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

关键词:医学科技论文, 有效数字, 标准差, 数据, 有效位数, 数字构成, 数值, 末位数字, 测量仪器, 平均值, 敏感度, 灵敏度, 组成, 天平, 称重, 波动
摘要: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 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 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1.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龙霓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药物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符合顽固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同时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卡托普利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加服冠心苏合丸与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各项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及舒张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宏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的护理进展

    对于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的患者,亚低温治疗已被常规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其脑保护作用已获得临床认可。本文综述了亚低温治疗的相关概念、脑保护机制、适应证、具体技术方法、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进展。

    作者:姚珍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皆有明显下降(P<0.01),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10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护理,可明显改善血糖水平,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曹凤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重点探索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腹腔型隐睾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54例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5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在小儿腹腔型隐睾中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稍差,优良率仅达到77.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8.15%;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12.9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观察组的并发症状远远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远远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儿的快速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路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100例肝脏损伤 CT 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 CT 对肝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1月我院接收的肝脏损伤病人共100例,对其采取临床 CT 检查,对临床 CT 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病人临床 CT 诊断显示肝脏包膜下血肿,血肿外形呈现弧形,密度要比肝脏实质略微低一些,呈现境界较为清晰的半月形及弧形影把肝脏包膜和肝脏实质推移开来,形成两者分离现象,几天以后血肿密度明显降低,密度要比肝脏实质低很多,临床 CT 值大约在20~25 Hu;33例病人临床 CT 诊断肝内血肿,和肝脏包膜下血肿相同,肝脏当中出现境界模糊卵圆形影或者圆形影,新鲜的水肿临床 CT 值明显要比肝脏实质高,并且之后密度不断降低;27例病人临床 CT 诊断肝真性破裂,肝脏边缘呈现不规则裂隙或者缺损,部分呈现圆形低密度区域或者不规则线状影,部分呈现分支状低密度区域,和扩张的胆管相类似,在低密度区域当中一般能够看见高密度血凝块影。结论:临床 CT 不仅能够对肝脏损伤进行有效诊断,同时还可以查看肝脏积血吸收等转归情况,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汤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儿科病房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考察儿科病房护理的潜在风险并对其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评估。方法:根据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98例患儿(对比组)中产生的55例投诉案例,归纳总结出儿科病房护理的潜在风险,并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对收治的367例患儿(观察组)应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儿科护理投诉率(3.8%)明显低于对比组的护理投诉率(13.8%),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防范措施后,解决了大部分医患之间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有效地降低了儿科护理的投诉率,提高了儿科护理质量,非常值得在医院推行。

    作者:吴颖;何建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活血化淤中药制剂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活血化淤中药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用活血化淤中药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 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相关不良反应数据。结果:不同类型活血化淤类中药中,血栓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位居首位,其次为血塞通注射液,占22.0%。在活血化淤类中药的累及部位中,皮肤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大,为47.6%,其次为神经系统,占23.2%。结论:只有加强对活血化淤中药的监测研究,掌握合适的用药剂量并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才可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促使活血化淤中药的药效达到佳效果。

    作者:董春桃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共16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开放组78例和腹腔镜组90例。记录术前患者的静脉曲张程度及下腹疼痛、坠胀不适等临床症状,观察术后静脉曲张程度及阴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开放组的术后静脉曲张程度及阴囊坠胀改善起效较早,但对伴有下腹疼痛、坠胀不适的患者改善效果不佳;腹腔镜组的术后静脉曲张程度及阴囊坠胀的改善相对起效稍慢,对伴有下腹疼痛、坠胀不适的患者改善效果良好。结论:对伴有下腹疼痛、坠胀不适的患者多数都伴有下腹的肠粘连,腹腔镜手术能发现肠粘连并行松解术,能明显改善症状,但对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及阴囊坠胀的改善相对起效稍慢;而开放手术对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及阴囊坠胀改善起效较早,但不能发现腹腔肠粘连的情况,对下腹疼痛及坠胀不适的症状改善效果不佳。

    作者:安家利;陈仁富;李约延;李节;彭云鹏;孙晓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重视了骨外固定支架的护理,并合理改善患者饮食,增强患者抵抗力,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作者:汤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探索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高诊断率的检查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共40例,60个结节。术前先对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后综合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主要对比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三个方面。结果:60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46个,恶性14个。高频彩超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74.56%、特异度75.20%、准确度74.98%;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81.23%、特异度75.30%、准确度76.14%;高频彩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92.06%、特异度87.82%、准确度89.87%。经过统计,高频彩超检查的准确度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的准确度相较于联合两种技术检查的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检查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准确性较高,联合采用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率。

