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孙晓霞;原姣;贺燕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亚健康,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了解山西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探讨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身心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山西某高职院校1289名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为观察对象,发放一般情况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进行分析.结果:1289名学生中对亚健康知识特别了解者占3.7%,稍微了解者占90.2%,完全不了解者占6.1%.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身心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28.3%、21.5%、23.7%,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非核心家庭、家庭经济状况差、有睡眠质量问题、缺乏体育锻炼、有网络依赖及学业压力的学生亚健康的检出率较高,是影响亚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对亚健康知识的了解不是很好且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针对发生原因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人文关怀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精神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干预是目前对抑郁患者的一种有效、科学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许姝暄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HICH患者148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4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4例)患者进行多学科协作FTS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患者生活质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ADL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分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活动、自理、情绪)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分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18.92%,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FTS护理干预HICH手术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ADL和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的立法特色

    本文介绍了青岛市政府修订《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的背景、依据及立法特色,此《规定》对发挥政府职能、树立政府形象、加快社会化急救医疗事业、规范社会化急救医疗秩序、保障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玲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根折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总结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根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术中有无存在根折分为两组,即术中发生根折35例设为实验组,未发生根折65例设为对照组,通过Spearson完成单因素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有无显著差异性,将存在差异性的因素置入多元Logistic完成回归模型分析,由此确立终导致下颌阻生智齿根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BMI>30、牙根弯曲、牙根融合、Pell-Gregory升支Ⅱ类与Ⅲ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元Logistic完成回归模型分析显示,BMI、牙根弯/直、牙根分叉/融合、Pell-Gregory升支类型属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引起根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执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期间应对此类变量因素予以高度重视,预防根折情况的发生.

    作者:郑广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结直肠癌术后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之后行术后辅助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根治手术及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根治手术以及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之后应用DC-CIK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功能性量表中社会家庭生活、日常活动以及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措施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活动能力、日常活动、社会家庭生活以及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开展术后辅助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能够提高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君;张成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学模拟课程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的作用探讨

    临床教学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环境的改变,传统的临床教学遇到一些困境,现有的临床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扩招之后的教学需求,医学模拟课程提供了安全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此环境中可以反复练习,使得岗位胜任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陆洋;顾术东;刘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超声动态检查在实行阵痛分娩产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动态超声检查在实行镇痛分娩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入院进行镇痛分娩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无痛分娩,观察组镇痛分娩过程中行超声动态监测,记录并统计两组胎方位及胎儿异常情况;记录并统计两组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情况,比较两组分娩效果.结果: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阴道助产、加用宫缩素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超声动态监测用于镇痛分娩产程中效果理想,有助于动态监测胎方位及胎儿异常情况,积极纠正改变胎方位,有助于提高产妇分娩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红;张金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多靶点阻力运动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多靶点阻力运动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多靶点阻力运动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肩三针手法治疗,共治疗10次.对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疼痛程度前后变化情况和关节运动功能改善程度等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靶点阻力针法较传统肩三针法更能有效地治疗粘连期肩周炎.

    作者:毛翔;路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山西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山西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探讨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身心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山西某高职院校1289名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为观察对象,发放一般情况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进行分析.结果:1289名学生中对亚健康知识特别了解者占3.7%,稍微了解者占90.2%,完全不了解者占6.1%.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身心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28.3%、21.5%、23.7%,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非核心家庭、家庭经济状况差、有睡眠质量问题、缺乏体育锻炼、有网络依赖及学业压力的学生亚健康的检出率较高,是影响亚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对亚健康知识的了解不是很好且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针对发生原因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晓霞;原姣;贺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钢板内固定+外固定综合治疗,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佳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光辉;邱建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药学教学模式改革心得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中草药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的临床实验的领域.课程中包含了药物名称,性味归经以及一些辨证论治等难记的知识点,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还需要结合临床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融会贯通,很好地掌握知识.PBL教学主旨在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需要学生有方向地多阅读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新文献来丰富自己的学识.因此在中药学学科中,采用兴趣引导,结合实践和PBL模式,能更好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方晓雪;董盼;陈艾东;张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叙事教育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以叙事教育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同理心水平,为老年护理事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方法:将本科护生8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4个班和对照组4个班,实验组给予叙事教育教学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护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和同理心得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同理心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叙事教育提高了护生学习《老年护理学》的积极性和对老年人的同理心水平,增强了护生从事老年护理事业的意愿.

