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黎明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不同龄期白纹伊蚊幼虫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实验室,现场实验;结果: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白纹伊蚊Ⅰ~Ⅳ龄初幼虫能得到100%的杀灭效果,对蛹和即将化蛹的Ⅳ龄末幼虫完全无杀灭效果,积水中的沉积物可影响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效果,沉积物越多(1/2~2/3),幼虫的杀灭率就越低,高为66%,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南方地区白纹伊蚊阳性小容器积水幼虫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持效可达10 d;结论: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白纹伊蚊幼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沉积物较多的积水则用高剂量药,为提高持效,用药后7 d要重施药.
作者:易建荣;林立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直至如今,许多害虫防治公司对打入蚊虫防治市场极感兴趣,而本文将介绍这项工作包括哪些方面,及对哪些虫种要进行防治.
作者:Mr. Richard D. Kramer;程心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引言电热液体蚊香是作为改良电热固体蚊香而被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蚊香.它的科技含量虽不高,但却是一个整体工程.一套好的液体蚊香,必须达到加热器、药液和吸液芯棒之间的佳匹配.加热器不仅要求其发热元件有较稳定的发热温度,还要求其结构有良好的空气对流.然而,后者往往被忽视,结果因差的通风加上过低的发热温度造成药液挥发变差,或因差的通风加上过高的发热温度造成芯棒的头部因烤干同样造成药液挥发变差,以上都导致药效变差,或说驱蚊效果变差.所以,对液体蚊香的加热器必须同时重视发热温度和通风状况.
作者:金宜芬;宫崎護;李士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杀螨菊酯(alrinathrin),化学名称(1R)-顺式-2,2-二甲基-3-[3-氧化-3-[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氧基]-1-(z)-丙烯基]环丙烷羟酸-(S)-α-氰基-3-苯氧基苄基酯.该化合物是高效低毒拟除虫菊酯类杀螨杀虫剂,主要用于杀螨和其它农业、卫生害虫,由法国Roussel Uclaf公司1990年投产.2002年我们对原料工艺合成进行研究,由(1R,Cis)二溴菊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交换、加成、氧化和缩合反应剂得杀螨菊酯成品,含量为96.2%,总收率为56%.
作者:王天桃;赵学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掌握十堰城区家蝇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及其变化,研究防制对策;方法:将杀虫剂用丙酮稀释成不同浓度组,每组试虫30只,测定7个浓度,选用5个浓度,用微量进样器点滴杀虫剂于试虫中胸背板上(用第2代体重约18 mg~20mg雌蝇为测试对象);结果:连续13年共测定11种杀虫剂,家蝇对菊酯类杀虫剂敏感;有机磷杀虫剂抗药性维持在一定水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六六六停用多年,家蝇已处于敏感状态;巴沙对家蝇半数致死量(LD50)高为5.345 27 μg/只,家蝇已产生高抗药性;结论:对蝇类防制应采取综合措施,以环境治理为主,合理使用杀虫剂,延缓蝇类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把蝇类的数量和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
作者:王泽清;艾国学;肖世平;周风琴;朱志虎;张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开发使用方便的土栖白蚁毒饵应用技术;方法:将毒饵装在特制的塑料管内,然后将毒饵管插入土中诱杀白蚁;结果:毒饵管应用1~2个月土栖白蚁巢群死亡;结论:毒饵管可有效用于土栖白蚁的防治.
作者:毛伟光;郦志平;吕成君;钱明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氟磺酰胺对蚂蚁的杀灭效果;方法:毒饵诱杀法;结果:0.5%氟磺酰胺毒饵对小黑家蚁的LT50值为3.02d,1.0%氟磺酰胺毒饵对小黑家蚁的LT50值为13.95 h,1.5%氟磺酰胺毒饵对小黑家蚁的LT50值为5.15 h;结论:氟磺酰胺毒饵对小黑家蚁有良好胃毒作用,无拒食性,杀灭率高,大剂量优于低剂量.
