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波;娄季宇;魏立平;张耀慧;庞红立;李元辉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实施同理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同理心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断指成活情况、再植指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29.84%)显著低于对照组(46.15%),断指成活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91%)(P<0.05).研究组再植指功能恢复优良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86.36%)(P<0.05).结论:同理心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实施可显著提高断指成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显著改善心理状态,患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小华;陈巧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伴下颌偏斜的效果及稳定性.方法:对我院口腔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骨性Ⅲ类错颌伴下颌偏斜的28例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使上下颌颌骨处于设计好的咬合状态,牙齿咬合于理想的位置.结果:28例患者术前平均正畸时间(8.7±2.8)个月,术后正畸平均时间为(13.2±3.6)个月.治疗结束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21例患者对面貌非常满意,7例满意,满意率100%.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颌骨移位和复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无1例发生牙根损伤、骨粘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畸治疗是提高正颌外科治疗效果的必要保证,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伴下颌偏斜可达到良好的疗效和稳定性.
作者:罗彩云;郑杰;蔡艺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紫癜、关节痛和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
作者:李婷婷;李剑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风后卧床便秘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中风卧床后便秘患者中抽取82例作为观察对象,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将其平均分组,其中接受传统药物方案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接受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的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便秘改善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首次排便、排便间隔以及每次排便三方面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后卧床便秘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在减轻患者便秘痛苦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珍;吴峰宇;李丽权;周彩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及对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的护理模式中,责任制助产护理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晨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6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行改良剖宫产手术治疗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治疗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延裂、娩头困难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异位症、P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起到有效预防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优劣.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根据术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开展半髋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行全髋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引流的平均量和手术前后患者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以及引流的平均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置换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海清;李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检测血清补体C1 q的临床意义,不同Hcy浓度分组血清补体C1 q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196例,分为H型高血压组(117例)和非H型高血压组(79例),分别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补体C1q水平;依据Hcy值的差异将H型高血压患者组又分为A、B、C 3组,A组:10μmol/L≤Hcy<15μmol/L,B组:15μmol/L≤Hcy<20μmol/L,C组:Hcy≥20μmol/L,比较不同分组血清补体C1q水平.结果:非H型高血压组补体C1q值水平明显高于H型高血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6,P<0.05).H型高血压进一步分组,不同Hcy分组的补体C1q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21,P<0.05);对3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A组血清C1q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4>0.05);A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C组,B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补体C1 q浓度,可作为判断H型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评价H型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伟;李琳;王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建中安肠汤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内科联合建中安肠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ESR、hs-CRP、IL-6、Mayo指数、结肠镜及黏膜组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BDQ评分、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中安肠汤能够调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及屏障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作者:黄晓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使得老年人的肠胃消化功能减弱,胃黏膜无法对溃疡进行有效的抵抗,这种病的常见症状是恶心、反酸以及嗳气等.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能存在于人类胃部的厌氧型细菌,当其发生感染后将会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更严重的还会导致胃癌.为了避免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对人体带来的伤害,治疗该病的药物有多种,例如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维B6.本文将对甲硝唑维B6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逯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团体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心理康复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团体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程度,并进行护理有效性评估.结果:实施团体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团体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珩;曲良珂;王淑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5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及术后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通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满意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0.00%,患者总满意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极高,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满意率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范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认知与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结合社会环境及心理现实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适合人体健康或疾病治疗的医学体系.笔者从医学的整合与分科;中医辨治与症状的药疗;中医辨治与辅助检查;中医辨证与身心调节四方面阐述中医辨治的整体观与整合医学的内涵相吻合,且弥补其不足,由此提出中国特色整合医学的概念.
作者:陈新海;李世梅;徐丽娟;龙铟;李峰;刘文聘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导诊工作中的实践作用.方法:我院自2017年7月开始在门诊导诊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2017年1―6月)和开展后(2017年7―12月)的护理质量、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护理质量评价中护理服务意识、护理综合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均高于开展前(P<0.05);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开展前(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开展前(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加强低体温护理.将两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鼻咽温度、手术相关情况、寒战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结束后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室护理中加强低体温护理可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
作者:冯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合并Lambert-Eaton综合征老年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小细胞肺癌合并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结果:小细胞肺癌合并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多见于男性,慢性病程.所有患者近端肌力受累重于远端,腱反射减退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多见.所有患者均出现低频重复电刺激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衰减,30Hz高频重复电刺激则呈明显递增.结论:老年Lambert-Eaton综合征患者可见于肺癌,其临床表现和肌电图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许槟;林小娟;刘钦华;刘凯雄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深入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MIPPSO)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8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B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在围术期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结果:B组患者在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能够更为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同时其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得宝;王光辉;王磊;杨伟宇;张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HIE患儿5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于我院产科住院体检的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新生儿均进行红细胞、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观察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有核红细胞计数(NRBC#)、未成熟网织红细胞(IRF)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小板与红细胞参数可作为HIE诊断中较为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为疾病的救治及脑损伤程度评估提供指导.
作者:张献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硫化氢(H2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EMs临床分期和复发的关系.方法:以经手术确诊的120例EM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留取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VEGF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H2 S水平.结果:患者手术后VEGF、H2 S水平均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手术后3个月VEGF、H2 S水平均低于手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MsⅢ、Ⅳ期患者手术前VEGF、H2 S水平均高于EMs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MsⅣ期患者手术前VEGF、H2S水平均高于EMs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复发患者VEGF、H2S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Ms患者手术后血浆VEGF、H2 S水平显著下降,重度EMs患者较轻度EMs患者VEGF、H2 S水平高,复发患者VEGF、H2 S水平明显升高.VEGF、H2 S可用于评价EMs的治疗效果,可作为监测复发的指标.
作者:顾乔;史丽娟;李道云;徐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模式及其在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纳入慢性病管理且签约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成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试验组),选择未签约的高血压患者120例,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用药指导.随访12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行为形成率、规范用药率、1个月内血压控制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入组1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入组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随访期间血压波动较小更为平稳(P<0.05);12个月后,试验组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形成率、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率和1个月内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达标率,降低相应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莫雪凤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