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永生
在医院各医疗科室中,药剂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并且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药剂科管理是医院改善自身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更是医院创造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保证。然而基层医院药剂科在其日常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其管理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作者:莫永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凝血及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查体的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均行凝血及免疫功能检测,分析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凝血与免疫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 FIB 明显较对照组高,PT、APTT 较对照组低,且 CD4/CD8比值、CD3+、CD4+、补体 C4、补体 C3、IgG、IgM、IgA 均较对照组低,CD8+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伴有内源性及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易抑制患儿凝血及免疫功能,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邓焰;邹成丽;李凌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 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 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1.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开展品管圈进行系统功能锻炼,对照组未进行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评估品管圈管理后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正确使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作者:李迎霞;章泾萍;鲍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 N3护士、护士长夜查房制对夜间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护理部安排护士长和 N3护士共同参加夜间查房管理,针对夜间护理的特点,采取延续的、时间不确定的查房方式安排查房内容,对值班护士进行指导,解决值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护理部每月对查房情况进行汇总,及时提出查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亮点,各病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持续改进的措施。结果:实施 N3护士、护士长夜查房制后,夜间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水平显著提高(P <0.05)。病人对分级护理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有了显著提高。及时解决了夜班值班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了夜查房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了 N3护士的急救能力、协调以及管理能力。有利于护理部掌握全院病人的动态以及护理工作情况,促进各病区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论:实行 N3护士、护士长夜查房制有利于提高夜间护理的工作质量,协助解决了夜班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也使 N3护士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陈惠如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评价其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探索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2014年1月接收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鼻侧切开术或柯陆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治疗满意度,并将各项指标进行组间对照。结果:观察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较低,创伤较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前准确分析肿瘤来源并制定科学手术方案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因此该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圣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及相关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儿异物所在部位位于左支气管26例,右支气管27例,总气管5例;取出方式中支气管镜下取出53例,直达喉镜取出4例,开胸手术取出1例。结论:是否有异物吸入史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要依据,由于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因而选择科学的麻醉方式及熟练的操作技术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程树勍;薛刚;尚小领;张卫斌;李梦娜;牛亚玲;李海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我院2012—2014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药品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2012—2014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 )、日均费用(DDC)、序号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以苯二氮卓类为主,销售金额、DDDS 整体呈上升趋势,DDC 稳中有降。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唑吡坦增长较快。结论: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结构稳定,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姜春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笔者2014年2月收治右足外翻并小趾重度内翻畸形1例,临床少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主因右足走路疼痛8年,加重1年来院。患者早期穿高跟鞋走路,出现趾处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小趾被挤压向第4趾背,疼痛,以上症状逐渐加重,趾向外侧偏斜加剧,小趾骑到第4趾上,后期穿平底鞋走路亦疼痛明显。母亲为缠足,否认家族病史。查体:右足趾明显外翻挤压第2趾,第2趾翘起,第1跖骨头处内侧异常隆起,皮肤稍红,压痛;小趾骑附于第4趾根部,几呈横卧,小趾僵直,不能活动,近趾间关节屈曲僵直,第5跖骨头处外侧异常隆起,皮肤稍红、压痛。摄 X 光片显示趾跖趾关节半脱位,趾骨基底骨质增生,关节软骨变薄,关节间隙变窄,第1趾骨头内侧增生骨赘;小趾跖趾关节向内侧近完全脱位,第5跖骨头内侧半关节面扁平变小,趾骨头外侧骨赘形成。择期手术治疗:外翻行 Keller 关节切除成形、第1跖骨头骨赘切除、内侧关节囊皮肤紧缩缝合术。小趾由跖趾关节背外侧切开,见跖趾关节近完全脱位,近节趾骨抵于跖骨头内侧,跖骨头内侧关节面变扁平,小趾固定无活动。将第5跖骨头关节面去除,小趾近节趾骨基底部去除约4mm,将小趾矫正,用克氏针固定融合跖趾关节,去除第5趾骨头外侧骨赘,修平整,冲洗,缝合。术后石膏托外固定患足4周,6周后拔除克氏针,渐行右足下地功能活动。随访1年,患者右足畸形无复发,走路无疼痛,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朱树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临床 CT 对肝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1月我院接收的肝脏损伤病人共100例,对其采取临床 CT 检查,对临床 CT 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病人临床 CT 诊断显示肝脏包膜下血肿,血肿外形呈现弧形,密度要比肝脏实质略微低一些,呈现境界较为清晰的半月形及弧形影把肝脏包膜和肝脏实质推移开来,形成两者分离现象,几天以后血肿密度明显降低,密度要比肝脏实质低很多,临床 CT 值大约在20~25 Hu;33例病人临床 CT 诊断肝内血肿,和肝脏包膜下血肿相同,肝脏当中出现境界模糊卵圆形影或者圆形影,新鲜的水肿临床 CT 值明显要比肝脏实质高,并且之后密度不断降低;27例病人临床 CT 诊断肝真性破裂,肝脏边缘呈现不规则裂隙或者缺损,部分呈现圆形低密度区域或者不规则线状影,部分呈现分支状低密度区域,和扩张的胆管相类似,在低密度区域当中一般能够看见高密度血凝块影。