    作者:蒋燕;吴亦男;闫浚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药组100例和联合组100例.单药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联合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LVEF、LVEDV、LVESV等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显效52例,有效4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单药组患者显效42例,有效34例,无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优于美托洛尔单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旺强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氯替泼诺治疗中重度干眼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氯替泼诺治疗中重度干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中重度干眼病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氯替泼诺滴眼液,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干眼症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较对照组(82.9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干眼症症状评分、FL评分及BUT均改善,且观察组干眼症症状评分及FL评分较对照组低,BUT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替泼诺可有效提升中重度干眼病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泪膜,加快角膜损伤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PNF技术结合肌力训练治疗偏瘫患者足下垂

    目的:观察PNF技术结合肌力训练治疗偏瘫患者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PNF技术结合肌力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功能量表和综合痉挛量表(CSS)得分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Berg平衡功能量表和综合痉挛量表(CSS)得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增加,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技术结合肌力训练治疗偏瘫患者足下垂,效果显著.

    作者:廖长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与非融合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与非融合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术式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术中非融合术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术后伤椎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术后即刻伤椎Cobb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矫正度丢失及术后1年伤椎Cobb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后路内固定术中非融合术式能够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与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术式接近,在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作者:刘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青春期发育异常

    目的:总结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青春期发育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3月于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的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8例,总结其身高、体重、青春期发育(性征、第二性征)等临床特征,分析各项激素水平与青春期发育的相关性.结果:大多数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均有身高矮小与骨龄延迟.所有女性患者可见乳腺不同程度的发育,仅1例有外阴发育与第二性征出现;男性患者中,有3例可见睾丸长大,仅1例可见第二性征发育.所有甲减患者的GH分泌基础值降低,低血糖兴奋后GH与ACTH、皮质醇分泌不足;甲减患者的LH基础值低,有3例患者GnRH兴奋试验峰值升高不明显.结论: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乳腺发育、多囊卵巢,睾丸长大表现,但不能认为这些表现是青春期发育的标志;甲减患者的青春期发育是延迟的.

    作者:程莉惠;陈利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药物选择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目前已有大量针对此病的研究数据.西医方面已成型多版指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中医方面的研究常呈现百家争鸣局面,各类研究数不胜数.但不可否认中医药对此病的确切疗效.为方便临床医生对各类型中药的选择,从常用注射药剂、有效中药方剂及口服中成药物选择数种,总结近两年此类新研究,作一综述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黄琛凯;陈卫银;陈湘东;王洪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脑血栓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1)与对照组(n=51),前者联用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后者单用阿司匹林,同时两组均接受脑血栓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IMT、斑块面积值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能够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家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牛磺酸、镁离子及其联合用药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牛磺酸、镁离子及其联合用药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两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LPS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接受牛磺酸(Tau)、镁离子(Mg)和两者联合用药治疗[实验分组如下:(1)sham组;(2)LPS组;(3)LPS+Tau组;(4)LPS+Mg组;(5)LPS+Tau+Mg组];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并计算肝系数.结果:LPS引起小鼠血清中AST、ALT含量上升,同时肝细胞结构破坏,肝系数增加肝功能受损;牛磺酸、镁离子和联合用药可改善肝功能和肝组织结构,联合用药效果更佳.LPS引起血清中SOD活力下降、GSH含量下降、MDA含量上升,氧化应激指标增加;牛磺酸、镁离子和联合用药明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给药;LPS引起肝组织炎性因子IL-1β表达增加,牛磺酸、镁离子和联合用药明显降低IL-1β,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结论:牛磺酸、镁离子和联合用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治疗LPS引起的肝损伤,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给药.

    作者:许明贤;张洁容;董伟;任卉芳;唐瑞娣;刘桂活;钟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