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对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效果及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5月―2018年5月应用PDCA循环护理的80份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75份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工作质量、医疗器械及物品合格率、各科室满意度及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医疗器械管理、环境管理、清洗和消毒质量、包装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包装合格率为95.0%、灭菌物品合格率为97.5%、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3%、消毒液浓度合格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3%、82.7%、86.7%及81.3%(P<0.05);观察组各科室总满意度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观察组应用PDCA护理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应用PDCA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医疗器械、物品的合格率,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姚晓霞;林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硫化氢(H2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EMs临床分期和复发的关系.方法:以经手术确诊的120例EM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留取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VEGF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H2 S水平.结果:患者手术后VEGF、H2 S水平均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手术后3个月VEGF、H2 S水平均低于手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MsⅢ、Ⅳ期患者手术前VEGF、H2 S水平均高于EMs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MsⅣ期患者手术前VEGF、H2S水平均高于EMs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复发患者VEGF、H2S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Ms患者手术后血浆VEGF、H2 S水平显著下降,重度EMs患者较轻度EMs患者VEGF、H2 S水平高,复发患者VEGF、H2 S水平明显升高.VEGF、H2 S可用于评价EMs的治疗效果,可作为监测复发的指标.
作者:顾乔;史丽娟;李道云;徐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真空垫与热塑体膜结合的方法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实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宫颈癌病人80例,其中40例为使用真空垫与热塑体膜结合法制膜并定位放疗,40例为传统单纯热塑体膜固定摆位放疗.对这两组患者摆位误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真空垫与热塑体膜相结合的方法在宫颈癌放疗摆位中的实际误差小于单纯热塑体膜固定摆位误差.结论:使用真空垫与热塑体膜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改善纯粹依赖热塑体膜定位造成略大误差的现状,并可取代纯粹使用真空垫,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戴翔;李小俊;吕圣兰;杨艳;王昊;孙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及对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的护理模式中,责任制助产护理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晨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磁共振弥散张量及纤维束成像(DTT)在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将20例病灶和皮质脊髓束(CST)相近者归为A组,将20例CST部分穿过病灶者归为B组,将20例CST全部穿过病灶者归为C组,各组均采取DTT检查,统计各组急性期、慢性早期、慢性期NIHSS评分;比较入院时、2个月后各组ADL评分.结果:A组各时期NIHSS评分低,C组各时期NIHSS评分高,B组各时期NIHSS评分居中;入院时、2个月后A组ADL评分高,C组ADL评分低,B组ADL评分居中,NIHSS评分变化与ADL变化成反比(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及纤维束成像能够评估病灶位置,为医生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提供借鉴,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ADL水平.
作者:付海洪;付水平;朱昌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单一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骨水泥型假体43例(观察组),47例采用生物型假体(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并对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优良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骨水泥反应4例,术后随访中发生1次溶骨性疾病;对照组术后随访发生2例溶骨性疾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功能及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Harris功能及疼痛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优良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型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以及疗效均优于生物假体,但并发症无明显优势.
作者:黄亚福;穆臣会;郭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6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行改良剖宫产手术治疗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治疗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延裂、娩头困难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异位症、P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起到有效预防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波立维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PCI术治疗的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波立维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术后4周血流变指标、血小板活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变、血小板活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血流变与血小板活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波立维相比,替格瑞洛治疗PCI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血流变与血小板活化指标,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其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在减轻经产妇产后宫缩疼痛、促进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经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加以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刻宫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后6h时宫缩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d、2d时研究组宫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可显著减轻经产妇产后宫缩疼痛,缩短产妇住院时间,产妇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钟美蓉;郭昱君;黄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加强低体温护理.将两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鼻咽温度、手术相关情况、寒战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结束后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室护理中加强低体温护理可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
作者:冯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评价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疼痛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抑郁情绪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部位主要集中于口咽部和放射野皮肤等部位,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放化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24 h内疼痛持续超过2h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和SDS评分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受、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白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切除与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取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值和血红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血压值和血红蛋白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水、继发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达到了87.5%和57.5%,与对照组的85.0%和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手术切除,主要表现在其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止血效果,且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够获得与手术切除相当的远期生存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治疗方式.
作者:林新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认知与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结合社会环境及心理现实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适合人体健康或疾病治疗的医学体系.笔者从医学的整合与分科;中医辨治与症状的药疗;中医辨治与辅助检查;中医辨证与身心调节四方面阐述中医辨治的整体观与整合医学的内涵相吻合,且弥补其不足,由此提出中国特色整合医学的概念.
作者:陈新海;李世梅;徐丽娟;龙铟;李峰;刘文聘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5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及术后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通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满意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0.00%,患者总满意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极高,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满意率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范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清洁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囊泡肉芽出现时间、囊泡肉芽持续时间、夹淤持续时间、夹湿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宫颈癌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宫颈癌术后深静脉血栓中效果显著,可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同时可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深入了解大学生HIV感染者相关心理痛苦的真实体验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和半结构式访谈对18例大学生HIV感染者进行深入研究,运用SPSS21.0软件、现象学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在18例大学生HIV感染者中,显著心理痛苦的发生率为83.33%;引起大学生HIV感染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疾病的预后、自责、感知歧视、恋爱及婚姻受限.结论:大学生HIV感染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痛苦问题;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大学生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园园;陆春燕;石素洁;苏丽西;刘桂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amoglobin,Hb)电泳联合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检测在孕妇地中海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孕期检查的2800例孕妇病例资料,629例孕妇经Hb电泳及MCV检测为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并对其中90例已确诊的表型阳性患者实施地中海基因测定.结果:在90例表型阳性孕妇中,经基因检测共确诊地中海贫血者51例,占56.67%,非地中海贫血39例,占43.33%;MCV与Hb电泳单项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4.31%、72.55%,特异度分别为41.03%、61.54%,平行联合检测时灵敏度为98.04%,系列联合检测时特异度为94.87%,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电泳联合MCV检测在孕妇地中海贫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平行联合检测灵敏度较高,系列联合检测特异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检测效能.
作者:陈康银;汤一榕;蒋煌丹;唐宝佳;陈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比值的变化在高血压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和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50例作为观察对象,高血压组患者依据程度不同分为3组,轻度44例、中度67例、重度39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FFA水平、血压指标及ApoA/ApoB比值差异.结果:高血压组患者FFA指标、SBP/DBP以及ApoA/ApoB比值均高于健康组(P<0.05);重度组3项指标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游离脂肪酸、血压水平以及ApoA/ApoB比值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董志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成分MRI多种参数特征,为影像手段预测急性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入组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MRI扫描,多序列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情况下颈动脉斑块各特征对急性脑卒中的影响强弱.结果:颈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分别占病例组的24.3%、38.8%及36.9%;脂质坏死核心、纤维帽缺损及炎症在三组中的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斑块炎症在颈动脉轻度狭窄情况下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关联性强(OR=15.784),而斑块脂质坏死核心及斑块纤维帽缺损在颈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情况下与急性脑卒中发生明显关联(中度狭窄组:斑块脂质坏死核心OR=7.875,纤维帽缺损OR=20.443;重度狭窄组:斑块脂质坏死核心OR=12.332,纤维帽缺损OR=27.684).结论: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引起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斑块成分特征影响强弱不一致,这些MRI特征指标能够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并及时干预.
作者:封海慧;范志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