作者:郑剑;张应阔;姜志宽;钱万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开展氯菊酯对德国小蠊的抗性调查、交互抗性、抗性消退和增效研究;方法:果酱瓶药膜法;结果:8个调查点的3年抗性调查的抗性倍数为0.54~7.93,德国小蠊经氯菊酯培育后,抗性倍数由3.40增长到8.02倍需2年半,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残杀威的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为2.40~4.14、1.83~4.78和1.16~1.69,抗性品系不接触杀虫剂,培育至第4代,抗性消失了37.22%,至第8代可消失69.74%,至第10代可消失85.79%,氯菊酯加入S.和S1后,对抗性品系增效倍数分别为1.22~1.48和1.45~1.96,48h死亡率均为100%;结论:部分调查点已产生抗性,抗氯菊酯品系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已产生交互抗性,对残杀威未产生交互抗性,由中抗性转变为低抗性至基本消失,需要3年,增效剂能提高氯菊酯灭蟑螂的效果,且对氯菊酯的增效作用S1比S2强.
作者:曹敏;孙锦程;运泰来;李伍全;孙红;庞希望;何正东;邹声听;詹道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让军港、机场免受鼠害的侵扰,减少鼠害,控制疾病、维护官兵的身体健康和使现代化的舰艇和飞机免遭鼠类破坏是海军部队防疫工作者的职责.近年来,虽然海军各部队年年灭鼠,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较多问题,使许多场所的鼠密度上升,并造成了诸如出血热发生,咬坏装备等危害.为加强海军部队鼠害防制工作,笔者就其存在问题及成因作如下探讨.
作者:王晓东;杨建军;王建斌;兰智杰;李昆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常受到各类吸血昆虫的侵袭,直接影响着工作,休息及身体健康.为减轻人们遭受害虫叮咬的痛苦,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发生,采用世界公认的特效无毒驱避剂为原药,研制的驱蚊霜涂擦剂.经现场实验表明,该制剂驱蚊效果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谢敬松;张玉成;陈文才;吴木春;刘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立克命膏剂对鼠类的杀灭效果;方法:在现场采取四盒式投药法;结果:在部队营区共捡死鼠26只,其中褐家鼠10只(38.5%)、黄胸鼠8只(30.8%)、小家鼠3只(11.5%)、臭鼩鼱5只(19.2%);灭鼠前密度为:直观法31.0%,粉迹法33.3%;灭鼠后鼠密度为:直观法1.8%,粉迹法1.5%,分别下降94.19%和95.50%;结论:立克命膏剂对营区灭鼠效果好,对人畜低毒,使用方便,深受官兵欢迎,值得在部队中推广使用.
作者:汪斌和;徐州鹏;陈声波;郑基志;张国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麻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8年我所代表农业部承担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消除淘汰耗臭氧层物质的世界银行项目中,在一般用途的气雾剂产品中逐步淘汰氯氟化碳类物质的伞形项目任务.
作者:王以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探讨氟虫胺对白蚁的防治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击倒法、传毒法、群体法和模拟法;结果:0.05%以上浓度的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的击倒速度、传毒能力强,处理的木材具有较强的抗蛀能力,0.05%,0.1%,0.5%氟虫胺施药15 d后全部死亡;结论: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值得研究与推广应用.
作者:夏传国;刘奎林;邹贤贵;戴自荣;周留坤;周晔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药产品标签设计制作的基本原则、标签标示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列车具有流动性大,食、水源丰富,结构复杂等特点,适宜鼠类栖息繁殖,列车鼠害不仅影响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损害职工、旅客身心健康,而且能损毁运输设施,如1998年2月13日济南车辆段294次旅客列车运行途中,车体上部电器配线被老鼠咬坏4根,影响行车安全[1],因此列车鼠害防制一直是铁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之一,铁路有关部门已将此纳入法规防制管理.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有关灭鼠文献报道,整理出我国旅客列车鼠害防制概况,供灭鼠工作者参考.
作者:段黎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拓展或新兴城镇的崛起,城市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食品业、饮食业兴旺,国内食品、饮食业市场异常活跃.因此,许多国外食品业及大型超市在国内落户,为PCO业提供了巨大市场.当前PCO企业在为客户除虫灭鼠服务中遇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执行全国爱卫办(1997)第5号文规定的标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近年参与一些PCO企业活动和对基层单位的调查了解,谈一些问题与看法.
作者:安志儒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