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平均红细胞体积检测诊断孕妇地中海贫血的价值观察

陈康银;汤一榕;蒋煌丹;唐宝佳;陈琦

关键词:孕妇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电泳, 平均红细胞体积,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amoglobin,Hb)电泳联合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检测在孕妇地中海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孕期检查的2800例孕妇病例资料,629例孕妇经Hb电泳及MCV检测为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并对其中90例已确诊的表型阳性患者实施地中海基因测定.结果:在90例表型阳性孕妇中,经基因检测共确诊地中海贫血者51例,占56.67%,非地中海贫血39例,占43.33%;MCV与Hb电泳单项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4.31%、72.55%,特异度分别为41.03%、61.54%,平行联合检测时灵敏度为98.04%,系列联合检测时特异度为94.87%,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电泳联合MCV检测在孕妇地中海贫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平行联合检测灵敏度较高,系列联合检测特异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检测效能.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预防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6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行改良剖宫产手术治疗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治疗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延裂、娩头困难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异位症、P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起到有效预防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宫颈癌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宫颈癌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宫颈癌术后深静脉血栓中效果显著,可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同时可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行喉罩全麻,观察组行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前(T0)、喉罩置入时(T1)、切皮时(T2)、剥离骨膜时(T3)、切口缝合时(T4)、取出喉罩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对比术后3h、6h、12h、24h两组疼痛程度,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对比术前、苏醒后15min、45min两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T3、T4、T5时HR、MAP水平较对照组低,HR、MAP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术后3h、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后15min、45min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麻醉起效快,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远铭;廖建祥;黄天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取3.0T MRI与SPECT-CT诊断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3.0T MRI与SPECT-CT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3.0T MRI与SPECT-CT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经SPECT-CT诊断显示责任椎体节段有49个,敏感度为90.74%,特异性为9.26%;经MRI诊断显示责任椎体节段有45个,敏感度为83.33%,特异性为16.67%,SPECT-CT诊断敏感度相比MRI稍高,但两者差异不明显,具有较高一致性(P>0.05).结论:3.0T MRI与SPECT-CT均为诊断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SPECT-CT诊断敏感度相对较高,临床在进行检查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诊断方式.

    作者:曾建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内蒙古地区医院医学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医院医学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内蒙古地区选取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各级医院,并对304名医学科技工作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民族医学科技工作者SCL-90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医院地区、医院级别等几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蒙古地区医院医学科技工作者SCL-90各因子得分除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作者:王园;张亚军;李保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加强低体温护理.将两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鼻咽温度、手术相关情况、寒战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结束后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室护理中加强低体温护理可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

    作者:冯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畸形伴下颌偏斜效果及稳定性观察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伴下颌偏斜的效果及稳定性.方法:对我院口腔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骨性Ⅲ类错颌伴下颌偏斜的28例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使上下颌颌骨处于设计好的咬合状态,牙齿咬合于理想的位置.结果:28例患者术前平均正畸时间(8.7±2.8)个月,术后正畸平均时间为(13.2±3.6)个月.治疗结束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21例患者对面貌非常满意,7例满意,满意率100%.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颌骨移位和复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无1例发生牙根损伤、骨粘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畸治疗是提高正颌外科治疗效果的必要保证,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伴下颌偏斜可达到良好的疗效和稳定性.

    作者:罗彩云;郑杰;蔡艺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深入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MIPPSO)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8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B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在围术期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结果:B组患者在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能够更为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同时其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得宝;王光辉;王磊;杨伟宇;张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产妇中选取11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产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7例),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7例),比较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此外观察组产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雅萍;石吉平;谢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实施同理心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实施同理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同理心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断指成活情况、再植指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29.84%)显著低于对照组(46.15%),断指成活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91%)(P<0.05).研究组再植指功能恢复优良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86.36%)(P<0.05).结论:同理心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实施可显著提高断指成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显著改善心理状态,患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小华;陈巧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成分MRI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成分MRI多种参数特征,为影像手段预测急性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入组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MRI扫描,多序列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情况下颈动脉斑块各特征对急性脑卒中的影响强弱.结果:颈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分别占病例组的24.3%、38.8%及36.9%;脂质坏死核心、纤维帽缺损及炎症在三组中的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斑块炎症在颈动脉轻度狭窄情况下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关联性强(OR=15.784),而斑块脂质坏死核心及斑块纤维帽缺损在颈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情况下与急性脑卒中发生明显关联(中度狭窄组:斑块脂质坏死核心OR=7.875,纤维帽缺损OR=20.443;重度狭窄组:斑块脂质坏死核心OR=12.332,纤维帽缺损OR=27.684).结论: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引起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斑块成分特征影响强弱不一致,这些MRI特征指标能够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并及时干预.

