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传国
目的:寻找替代灭蚁灵的高效灭蚁剂.方法:采用瓦楞纸浸液法和点滴法测触杀活性,用滤纸浸渍法测驱避和拒食活性.结果: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的作用速度慢,接触毒性小,驱避活性较弱,但有一定的拒食活性.结论:生产实践中,如应用浓度恰当,氟虫胺可用作毒饵灭治台湾乳白蚁.
作者:毛伟光;郦志平;吕成君;钱明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我国PCO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省市PCO机构迅速增加,从事PCO事业的队伍和人员不断扩大,在实施有害生物防治时,随时随地会遇到昆虫的抗药性问题.了解昆虫抗药性的基础知识,掌握延缓和克服抗药性的技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将以往从事蟑螂抗药性测定及防治方法课题研究时查阅到的有关抗药性资料加以整理,供新加入PCO队伍的从业人员参考.
作者:柴兰芳;张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环境的不断改善,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发展,蟑螂的危害日趋严重,更重要的是它能传播各种疾病.国内近来研究资料表明:蟑螂可携带多种致病菌、寄生虫卵和病毒.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长期接触蟑螂及排泄物可能诱发肝癌.蟑螂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害虫,其防治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作者:庞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鼠是人们常说的四害(老鼠、蚊、蝇、蟑螂)之一,可传播多种疾病和造成对工农业的危害.城镇除四害工作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占有很大比重,灭鼠工作尤其重要.多年的灭鼠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王泽清;辜伟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白蚁(Termites)是一类比较原始的社会性昆虫,其生存年代有2~3亿年.在昆虫分类学上,白蚁属于等翅目(Isoptera),与蜚蠊近缘,是较古老的昆虫.
作者:夏传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蟑螂防治工作中,笔者针对大蠊属的特征研制了杀蟑烟剂,用户反映较好.但由于近几年来城市蟑螂种类发生了变化,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针对这种情况.经过近2年的努力,大剂量杀蟑烟剂研制成功,经省化工研究所抽样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为验证大剂量杀蟑烟剂现场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先后在浙江、广东、山东和黑龙江省有关城市的宾馆、饭店、交通运输工具、娱乐场所等进行了现场杀灭效果观察.
作者:石槐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靶标生物的特性大约在1970年以前,许多鼠类和节肢动物,如褐家鼠、家蝇、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客蚤、红纤恙螨、人体虱传播着各种疾病.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媒传疾病显著减少,人们考虑的靶标有害生物也发生了变化.
作者:周明浩;杨维芳;孙俊;Ikuo Tanaka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申奥成功后,青岛市作为奥运会海上项目的赛区,市内建设改造工程加快,老城区拆迁改造、东西高架桥动工、道路大面积拓宽等工程,迫使鼠类和野猫迁移造成多起跳蚤在短时间内泛滥成灾.
作者:薛丰松;宋明亮;杨军;曲建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城市害虫,它除了盗食、污染食物,损害衣物、书籍,破坏电脑等精密仪器,造成经济损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传播大量疾病[1].
作者:蒋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掌握兰州市蝇类季节密度消长,了解蝇类的活动规律及主要蝇种,制定灭蝇措施,我站从1999年4月下旬至9月下旬开展了蝇类密度调查.
作者:陈晓林;杨重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伊维菌素(Ivermectin)又称22,23-二氢化爱维菌素B1;22,23-二氢化C-076B1;MK-933.它是爱维菌素半合成衍生物,包含至少80%以上22,23-二氢化爱维菌素B1a和至多20%的22,23-二氢化爱维菌素B1b.
作者:黄清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淡色库蚊对杀虫剂抗药性,积累抗性本底资料,以便研究治理对策.方法:微量点滴法、药膜接触法.结果:点滴法测试结果表明,淡色库蚊对胺菊酯、氯氰菊酯已产生一定抗性,分别是敏感品系的4.13和4.06倍,其后顺次为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EBT,抗性倍数分别为2.10、2.63、2.49、2.13倍,抗性不明显.对残杀威、溴氰菊酯、巴沙、三氯杀虫酯,接近敏感水平.药膜法测试结果表明,胺菊酯是敏感品系的3.01倍,产生了明显抗性,其余9种杀虫剂均接近敏感水平.结论:淡色库蚊对胺菊酯和氯氰菊酯已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但趋低抗水平.因此,通过控制、交替和轮换用药等抗性治理措施后,使抗性保持在低抗和敏感状态.但要加强对该地的抗性跟踪监测,密切注意抗性变化,使抗性保持在低水平状态.
