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文锐;李芊;覃娇;李佳丽;李海英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磷酰胺, 泼尼松
摘要: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并评估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选取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比,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6例,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结论:保证方案安全的基础上,为了尽快缓解关节疼痛、体温异常、肌无力等症状,增进总体疗效,帮助预后的改善,建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喹硫平联合氯氮平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氯氮平在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和某院接受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使用氯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n=30)使用喹硫平联合氯氮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焦虑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Y-BOCS评分和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氯氮平可有效提高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程度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唯方;陈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创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检验仪器及方法学的进步,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实验条件对于实验实施的限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开展,提高了教学水平.

    作者:秦辛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地塞米松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在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PPH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术后均常规采用静脉抗炎治疗3d,术后常规采用高锰酸钾温水坐浴,口服润肠、软便药物促进排便;术后从第1天起,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对照组采用10mg七叶皂苷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结果:观察组术后水肿和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起效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控制混合痔术后水肿和疼痛的效果较好,起效快,能加速患者的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世镇;王炜;黄世锋;陈德伦;诸葛冬桂;汪志华;王健诚;胡武杰;蒋举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牛磺酸、镁离子及其联合用药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牛磺酸、镁离子及其联合用药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两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LPS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接受牛磺酸(Tau)、镁离子(Mg)和两者联合用药治疗[实验分组如下:(1)sham组;(2)LPS组;(3)LPS+Tau组;(4)LPS+Mg组;(5)LPS+Tau+Mg组];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并计算肝系数.结果:LPS引起小鼠血清中AST、ALT含量上升,同时肝细胞结构破坏,肝系数增加肝功能受损;牛磺酸、镁离子和联合用药可改善肝功能和肝组织结构,联合用药效果更佳.LPS引起血清中SOD活力下降、GSH含量下降、MDA含量上升,氧化应激指标增加;牛磺酸、镁离子和联合用药明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给药;LPS引起肝组织炎性因子IL-1β表达增加,牛磺酸、镁离子和联合用药明显降低IL-1β,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结论:牛磺酸、镁离子和联合用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治疗LPS引起的肝损伤,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给药.

    作者:许明贤;张洁容;董伟;任卉芳;唐瑞娣;刘桂活;钟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实施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实施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且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行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患者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既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又可改善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提高麻醉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外科2011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4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对照组采用传统带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AOFAS踝—后足评分、感觉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存活率及外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3/S3+/S4级保护性感觉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可有效恢复足踝关节软组织缺损,术后关节活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恢复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阿勇;庄智勇;蔡金表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矫形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矫形术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接诊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87例,随机划分为干预组(45例)与常规组(42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矫形术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

    作者:文海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许昌市初级养老护理员离职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许昌市初级养老护理员离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许昌市参加2016年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学员中的119名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许昌市初级养老护理员离职率为17.6%,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家庭支持、婚姻状况均对初级养老护理员的离职有明显影响.结论:许昌市初级养老护理员离职率较高,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家庭支持,稳定养老护理员队伍.

    作者:王晓冰;朱伟;刘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正畸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是正畸和口腔颌面外科常见问题,常需通过治疗,减少其对口腔功能及面部外观的影响.埋伏阻生尖牙常毗邻重要解剖结构或与邻牙牙根关系密切,是正畸牵引治疗的难点,外科拔除风险也较高.本文对常用正畸和外科临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宁;都佳寅;张卫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疼痛及病椎功能障碍情况、病椎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椎体中线高度较对照组高,Cobb角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6%)较对照组(17.0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有助于降低患者疼痛,促进病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昌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脑血栓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1)与对照组(n=51),前者联用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后者单用阿司匹林,同时两组均接受脑血栓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IMT、斑块面积值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能够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家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救治的56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颞部穿刺血肿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应用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肿残存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降低了血肿体积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血肿清除率,值得应用.

    作者:石彦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两种减压方法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两种减压方法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88例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胃管减压治疗、肠梗阻减压治疗,观察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效果、腹胀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液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效果、腹胀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液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减压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牛增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肠梗阻术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肠梗阻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儿122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75%)明显低于对照组(31.15%),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肠梗阻术后,可减轻患儿焦虑等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从而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郭亚利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应用ITAQ量表和MOA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及攻击行为倾向,并比较攻击行为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ITAQ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MO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ITAQ评分、MO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发现,观察组攻击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认知,提升治疗依从性和幸福感,从而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其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马泽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预防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R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相关指标、VAP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相关指标、VAP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RICU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稳定血气分析相关指标,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对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陆雪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0~24h)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0~24h)康复护理应用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在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出136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组,对照组患者于发病后2周开始接受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于生命体征稳定后的0~24h内接受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指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后遗症发生率(7.04%)低于对照组(20.00%),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的康复护理应用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霞;薛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6)例采用传统术式,观察组(n=40)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输注红细胞悬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均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刘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叙事教育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以叙事教育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同理心水平,为老年护理事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方法:将本科护生8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4个班和对照组4个班,实验组给予叙事教育教学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护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和同理心得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同理心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叙事教育提高了护生学习《老年护理学》的积极性和对老年人的同理心水平,增强了护生从事老年护理事业的意愿.

    作者:蒋燕;吴亦男;闫浚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清Copeptin、D-D、PCT水平联合检测在AECOPD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水平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9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观察A组(急性期)59例、观察B组(缓解期)50例,观察比较各组血清Copeptin、D-D、PCT水平.结果:观察A组与观察B组血清Copeptin、D-D、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功能分级间血清Copeptin、D-D、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Ⅲ级者血清Copeptin、D-D、PCT水平高于Ⅰ级及Ⅱ级者,Ⅱ级者高于Ⅰ级,随肺功能分级升高其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越高,其血清PCT、Copeptin、D-D水平越高,对AECOPD患者病情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作者:刘梅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