    作者:封海慧;范志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替格瑞洛与波立维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波立维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PCI术治疗的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波立维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术后4周血流变指标、血小板活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变、血小板活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血流变与血小板活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波立维相比,替格瑞洛治疗PCI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血流变与血小板活化指标,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其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Solitaire-AB型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于颅内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使用Solitaire-AB型支架进行基底动脉取栓术治疗的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比较术内即时取栓疗效及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闭塞血管成功获得再通有19例,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13例患者在术后24 h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1周后下床活动,在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症状基本消退;1例患者术后24h神经系统功能未见明显恢复,经随访6个月可生活自理;2例患者治疗效果欠佳,随访6个月仍然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血管未开通患者于术后第3天因脑疝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16例患者的MRS评分为1~2分,即达到术后再通良好的效果.结论:Solitaire-AB型支架在颅内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显著改善基底动脉闭塞的预后.

    作者:李文波;娄季宇;魏立平;张耀慧;庞红立;李元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磁共振弥散张量及纤维束成像在脑梗死预后评估价值

    目的:观察磁共振弥散张量及纤维束成像(DTT)在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将20例病灶和皮质脊髓束(CST)相近者归为A组,将20例CST部分穿过病灶者归为B组,将20例CST全部穿过病灶者归为C组,各组均采取DTT检查,统计各组急性期、慢性早期、慢性期NIHSS评分;比较入院时、2个月后各组ADL评分.结果:A组各时期NIHSS评分低,C组各时期NIHSS评分高,B组各时期NIHSS评分居中;入院时、2个月后A组ADL评分高,C组ADL评分低,B组ADL评分居中,NIHSS评分变化与ADL变化成反比(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及纤维束成像能够评估病灶位置,为医生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提供借鉴,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ADL水平.

    作者:付海洪;付水平;朱昌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HIE患儿5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于我院产科住院体检的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新生儿均进行红细胞、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观察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有核红细胞计数(NRBC#)、未成熟网织红细胞(IRF)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小板与红细胞参数可作为HIE诊断中较为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为疾病的救治及脑损伤程度评估提供指导.

    作者:张献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无痛分娩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法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试产的产妇7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未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予以无痛分娩法镇痛,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法镇痛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钱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模式及其在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纳入慢性病管理且签约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成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试验组),选择未签约的高血压患者120例,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用药指导.随访12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行为形成率、规范用药率、1个月内血压控制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入组1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入组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随访期间血压波动较小更为平稳(P<0.05);12个月后,试验组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形成率、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率和1个月内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达标率,降低相应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莫雪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抗心脏 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靶剂量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靶剂量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心衰控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衰控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靶剂量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加速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椎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脊柱手术患者的诊疗及护理情况.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脑脊液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颅内压反应、伤口延迟愈合和伤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脑脊液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脊椎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雪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南平市2012―2017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2―2017年南平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盐监测方案》《重点人群碘营养及相关健康状况监测试点方案》《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开展生活饮用水碘含量、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食用盐碘含量、8~10岁儿童及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孕妇尿碘监测.结果:南平市生活饮用水碘中位数<10μg/L;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中位数5.7~6.9g/(人·d);2012―2017年食用盐的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盐碘中位数22.63~28.90mg/kg;8~10岁儿童甲肿率介于1.3%~2.9%之间;孕妇尿碘中位数133.2~171.5μg/L.结论:南平市是典型的碘缺乏病病区,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得到落实,碘盐质量稳定,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略高;碘缺乏病病情稳定;8~10岁儿童碘营养略充足;孕妇碘营养略有不足,需要长期开展碘缺乏病监测,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依据.

    作者:黄家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