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NF技术结合肌力训练治疗偏瘫患者足下垂

廖长艳

关键词:PNF技术, 肌力训练, 偏瘫足下垂
摘要:目的:观察PNF技术结合肌力训练治疗偏瘫患者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PNF技术结合肌力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功能量表和综合痉挛量表(CSS)得分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Berg平衡功能量表和综合痉挛量表(CSS)得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增加,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技术结合肌力训练治疗偏瘫患者足下垂,效果显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钢板内固定+外固定综合治疗,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佳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光辉;邱建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疼痛及病椎功能障碍情况、病椎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椎体中线高度较对照组高,Cobb角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6%)较对照组(17.0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有助于降低患者疼痛,促进病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昌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妇6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观察组行无痛分娩,观察比较两组分娩疼痛情况、分娩前、后心理状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分娩前SDS、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对照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45%(P<0.05);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3%(P<0.05).结论:无痛分娩可以有效减轻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的疼痛,预防产后抑郁等后遗症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刘海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6)例采用传统术式,观察组(n=40)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输注红细胞悬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均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刘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的立法特色

    本文介绍了青岛市政府修订《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的背景、依据及立法特色,此《规定》对发挥政府职能、树立政府形象、加快社会化急救医疗事业、规范社会化急救医疗秩序、保障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玲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对患者认知功能和Ramesay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对患者认知功能和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78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术前两组均行相同麻醉诱导,手术时对照组静脉等速滴注生理盐水,观察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以0.5μg/(kg·h)剂量维持至手术结束,采用MMSE量表和Ramesay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镇静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Rame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观察组2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采用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提高镇静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瑞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并评估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选取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比,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6例,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结论:保证方案安全的基础上,为了尽快缓解关节疼痛、体温异常、肌无力等症状,增进总体疗效,帮助预后的改善,建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

    作者:文锐;李芊;覃娇;李佳丽;李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山西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山西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探讨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身心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山西某高职院校1289名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为观察对象,发放一般情况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进行分析.结果:1289名学生中对亚健康知识特别了解者占3.7%,稍微了解者占90.2%,完全不了解者占6.1%.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身心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28.3%、21.5%、23.7%,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非核心家庭、家庭经济状况差、有睡眠质量问题、缺乏体育锻炼、有网络依赖及学业压力的学生亚健康的检出率较高,是影响亚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对亚健康知识的了解不是很好且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针对发生原因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晓霞;原姣;贺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自我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并结合自我管理的概念,对国内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四个方面的自我管理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做了综述,并对目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学者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多数侧重于医疗支持方面,而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社会支持方面的研究尚少,建议开发一套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旨在为临床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提供更多依据及有效方案,从而减缓妊娠期糖尿病向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利华;周秀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强化期联合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强化期联合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9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按照来院就诊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6例,分别予以常规抗结核口服治疗、强化期联合静脉给药治疗,对比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强化期予以支气管结核患者联合静脉给药治疗,能够促进痰菌阴转,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效果理想,安全可靠,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舒;龚惠莉;朱华萍;马斌;许靖;范艳红;付佑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多学科团队应用根因分析法预防碘对比 剂外渗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碘对比剂外渗的管理规范.方法:成立多学科团队,应用根因分析法(RCA)确定我院2016年上报的8例碘对比剂外渗的根本原因,并发展改善行动.结果:实施整改方案后,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培训合格率达到98.85%,技能培训合格率达到了97.6%,碘对比剂外渗率由3.89/万(8/20571)减少到0.80/万(1/12458).结论:多学科团队应用根因分析法,能有效预防碘对比剂外渗,保障患者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朱丽群;周筱琴;朱霆;刘文;刘心慧;段鲁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肠梗阻术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肠梗阻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儿122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75%)明显低于对照组(31.15%),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肠梗阻术后,可减轻患儿焦虑等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从而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郭亚利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与非融合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与非融合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术式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术中非融合术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术后伤椎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术后即刻伤椎Cobb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矫正度丢失及术后1年伤椎Cobb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后路内固定术中非融合术式能够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与经后路内固定术中融合术式接近,在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作者:刘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止血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止血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肾肿瘤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应用双极电凝配合剪刀切除肾脏肿瘤,止血纱布块填压、生物蛋白胶喷洒及肾实质创面缝合的方法进行止血.观察患者的肾蒂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肾蒂阻断时间10~30min,中位数18min;手术时间100~200min,中位数130min;术中出血量110~242ml,中位数150ml;术后住院时间7~14d,中位数9d;2例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腹膜后血肿,输血800ml,其中1例介入栓塞止血成功,另1例改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配合补充凝血因子后止血.经过12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病例.25例患者术后1个月肾功能均正常,无尿漏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在进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时,术中应用肾实质创面缝合等多种方法止血,效果可靠,术后活动性出血可配合介入栓塞,特殊病例可考虑补充凝血因子治疗.

    作者:林乐;魏永宝;高祥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实施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实施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且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行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患者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既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又可改善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提高麻醉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脑血栓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1)与对照组(n=51),前者联用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后者单用阿司匹林,同时两组均接受脑血栓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IMT、斑块面积值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能够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家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叙事教育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以叙事教育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同理心水平,为老年护理事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方法:将本科护生8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4个班和对照组4个班,实验组给予叙事教育教学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护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和同理心得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同理心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叙事教育提高了护生学习《老年护理学》的积极性和对老年人的同理心水平,增强了护生从事老年护理事业的意愿.

    作者:蒋燕;吴亦男;闫浚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将腹腔镜手术和GnRH-a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中,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在腹腔镜手术后给予GnRH-a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E2、FSH、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手术和GnRH-a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人工周期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给予所有患者人工周期(雌激素序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黄体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卵巢大平面平均直径(MOD)、窦卵泡总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治疗后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LH、FS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MOD、AFC、AMH水平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E2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排卵34例(68.00%),成功妊娠23例(46.00%).结论:给予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人工周期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卵巢排卵功能恢复,降低不孕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锦清;洪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青春期发育异常

    目的:总结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青春期发育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3月于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的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8例,总结其身高、体重、青春期发育(性征、第二性征)等临床特征,分析各项激素水平与青春期发育的相关性.结果:大多数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均有身高矮小与骨龄延迟.所有女性患者可见乳腺不同程度的发育,仅1例有外阴发育与第二性征出现;男性患者中,有3例可见睾丸长大,仅1例可见第二性征发育.所有甲减患者的GH分泌基础值降低,低血糖兴奋后GH与ACTH、皮质醇分泌不足;甲减患者的LH基础值低,有3例患者GnRH兴奋试验峰值升高不明显.结论: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乳腺发育、多囊卵巢,睾丸长大表现,但不能认为这些表现是青春期发育的标志;甲减患者的青春期发育是延迟的.

    作者:程莉惠;陈利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