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阳虚血淤证血管性痴呆行温肾活血方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孙君灯

关键词:温肾活血方, 肾阳虚血淤证, 血管性痴呆
摘要:目的:探析温肾活血方治疗肾阳虚血淤证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肾阳虚血淤证血管性痴呆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温肾活血方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认知功能(MMSE)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温肾活血方对肾阳虚血淤证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法将脑卒中后留置导尿的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留置导尿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对两组患者发放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估是否发生尿失禁;发放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 )得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空蝶鞍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双眼白内障术后视物模糊2年。”于2016年4月23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述有糖尿病史5年,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稳定。否认高血压病史,手术前及手术后均未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既往月经规律,育3子,均健康。于2年前在杭州某医院门诊行双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视力双眼0.2,矫正不增强,术后复查2次均未行 FFA 检查,视力不佳原因均告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建议积极控制血糖治疗为主。未进一步行其他检查。2年来患者积极口服药物控制血糖,近期自觉视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日常活动,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查:患者全身情况可,血压140/85mmHg(1mmHg=0.133kPa),眼科情况:视力右眼0.1,矫正不增强,左眼光感/1米,双眼眼压正常,双眼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应迟滞,双眼人工晶体均在囊袋内,位置正常,双眼后囊混浊轻微。因患者有糖尿病史,且未进行过FFA检查,遂给予患者双眼散瞳行三面镜检查,检查发现:双眼后极部可见少量微血管瘤,并见点状出血,双眼视盘均呈苍白色,视杯消失,追问患者是否有视物缺损和头疼症状,均否认。建议患者行头部 CT 检查,重点检查鞍区垂体。CT检查回报:鞍区未见垂体。诊断:空蝶鞍。

    作者:于清胜;张亚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照组采取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与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术后复发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疼痛时间,同时由于切口较小,相应的疤痕小,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魏振铨;苏连珠;刘苣莲;郑福荣;路中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福建省2013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调查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各级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以期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水平。方法:2014年1月,现场抽样调查2013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核查网络报告情况和报告质量。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医疗机构36家,死亡病例365例,2013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率为96.16%,准确率为82.47%。T O P‐SIS法综合评价,全省为0.72,莆田为1.00,三明、厦门、南平、宁德、福州、漳州、泉州、龙岩和平潭分别为0.88、0.87、0.86、0.80、0.77、0.75、0.67、0.65、0.00。结论:2013年福建省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一般,不同地区间报告质量差异较大。

    作者:陈光敏;祝寒松;何斐;黄文龙;谢忠杭;欧剑鸣;洪荣涛;郑奎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环境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调查统计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环境空气消毒效果,探讨医疗机构空气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关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县、乡镇及村卫生室各级医疗机构78家,对其不同类别环境空气消毒质量进行现场抽检采样分析,并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78家医疗机构共采集空气样品总数660份,经检测合格487份,合格率73.8%(487/660)。县级、乡镇及村卫生室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空气样品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4.5%(172/182)、73.4%(179/244)和58.1%(136/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对不同类别环境的空气消毒质量进行检测显示,Ⅰ类、Ⅱ类、Ⅲ类以及Ⅳ类环境合格率分别为100.0%(79/79)、51.9%(70/135)、88.3%(182/206)和70.4%(169/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环境空气消毒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应结合各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加强空气消毒效果管理。

    作者:石国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自拟消炎汤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自拟消炎汤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自拟消炎汤治疗)和对照组4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自拟消炎汤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边桂芝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对心内科低年资护士实施风险管理对策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低年资人员于心内科轮转期间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方法:对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种护理风险的应对策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结果:低年资护理人员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业务能力差、护理风险评估不足、护理风险意识欠缺、交流沟通技巧不足、反映应变能力差,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综合能力、风险意识、沟通能力,改善了护理质量。结论:于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对低年资护士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 )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并根据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远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显著。