作者:俞小林;朱光锋;徐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溴敌隆蜡块对家鼠的适口性及灭鼠效果.方法:现场实验.结果:不同生活环境家鼠对溴敌隆蜡块的盗食率高于自配粮食毒饵;溴敌降蜡块一次性投饵的耗饵量达81.4%,灭效达97.1%(P<0.05),在现场灭鼠遇到内外环境较为复杂,随时有外来种群迁入时,二次投饵尤其必要,灭鼠率高达99.3%.结论:0.005%溴敌隆蜡块适口性好,灭鼠效果好,容易投放,节省人力物力,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作者:宋明亮;王洪林;杨军;曲建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个新兴的产业PCO正在我国形成.PCO(Pest Control Operation)是有害生物防制业的简称,所谓有害生物防制业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驱除、防制有害生物由此而形成的一个产业.
作者:庞正平;杨文新;杨建平;徐国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调查掌握本市蟑螂的种群数量、地区分布与季节消长,为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方法:设立21个调查点,用药激法检查蟑螂密度,按<蜚蠊鉴别诊断>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全市的蟑螂种类为2科2属3种,德国小蠊的比例增多,宾馆和车站的侵害率为68.57%和87.68%;黑胸大蠊在居民住宅高达87.39%;美洲大蠊在食品加工行业和医院占92.33%和97.80%,本市蟑螂的活动高峰在6~9月.结论:调查结果为本市开展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对蟑螂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海婴;柳小青;郭学俭;吴景文;马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残杀威及其与倍硫磷、敌百虫、甲基嘧啶磷复配加工成涂膜剂的配方.方法:现场实验研究.结果:在牛皮、猪皮和水泥板上涂刷不同配方的药剂1~7 d后对淡色库蚊的灭效均在96.7%以上,对猪体表灭虱28 d灭效达100%,对牛体表灭虱、灭蜱7 d灭效可达100%.结论:残杀威、残杀威与甲基嘧啶磷复配加工的涂膜剂对猪、牛体表灭虱灭蜱效果显著,持效期长,是一种较好的家畜体外寄生虫防治剂.
作者:王跃龙;黄奇茂;杨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实施热烟雾技术现场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方法:现场用6HYC-25型热烟雾机、右旋苯氰菊酯、胺菊酯复配的烟雾制剂,间隔30d 2次杀灭德国小蠊,粘捕法测定杀灭前后德国小蠊的密度情况;结果:杀灭前的现场密度为18.88只/张·夜,灭后整体密度降为0.01只/张·夜,杀灭率达99.49%.结论:热烟雾技术灭效显著,应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作者:石志恺;李旭梅;李英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鼠类是许多病原体的宿主,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危害机场人员和旅客的健康,同时又是鸟类(猛禽)的食物链中的一环,可以招引许多猛禽在机场周围盘旋,给飞机的安全起降造成威胁.为调查机场鼠害情况并为制定有效灭鼠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00年12月8~26日对济南机场鼠类进行了灭鼠试验.
作者:刘运喜;薛健;朱涛;马金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前除害方法较多,但应用化学防制方法对害虫易产生抗药性且污染环境;生物防制有其局限性.因此,如何提高除害效果,探索出快、好、省的除害方法.我们于2000年8月对大连电器厂根据害虫趋光性原理所研制的新型灭蝇灯进行了现场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了合理地使用卫生杀虫剂,有效控制蚊虫,在5个现场测定了淡色库蚊对3种常用复配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结果:DDVP与三氯杀虫酯、残杀威与三氯杀虫酯复配共毒系数分别是123.24~318.23、172.80~358.05,显示出较好的增效作用.DDVP与残杀威复配效果较差.结论:当淡色库蚊产生抗药性后,应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有机氯类混用,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新国;甄天民;王怀位;孙传红;李士根;赵玉强;谭文彬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