结论:临床 CT 不仅能够对肝脏损伤进行有效诊断,同时还可以查看肝脏积血吸收等转归情况,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汤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总结晚期妊娠发热的主要原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妊娠晚期合并发热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发热程度分为 A 组(体温37.5~38.9℃)、B组(体温39.0~41.0℃),并从同期孕期无发热的孕妇中随机抽取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晚期妊娠发热原因及与妊娠结局的关联。结果:妊娠晚期发热主要原因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下生殖道上行感染、胎膜早破、肠炎、阑尾炎等,A 组及 B 组胎儿窘迫、剖宫产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B 组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胎儿新生儿死亡率、产后出血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且 B 组胎儿新生儿死亡率、胎儿窘迫较 A 组有所增加。结论:妊娠晚期发热原因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病原菌以病毒为主;妊娠晚期发热对分娩方式选择及不良妊娠结局存在影响,且与发热程度相关,有效控制妊娠晚期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望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杨如容;陈重泽;何彩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每幅图、表应有言简意赅的题目。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表中若有需说明的事项(如 P 值)可在表中相关内容的右上角标注“?”、“Δ”等,并在表下加以注释。要合理安排纵表的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同一栏数字必须按位次上下对齐。图不宜过大,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cm,通栏图不超过16.5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线条图可墨绘在白纸上,或用制图软件绘制,并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另用纸标示,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位。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需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一次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且再次妊娠者共125例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和剖宫产组,统计试产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热、住院时间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12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经阴道试产分娩75例,试产成功55例,试产成功率73.3%;两组产后24h 出血量、产后发热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生后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再分娩时,阴道分娩有相对较高的试产成功率,并且并发症少,在无禁忌证时应尽量选择阴道试产,在遇到胎儿窘迫等情况时应果断改为剖宫产分娩。
作者:许改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电图(EEG)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后15例患者进行EEG 检查的相关情况。结果:本组15例患者首次检查结果显示,广泛高度异常者10例,占到66.7%,其中痊愈1例,未完全恢复1例,其余8例均死亡;其余5例患者检查为高度异常,其中不完全恢复者3例,大脑皮层强制综合征者2例。结论:心肺复苏患者尽早进行 EEG 监测,对于评估患者的脑功能以及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许志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汉族,主因“外伤后左下肢疼痛肿胀10d”入院。门诊曾行 B 超检查提示“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入院后查体:左下肢疼痛肿胀,压痛(+),皮下淤血。化验检查:凝血四项正常,D-二聚体正常,甘油三酯6.65mmol/L。诊断为“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治疗3d 后,患者全身出现大片淤斑,患肢疼痛加剧,呈游走性疼痛。复查 B 超提示“下肢血肿”,MRI 检查也提示“下肢血肿”。遂停用利伐沙班,予以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热敷理疗。患者疼痛症状逐渐缓解,2周后治愈出院。
作者:张旭;俱耀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在根管消毒中效果。方法:收集60颗伴有瘘管形成的牙齿,清理根管后封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观察瘘管变化,同时治疗前、后拍摄 X 线片进行影像学比较,根据评判标准观察疗效。结果:57颗在治疗2周后瘘管消失,其中42颗根尖病变区阴影缩小,15颗根尖病变区阴影静止;余3颗在封药2周后瘘管未见明显消退,但牙片显示根尖病变区阴影无变化或扩大。结论: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作为一种根管消毒剂,能有效地控制根管感染,对根管治疗效果提供保证。
作者:张晋玮;薛月红;刘长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对于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的患者,亚低温治疗已被常规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其脑保护作用已获得临床认可。本文综述了亚低温治疗的相关概念、脑保护机制、适应证、具体技术方法、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进展。
作者:姚珍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本刊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 ns·ks-1·天-1应改为 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 ng/kg/min 应采用 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的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 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人体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以升(L)为基础单位中的含量,不用血或 dl。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留1/4空,如5 min,10 s,20 h,40 d 等。数字后的秒、分、时、天,一般用符号(s、min、h、d)表示。转速用 r/min(转/每分)表示,不再用 rpm。“分子量”已改为“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 Mr),如“分子量为580KD”应改为“相对分子质量580000或580×103”。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本文从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肛肠外科就诊的单纯性肛瘘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为观察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隧道式拖线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21.15±0.87)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2.18±0.56)d(P <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治疗周期短、操作简单且换药方便,另外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疗效显著,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忠孝;徐万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肠道纤维化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常见的并发症,纤维化是局部慢性炎症的结果,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的异常沉积为特征。尽管在临床上 CD 的发展与纤维化形成之间的关系已得到证实,但对肠道纤维化的机制仍在探索之中。近些年有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 CD 肠道纤维化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在 EMT 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 TGF-β介导的 EMT 在 CD 肠壁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徐速;陈浩;曾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