    作者:杜桂芳;武玉秀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 LEEP 术治疗宫颈上皮内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行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肿瘤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行LEEP治疗的宫颈上皮内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入院时、手术当日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测评,入院时、手术时评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当日SAS及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观察组手术当日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手术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颈上皮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以平稳的生命体征度过围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巧云;程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 b 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 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15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GE3.0T超导型M RI扫描仪行常规序列及高b值DWI序列检查。分析b值分别为1000s/mm2、2000s/mm2时,前列腺癌病灶 ADC值的变化趋势及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前列腺癌病灶于DWI图像显示为结节状、团片状稍高或高信号,相对应ADC图表现为稍低或低信号,b值为2000s/mm2时较1000s/mm2所测病灶ADC为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b值DWI对于前列腺癌的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M RI前列腺检查优先序列。

    作者:周建国;孟云;徐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 ICU 护理记录缺陷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分析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IC U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率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我院IC U收治患者的护理记录194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2例均实施常规护理记录管理,研究组92例则予以品管圈活动管理。结果:研究组缺陷率为3.26%,明显性低于对照组的11.96%( 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IC U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有助于提升医疗护理效果。

    作者:宋西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疤痕子宫孕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的结局分析及可行性评价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孕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的结局分析及可行性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疤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分娩的非疤痕子宫分娩的产妇4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阴道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局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的成功率(91.49%)略低于对照组(95.65%)(P>0.05);两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粘连、先兆子宫破裂、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对于疤痕子宫产妇可行性和安全性良好,且能够有效地减轻产妇的痛苦和确保母子平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专业知识竞赛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本校师生共同努力,组织了一场专业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同时也检验了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是一次成功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作者:夏平;姚健;王晓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ER 、PR 和 HER-2在乳腺癌穿刺细胞学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方法与可行性,研究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 to chemistry ,ICC )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将穿刺吸取的细胞学标本直接涂到防脱片上,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S‐P法检测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所得数据结果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48例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ER、PR、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28/48)、43.75%(21/48)、47.92%(23/48),三种受体结果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及文献资料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检测ER、PR和HER‐2方法可靠、结果客观,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的检测方法具有临床应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江涛;朱玉秋;朱立强;叶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肾阳虚血淤证血管性痴呆行温肾活血方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析温肾活血方治疗肾阳虚血淤证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肾阳虚血淤证血管性痴呆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温肾活血方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认知功能(MMSE)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温肾活血方对肾阳虚血淤证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孙君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腰硬联合阻滞与异丙酚靶控输注插管全麻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与异丙酚靶控输注插管全麻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02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腰硬联合组和异丙酚组,各51例。异丙酚组实施异丙酚靶控输注插管全麻,腰硬联合组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腰硬联合组应激反应发生率为9.80%,异丙酚组为29.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异丙酚靶控输注插管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阻滞可有效降低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增高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检验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分成两组,各35例。观察组为昏迷的患者,参照组为未昏迷的患者。应用同一方法在患者入院当天、入院7~9d和入院21d分别测定两组C反应蛋白含量,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情况。结果:检查结果显示,接受临床治疗的7~9d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指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指标数据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数值的变化情况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能够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临床检查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学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兴趣诱导应用于 CT 增强扫描中对患者焦虑程度及配合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C T增强扫描中应用兴趣诱导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接受C 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兴趣诱导,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程度、配合度及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检查配合优良率分别为95.65%、82.61%,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0%、23.91%,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兴趣诱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配合度,减少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罗义云;胡红霞;刘德先;游祝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该院院前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程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抢救效果、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体抢救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测定时间、抽血给药与急救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机,节省不必要的医疗时间,保证抢救效果。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经闭孔吊带手术效果的尿动力学研究

    目的:分析经闭孔吊带(TOT)术前尿流率对术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14年12月,70例患者行TOT手术,术前均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术后进行尿流率检查。以术前的峰值流率(Qmax)15ml/s为界,分为低流率组22例和正常流率组48例。结果:术后尿潴留2例(2.86%),排尿困难12例(17.14%)。两组在年龄上没有显著差异。低流率组膀胱容量和大逼尿肌压力较高。术后排尿困难情况,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此外,3例术后尿潴留患者术前高尿流率。结论:TOT 可以有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低流率组术后成功率与正常流率组相当,低尿流率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以安全的进行TOT 治疗。

    作者:周振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