    作者:黄建;王锋润;王健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肿瘤放疗患者睡眠障碍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肿瘤放疗患者睡眠状况、睡眠障碍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进行肿瘤放疗患者88例,在入院后对其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在综合护理干预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分;同时,就睡眠障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88例肿瘤放疗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PSQI 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明显(P <0.05),具统计学意义。肿瘤放疗患者睡眠障碍因素主要有疾病因素(98.9%)、放疗痛苦因素(90.9%)以及经济因素(90.9%)。结论:影响肿瘤放疗患者睡眠障碍因素主要有疾病因素、放疗痛苦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同时,正确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并对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彩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集束化护理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全院各病区上报的压疮高危患者31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将2013年1—12月院内各病区上报的压疮高危患者330例作为试验组,采用集束化干预管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由压疮高危发展为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器械相关性压疮21例,发生率为6.6%,试验组发生器械相关性压疮4例,发生率为1.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更有利于器械相关性压疮的预防,也是提高压疮护理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

    作者:方岁妹;朱桂菊;刘晓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1例外科术后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药学监护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治疗实践,探讨药师在儿科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结合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指南,对用药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协助医师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患儿实施药学监护,协同医师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避免了潜在的治疗风险。结论: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张峰;朱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采用团队模式进行术前访视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团队模式术前访视对胃肠系统肿瘤患者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的172例患者,按照医疗责任组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92例,分别实施不同的术前访视模式,用焦虑自评分量表(SAS)评估术前、术后患者焦虑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焦虑发生率及焦虑评分无差异(P >0.05)。两组术后焦虑评分均比术前有明显下降(P <0.05),术后两组焦虑发生率无差异(P >0.05),但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无差异(P >0.05)。结论:由病区护士、手术室护士、医生与麻醉师组成的团队模式进行术前访视能减轻患者的焦虑,而对疼痛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胜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诊断学中的教学效果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诊断学学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中医专业学生共11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诊断学中的心律失常典型心电图为本次教学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两组诊断正确率,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解记忆、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及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诊断学中的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刘耀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农村老年人的孤独感与抑郁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孤独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对121例农村老年人进行 UCLA 孤独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测评,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人孤独与抑郁的关系。结果:UCLA 孤独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P <0.001),线性回归控制社会人口学变量对抑郁的影响后,孤独量表评分对老年抑郁评分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标化β=0.31,P <0.001)。结论:孤独感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之一,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老年人的抑郁情绪。

    作者:魏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尿 NGAL 在诊断妊娠高血压肾损伤疾病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妊娠高血压肾损伤患者中的表达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52例妊娠期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实施尿 NGAL 检查,比较入院后24h 及分娩后72h 尿 NGAL 水平差异。结果:入院后24h、分娩后72h,观察组患者的尿 NGAL 水平分别为(52.68±8.35)μg/L、(11.30±4.25)μg/L,对照组分别为(33.20±4.82)μg/L、(10.10±3.01)μg/L。分娩后72h,两组受试者的水平均低于入院后24h,P <0.05;对照组受试者在两个时间段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 <0.05。结论:尿NGAL 水平可以有效判定患者是否发生肾损伤,还能够诊断出肾损伤的恢复情况,对保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黎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内科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4例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人性化护理干预组(A 组,n=164)和常规护理干预组(B 组,n=160)两组。对比其护理满意度与服药依从性,记录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A 组中各疾病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 B 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且服药依从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95.1%和97.0%,明显高于 B组的55.6%和52.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患内科疾病的患儿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其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3种肿瘤标记物联合血清 MMP-7及胆汁MMP-7检测对胆管癌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和胆汁 MMP-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胆管癌的患者58例作为胆管癌组,另选同期该院收治的胆道良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良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人群的血清 CA19-9、CA125、CEA、MMP-7及胆汁 MMP-7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良性对照组患者相比,胆管癌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谷丙转氨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胆管癌组患者血清 CA19-9、CA125、CEA、MMP-7及胆汁 MMP-7水平较良性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人群 CA19-9、CA125、血清 MMP-7与胆管癌诊断呈现正相关(P <0.05);而胆汁 MMP-7与血清 CEA 水平无相关性(P >0.05);血清 MMP-7及胆汁 MMP-7表达水平与上述生化指标均无相关性(P >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CA19-9、CA125、CEA、MMP-7及胆汁 MMP-7水平能提高胆管癌诊断的效能,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任清河;杨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