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患者机械通气的观察和护理

张蓉

关键词:ICU, 机械通气,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IC U患者机械通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IC U住院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IC U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及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分为应激性血糖升高组与非应激性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6.8mmol/L为应激性血糖升高组(A组),空腹血糖≤6.8mmol/L为非应激性血糖正常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梗死部位情况。结果:经积极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27.5%,B组总有效率为75.5%,B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B组室速、心源性休克、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应激性血糖升高组(A组)与非应激性血糖正常组(B组)在梗死部位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激性血糖升高严重影响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易引起不良反应,可作为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会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理学人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发挥药理专业知识特点,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充分挖掘药理学人文素材,并把人文素材合理地融入药理学专业内容中,探索佳的“药理学人文教学模式”方案,为培养卓越的医学和药学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张俊秀;杨解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臀部或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治疗组患者在分娩后直肠给药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和4h的出血量以及分娩前、后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产后2h和4h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分娩前和分娩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产后出血,不升高患者血压,出血量显著降低,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王秀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培训前后护士洗手行为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比较

    目的:评估培训前后护士洗手行为及相关知识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的在职护士200名参加本院组织的洗手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数据的收集采取个人信息表格及培训前后的调查问卷方式。培训期间每个护士均会得到40min的关于洗手培训及相关的宣传画册。所有参加培训的护士有关洗手的行为及相关知识在培训前及培训后1个月均经过评估。结果: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描述、t检验和卡方检验。培训后护士的洗手频率明显增加(t=-2.202,P=0.029),洗手时间(P=0.024<0.05),洗手相关知识(t=-16.081,P<0.05)及洗手质量(t=-10.874,P<0.05)均显著改善。结论:实施有计划的培训措施可以提高护士的洗手行为及相关的知识。

    作者:王立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致作者

    计量单位须知本刊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 -1·天-1应改为ng·kg -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 · kg -1· 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的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 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人体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以升(L )为基础单位中的含量,不用血或dl。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留1/4空,如5 min ,10 s ,20 h ,40 d等。数字后的秒、分、时、天,一般用符号(s、min、h、d)表示。转速用r/min(转/每分)表示,不再用rpm。“分子量”已改为“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 r),如“分子量为580KD”应改为“相对分子质量580000或580×103”。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液和(硬膜外)吗啡复合液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液与硬膜外吗啡复合液应用在产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300例进行产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液进行止痛,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吗啡复合液进行止痛,观察两组患者注射后的药物起效时间、患者止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注射药物后,实验组患者的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用药量明显多于实验组,并且对照组患者在术中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86.67%)显著高于实验组(30.67%),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由此可见,对产科手术的患者采用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液止痛可以有效的缩短起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宇;冯健文;杨雄;苏维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合树脂填料组成对抛光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抛光后组成成分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三个厂家不同组成成分和工艺配置的8种复合树脂,制作表面统一基线的试样,用Sof-Lex系列抛光,采用表面粗糙度仪(Surftest SJ-401)检测抛光后树脂的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1)同属较大颗粒玻璃填料的复合树脂(AP-X、Quixfil和 TPH3 Spectrum)抛光后表面粗糙度较小粒度和纳米工艺的石英填料复合树脂(Z250、P60、P90和Z350)高;(2)同一厂家的石英混合填料复合树脂与石英纳米树脂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相同;(3)复合树脂在垂直于抛光方向上获得的表面粗糙度要比平行于抛光方向的粗糙度高。各树脂Ra值经One-Way ANOVA分析和配对 t检验,P<0.05。结论:填料的成分和粒度会影响复合树脂抛光后表面的粗糙程度,抛光方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闫鹏;岳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按揉贴穴治疗仪对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56例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1]。临床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均以充足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药物。笔者对应用WLGY-801型伟力电脑肝病治疗仪,按揉贴穴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华;林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7例,A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B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C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三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C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幅度优于A、B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洪友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洁净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空气细菌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洁净手术室手术过程中空气细菌污染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1间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进行采样并检测。结果:周边区空气中的自然菌数为(0.35±0.01)cfu/30min/平板明显高于I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空气中的自然菌数(0.12±0.02)cfu/30min/平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导致洁净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空气细菌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手术人员的频繁活动以及人数。

