程中包含了药物名称,性味归经以及一些辨证论治等难记的知识点,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还需要结合临床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融会贯通,很好地掌握知识.PBL教学主旨在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需要学生有方向地多阅读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新文献来丰富自己的学识.因此在中药学学科中,采用兴趣引导,结合实践和PBL模式,能更好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方晓雪;董盼;陈艾东;张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外科2011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4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对照组采用传统带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AOFAS踝—后足评分、感觉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存活率及外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3/S3+/S4级保护性感觉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可有效恢复足踝关节软组织缺损,术后关节活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恢复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阿勇;庄智勇;蔡金表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产程护理对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及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11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产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结果:观察组经产道分娩成功率(85.96%)高于对照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联合产程护理应用于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可显著提高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时间.
作者:谢楠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钢板内固定+外固定综合治疗,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佳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光辉;邱建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水平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9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观察A组(急性期)59例、观察B组(缓解期)50例,观察比较各组血清Copeptin、D-D、PCT水平.结果:观察A组与观察B组血清Copeptin、D-D、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功能分级间血清Copeptin、D-D、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Ⅲ级者血清Copeptin、D-D、PCT水平高于Ⅰ级及Ⅱ级者,Ⅱ级者高于Ⅰ级,随肺功能分级升高其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越高,其血清PCT、Copeptin、D-D水平越高,对AECOPD患者病情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作者:刘梅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总结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根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术中有无存在根折分为两组,即术中发生根折35例设为实验组,未发生根折65例设为对照组,通过Spearson完成单因素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有无显著差异性,将存在差异性的因素置入多元Logistic完成回归模型分析,由此确立终导致下颌阻生智齿根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BMI>30、牙根弯曲、牙根融合、Pell-Gregory升支Ⅱ类与Ⅲ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元Logistic完成回归模型分析显示,BMI、牙根弯/直、牙根分叉/融合、Pell-Gregory升支类型属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引起根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执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期间应对此类变量因素予以高度重视,预防根折情况的发生.
作者:郑广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对新鲜冰冻血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4—10月我血站全血50袋(400ml/袋),均接受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处理,比较处理前后凝血功能、凝血因子以及制备冷沉淀质量.结果:处理后,APTT长于处理前,FⅨ:C活性、FⅧ含量低于处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经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处理后,其冷沉淀质量等均符合相关标准,利于满足输血安全性的要求.
作者:李炜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给予所有患者人工周期(雌激素序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黄体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卵巢大平面平均直径(MOD)、窦卵泡总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治疗后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LH、FS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MOD、AFC、AMH水平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E2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排卵34例(68.00%),成功妊娠23例(46.00%).结论:给予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人工周期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卵巢排卵功能恢复,降低不孕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锦清;洪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运用多靶点阻力运动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多靶点阻力运动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肩三针手法治疗,共治疗10次.对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疼痛程度前后变化情况和关节运动功能改善程度等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靶点阻力针法较传统肩三针法更能有效地治疗粘连期肩周炎.
作者:毛翔;路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强化期联合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9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按照来院就诊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6例,分别予以常规抗结核口服治疗、强化期联合静脉给药治疗,对比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强化期予以支气管结核患者联合静脉给药治疗,能够促进痰菌阴转,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效果理想,安全可靠,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舒;龚惠莉;朱华萍;马斌;许靖;范艳红;付佑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实施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实施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且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行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患者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既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又可改善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提高麻醉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6)例采用传统术式,观察组(n=40)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输注红细胞悬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均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刘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有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妇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方法:从我院产科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有出血高危因素(包括双胎妊娠、宫缩乏力、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巨大儿)的剖宫产孕妇中选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欣母沛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计算两组术后2h、术后24h的出血量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观察两组的副作用.结果:(1)两组产妇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用于有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剖宫产术中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且副作用较少,治疗效果好,应用价值高.
作者:邵丽红;赖巧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高频超声表现与X线平片的表现特点、优缺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整理180例(320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和超声表现,并对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在显示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方面优于超声,超声在显示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腘窝囊肿方面优于X线.结论:X线平片和超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各有优势,联合两种检查方法,可更加全面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变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提供准确全面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敏;李敬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