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治与整合医学初探

陈新海;李世梅;徐丽娟;龙铟;李峰;刘文聘

关键词:整合医学, 中医辨治, 身心并治
摘要: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认知与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结合社会环境及心理现实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适合人体健康或疾病治疗的医学体系.笔者从医学的整合与分科;中医辨治与症状的药疗;中医辨治与辅助检查;中医辨证与身心调节四方面阐述中医辨治的整体观与整合医学的内涵相吻合,且弥补其不足,由此提出中国特色整合医学的概念.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清洁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囊泡肉芽出现时间、囊泡肉芽持续时间、夹淤持续时间、夹湿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大学生HIV感染者心理痛苦的研究及护理策略

    目的:深入了解大学生HIV感染者相关心理痛苦的真实体验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和半结构式访谈对18例大学生HIV感染者进行深入研究,运用SPSS21.0软件、现象学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在18例大学生HIV感染者中,显著心理痛苦的发生率为83.33%;引起大学生HIV感染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疾病的预后、自责、感知歧视、恋爱及婚姻受限.结论:大学生HIV感染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痛苦问题;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大学生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园园;陆春燕;石素洁;苏丽西;刘桂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甲硝唑维B6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使得老年人的肠胃消化功能减弱,胃黏膜无法对溃疡进行有效的抵抗,这种病的常见症状是恶心、反酸以及嗳气等.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能存在于人类胃部的厌氧型细菌,当其发生感染后将会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更严重的还会导致胃癌.为了避免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对人体带来的伤害,治疗该病的药物有多种,例如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维B6.本文将对甲硝唑维B6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逯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南平市2012―2017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2―2017年南平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盐监测方案》《重点人群碘营养及相关健康状况监测试点方案》《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开展生活饮用水碘含量、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食用盐碘含量、8~10岁儿童及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孕妇尿碘监测.结果:南平市生活饮用水碘中位数<10μg/L;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中位数5.7~6.9g/(人·d);2012―2017年食用盐的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盐碘中位数22.63~28.90mg/kg;8~10岁儿童甲肿率介于1.3%~2.9%之间;孕妇尿碘中位数133.2~171.5μg/L.结论:南平市是典型的碘缺乏病病区,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得到落实,碘盐质量稳定,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略高;碘缺乏病病情稳定;8~10岁儿童碘营养略充足;孕妇碘营养略有不足,需要长期开展碘缺乏病监测,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依据.

    作者:黄家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量泵持续湿化对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量泵持续湿化对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就诊的80例气管切开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滴注湿化液方法,实验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应用在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治疗中,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美;王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骨水泥椎体成形在治疗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骨水泥椎体成形在脊柱转移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11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脊柱稳定性改善效果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OD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缓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疼痛方面具有显著应用效果,且与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水泥渗漏情况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脊柱稳定性.

    作者:陈挺霖;黄长智;吴迪;林泉;林久灶;潘凡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妇产科临床实践及教学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妇产科作为重点临床科室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临床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学生实践机会不足、对妇产科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能力及积极性差等问题.通过在临床带教中观察和总结,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对教学问题的解决,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学生学习态度,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改进考试方法及评分原则等方法,达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的目的.

    作者:南燕;吴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Solitaire-AB型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于颅内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使用Solitaire-AB型支架进行基底动脉取栓术治疗的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比较术内即时取栓疗效及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闭塞血管成功获得再通有19例,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13例患者在术后24 h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1周后下床活动,在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症状基本消退;1例患者术后24h神经系统功能未见明显恢复,经随访6个月可生活自理;2例患者治疗效果欠佳,随访6个月仍然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血管未开通患者于术后第3天因脑疝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16例患者的MRS评分为1~2分,即达到术后再通良好的效果.结论:Solitaire-AB型支架在颅内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显著改善基底动脉闭塞的预后.

    作者:李文波;娄季宇;魏立平;张耀慧;庞红立;李元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脏器创伤的损伤控制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脏器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7月―2018年1月应用损伤控制性骨科技术救治的71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脏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结果:71例患者中成功救治62例,死亡9例,存活率87.32%.62例成功救治者中7例未随访,64例随访者平均随访时间27.7个月.采用Matta标准进行骨盆复位疗效评价优良率为83.10%.结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脏器创伤的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能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张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TCRA术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对比分析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应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0).两组患者均给予TCRA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3mg戊酸雌二醇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10mg戊酸雌二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改善情况、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5.00%,宫腔形态恢复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0.00%、65.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应用TCRA术联合大剂量雌激素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月经及宫腔形态,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与推荐价值极高.

    作者:杨晓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深入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MIPPSO)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8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B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在围术期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结果:B组患者在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能够更为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同时其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得宝;王光辉;王磊;杨伟宇;张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左、右下肢患者分别为27例和16例,双下肢患者为15例,共73条肢体.结果:58例患者73条患肢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顺行激光治疗49条,逆行8条,顺逆结合16条.单个患肢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手术时间(69.32±17.47)min.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静脉曲张症状均消失,下肢酸胀肿痛感消失或缓解,足靴区溃疡均愈合,色素沉着、湿疹等症状均减轻,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手术耗时短、切口少、恢复快,兼具微创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海周;陈骁;张小燕;沈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团体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观察团体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心理康复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团体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程度,并进行护理有效性评估.结果:实施团体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团体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珩;曲良珂;王淑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轮状病毒检测及诊断研究进展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对轮状病毒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在临床诊断中极具价值和意义.目前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形态学检查、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本文就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许春;谬如君;赖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畸形伴下颌偏斜效果及稳定性观察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伴下颌偏斜的效果及稳定性.方法:对我院口腔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骨性Ⅲ类错颌伴下颌偏斜的28例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使上下颌颌骨处于设计好的咬合状态,牙齿咬合于理想的位置.结果:28例患者术前平均正畸时间(8.7±2.8)个月,术后正畸平均时间为(13.2±3.6)个月.治疗结束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21例患者对面貌非常满意,7例满意,满意率100%.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颌骨移位和复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无1例发生牙根损伤、骨粘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畸治疗是提高正颌外科治疗效果的必要保证,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伴下颌偏斜可达到良好的疗效和稳定性.

    作者:罗彩云;郑杰;蔡艺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病共存患者中实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多病共存患者中实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0)和观察组(实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n=30),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各项内容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在多病共存患者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作者:刘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琥珀酸亚铁联合饮食疗法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用琥珀酸亚铁联合饮食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饮食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琥珀酸亚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RBC、Hb、血清S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缺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琥珀酸亚铁联合饮食疗法,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RBC、Hb和血清SF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尹春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系统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紫癜、关节痛和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

    作者:李婷婷;李剑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影响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在中风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中风后卧床便秘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中风卧床后便秘患者中抽取82例作为观察对象,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将其平均分组,其中接受传统药物方案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接受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的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便秘改善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首次排便、排便间隔以及每次排便三方面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后卧床便秘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在减轻患者便秘痛苦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珍;吴峰宇;李丽权;周彩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