    作者:谢哲华;邹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利尿剂与强心剂联合治疗心源性肝淤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尿剂与强心剂联合治疗心源性肝淤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99例以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心源性肝淤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3例):以强心剂洋地黄为主的方案;B组(32例):以利尿剂呋塞米、双氢克尿噻、螺内酯为主的方案;C组(34例):联合利尿剂与强心剂治疗方案。疗程均为14d。结果:A组总有效率57.6%,B组59.4%,C组85.3%,A组、B组疗效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C组明显高于A组、B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尿剂与强心剂联合治疗心源性肝淤血疗效较佳,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桂娥;邱伟忠;肖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N rf2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及活性增加机制

    Nrf2(nuclearfactor-E2-relatedfactor 2)是一种属于帽和领CNC (cap-‘n’-collar ,CN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含有高度保守的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region-leucinezipper ,bZIP)结构,通过异侧与小Maf蛋白结合,从而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 )以及亲电反应元件[EpRE;TGA(G/C)NNNGC]结合[1]。研究发现,在肿瘤细胞内存在Nrf2高表达,本文就氧化应激、合成代谢及肿瘤细胞中N rf2活性增加机制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吴欣俐;刘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贺利氏音波手机MM1500+应用于老年人前牙根管治疗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贺利氏音波手机M M 1500+应用于老年人前牙根管治疗短期疼痛的反应。方法:随机选择老年患者因牙髓炎需要根管治疗的前牙94颗,分为治疗组47颗和对照组47颗。根管预备过程中治疗组采用贺利氏手机M M 1500+,对照组采用传统手用不锈钢 K 锉,对术后24~48h 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疼痛发生率为12.77%,对照组为36.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短期疼痛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贺利氏音波手机M M 1500+在老年人前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比传统手用 K锉更有效地降低术后的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会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颈癌病人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对宫颈癌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54例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般治疗和护理方式,试验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宫颈癌病人并发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胡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报废的变化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淮安市2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报废变化情况的调查分析,为安全输血、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采取有效的举措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统计本中心2011-2012年中检测报废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报废的变化情况,标本先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指标,检测阳性人群分别就性别、年龄阶段、婚姻状况、学历4个方面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男女之间并无显著差异,40~55岁年龄之间多于其他年龄段,已婚明显多于未婚,本科以下是高发人群。结论:在进行无偿献血招募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和健康指导,严格对献血者健康进行评估与咨询,加强血液管理,才能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

    作者:孙俊艳;谢峰;贾新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输液器经皮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108例

    目的:探索气胸内科排气治疗的改进措施,观察利用一次性输液器经皮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制导管针、一次性输液器,对气胸患者经皮肤小切口,安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观察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108例气胸患者中单纯接受输液器经皮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愈89例,加用持续负压吸引治愈17例,总治愈率98%,无效2例。并发皮下气肿2例,堵管3例。结论:利用一次性输液器经皮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取材容易、费用低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国琴;彭昭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术中显露与不显露喉返神经的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与不显露喉返神经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42例,观察组21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21例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5,P=0.293>0.05)。观察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1例(4.8%),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6例(28.6%),其中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4.8%)。观察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86,P<0.05)。结论:在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时尽量显露喉返神经可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作者:田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论标准化病人在口腔临床前教学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标准化病人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教学及考核方法。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口腔临床前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于还未接触临床的口腔医学生与病人的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操作规范化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作用。标准化病人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有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在我国标准化病人的应用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

    作者:陆群;杨倩娟;常文悦;刘朝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宫腔填塞纱条加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究宫腔填塞纱条加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于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填塞纱条加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无菌纱条一直填紧至宫颈口,留尾部于宫颈口,肌肉注射欣母沛250μg ,观察10min ,剖宫产者方法同上。观察治疗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尿量、治疗后并发症。结果:阴道及宫腔出血量明显减少,24h出血量<500ml者49例,占94.23%,其余3例48h后出血总量<500ml;尿量逐渐恢复者45例,24h尿量达1000ml ,其余患者尿量尚未恢复正常,但生命体征均趋于平稳;治疗后无死亡,随诊观察,无产后感染以及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在14d内顺利出院。结论: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欣母沛治疗方法可成功止血,对于保留产妇子宫、挽救产妇生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快速、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操作容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顺姣;张德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B 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B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66例,对照组的诊断方法为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B超组的诊断方法为术前对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手术及病理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32例,其他29例。对照组对166例患者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确诊率为79.52%(132/166);B超组阑尾炎的确诊率为97.73%(129/132),其他疾病确诊率为89.66%(26/29),总确诊率为93.34%(155/166)。B超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对疑似阑尾炎的患者进行B超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对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种类及类似急性阑尾炎的疾病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魏奇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