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帆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检测血清补体C1 q的临床意义,不同Hcy浓度分组血清补体C1 q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196例,分为H型高血压组(117例)和非H型高血压组(79例),分别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补体C1q水平;依据Hcy值的差异将H型高血压患者组又分为A、B、C 3组,A组:10μmol/L≤Hcy<15μmol/L,B组:15μmol/L≤Hcy<20μmol/L,C组:Hcy≥20μmol/L,比较不同分组血清补体C1q水平.结果:非H型高血压组补体C1q值水平明显高于H型高血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6,P<0.05).H型高血压进一步分组,不同Hcy分组的补体C1q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21,P<0.05);对3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A组血清C1q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4>0.05);A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C组,B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补体C1 q浓度,可作为判断H型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评价H型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伟;李琳;王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及对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的护理模式中,责任制助产护理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晨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应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0).两组患者均给予TCRA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3mg戊酸雌二醇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10mg戊酸雌二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改善情况、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5.00%,宫腔形态恢复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0.00%、65.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应用TCRA术联合大剂量雌激素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月经及宫腔形态,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与推荐价值极高.
作者:杨晓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脏器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7月―2018年1月应用损伤控制性骨科技术救治的71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脏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结果:71例患者中成功救治62例,死亡9例,存活率87.32%.62例成功救治者中7例未随访,64例随访者平均随访时间27.7个月.采用Matta标准进行骨盆复位疗效评价优良率为83.10%.结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脏器创伤的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能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张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与性别、年龄及感染模式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乙肝病毒感染者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拷贝数,分别采用ELISA法、循环酶法、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清乙肝标记物、TBA和ALT的水平.结果:性别与感染模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血清ALT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女性感染者更易转化为小三阳且血清具有相对较低的ALT水平;年龄与血清HBV-DNA水平呈负相关,但不具有显著相关性;感染模式与血清HBV-DNA、ALT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大三阳感染者血清具有相对较高的HBV-DNA、ALT水平,小三阳次之,1、5阳低,但小三阳感染者中也有一定数量血清HBV-DNA、ALT水平较高者;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血清TBA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ALT水平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感染者血清TBA水平除与血清HBV-DNA水平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外,不受性别、年龄及感染模式影响.结论:感染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感染者的HBV复制情况和肝脏受损情况,控制HBV复制可能在治疗转氨酶升高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在诊断时仍需结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判.
作者:陈晓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左、右下肢患者分别为27例和16例,双下肢患者为15例,共73条肢体.结果:58例患者73条患肢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顺行激光治疗49条,逆行8条,顺逆结合16条.单个患肢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手术时间(69.32±17.47)min.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静脉曲张症状均消失,下肢酸胀肿痛感消失或缓解,足靴区溃疡均愈合,色素沉着、湿疹等症状均减轻,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手术耗时短、切口少、恢复快,兼具微创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海周;陈骁;张小燕;沈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认知与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结合社会环境及心理现实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适合人体健康或疾病治疗的医学体系.笔者从医学的整合与分科;中医辨治与症状的药疗;中医辨治与辅助检查;中医辨证与身心调节四方面阐述中医辨治的整体观与整合医学的内涵相吻合,且弥补其不足,由此提出中国特色整合医学的概念.
作者:陈新海;李世梅;徐丽娟;龙铟;李峰;刘文聘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硫化氢(H2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EMs临床分期和复发的关系.方法:以经手术确诊的120例EM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留取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VEGF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H2 S水平.结果:患者手术后VEGF、H2 S水平均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手术后3个月VEGF、H2 S水平均低于手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MsⅢ、Ⅳ期患者手术前VEGF、H2 S水平均高于EMs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MsⅣ期患者手术前VEGF、H2S水平均高于EMs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复发患者VEGF、H2S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Ms患者手术后血浆VEGF、H2 S水平显著下降,重度EMs患者较轻度EMs患者VEGF、H2 S水平高,复发患者VEGF、H2 S水平明显升高.VEGF、H2 S可用于评价EMs的治疗效果,可作为监测复发的指标.
作者:顾乔;史丽娟;李道云;徐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5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及术后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通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满意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0.00%,患者总满意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极高,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满意率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范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使得老年人的肠胃消化功能减弱,胃黏膜无法对溃疡进行有效的抵抗,这种病的常见症状是恶心、反酸以及嗳气等.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能存在于人类胃部的厌氧型细菌,当其发生感染后将会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更严重的还会导致胃癌.为了避免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对人体带来的伤害,治疗该病的药物有多种,例如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维B6.本文将对甲硝唑维B6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逯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血清尿酸、胆红素与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测定患者入、出院时的血清尿酸(血清UA)、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通过NIHSS评分的降低幅度对出院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根据不同疗效分为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入院时各项生化指标均高于正常水平,经过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中显效组低、其次为有效组,而无效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胆红素与脑梗死患者预后呈负相关:血清尿酸、胆红素水平越低,预后越好,反之预后越差.
作者:许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波立维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PCI术治疗的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波立维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术后4周血流变指标、血小板活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变、血小板活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血流变与血小板活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波立维相比,替格瑞洛治疗PCI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血流变与血小板活化指标,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其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超声碎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98例,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经皮肾镜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025,P=0.027);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31,P=0.032).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在治疗肾结石时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痛苦小,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军舰;鲍业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2012―2017年南平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盐监测方案》《重点人群碘营养及相关健康状况监测试点方案》《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开展生活饮用水碘含量、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食用盐碘含量、8~10岁儿童及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孕妇尿碘监测.结果:南平市生活饮用水碘中位数<10μg/L;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中位数5.7~6.9g/(人·d);2012―2017年食用盐的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盐碘中位数22.63~28.90mg/kg;8~10岁儿童甲肿率介于1.3%~2.9%之间;孕妇尿碘中位数133.2~171.5μg/L.结论:南平市是典型的碘缺乏病病区,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得到落实,碘盐质量稳定,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略高;碘缺乏病病情稳定;8~10岁儿童碘营养略充足;孕妇碘营养略有不足,需要长期开展碘缺乏病监测,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依据.
作者:黄家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宫颈癌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宫颈癌术后深静脉血栓中效果显著,可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同时可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紫癜、关节痛和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
作者:李婷婷;李剑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对轮状病毒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在临床诊断中极具价值和意义.目前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形态学检查、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本文就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许春;谬如君;赖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风后卧床便秘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中风卧床后便秘患者中抽取82例作为观察对象,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将其平均分组,其中接受传统药物方案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接受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的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便秘改善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首次排便、排便间隔以及每次排便三方面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后卧床便秘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在减轻患者便秘痛苦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珍;吴峰宇;李丽权;周彩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但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即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极为罕见,其异位妊娠大多数发生于输卵管,尤其是输卵管壶腹部[1]. 我院近年来发现1例,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施冬青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