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9例

陈杰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肝内外胆管结石
摘要:近年来,随着内镜、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开腹病变肝叶/段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逐渐被微创手术所替代.腹腔镜肝切除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成为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实用微创手术方法[1].我院于2007年9月-2012年5月,对1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肝切除术联合EST取石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纤支镜替代胸腔镜对诊断原因不明胸水的护理配合

    胸腔积液(胸水)系呼吸内科常见病,有相当部分病因诊断不明.本文旨在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胸水病因的护理配合.本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对40例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采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月初;蓝艳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孕妇分娩中心理护理的作用

    大多数孕妇是第一次生产,对分娩有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产程的进展,终影响分娩.产程前后应用心理干预的方法,使产妇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使顺产率提高,可见精神心理因素至关重要.

    作者:刘寅华;徐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对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和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66例,分成A、B两组,A组2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B组43例为治疗组,根据患者身体和病情制定系统的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对A、B两组患者护理后伤口愈合效果、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A组,住院时间少于A组,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能使患者伤口愈合和手术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邱康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在中期妊娠引产的应用

    目的:探讨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PCEA)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和对患者产程、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中期妊娠引产并自愿要求分娩镇痛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引产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镇痛分娩,对照组采用自然的传统分娩方式.对两组产妇产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距.结论: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聪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技术对子宫及附件和腹腔扫查.结果:超声诊断异位妊娠35例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9例,超声误诊6例.结论:超声技术对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莲;曾爱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早期应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主要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致残率很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因此,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对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而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简称空气波)治疗对预防偏瘫肢体水肿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在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0年10月对我院146例首次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实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分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分别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结果:随访结果和数据显示系统性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结论:对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自我保健、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叶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VSD术后护理体会

    近年来,VSD 即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其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控制感染,其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本文回顾我院骨科在2011年12月-2012年7月间应用VSD技术治疗39例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调查分析

    目的: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长青社区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30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运动方式、强度、时间、时机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运动治疗能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防治并发症,达到减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作者:曾丁香;黄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压快速静脉输入法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的护理

    目的:探讨加压快速静脉输入法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的护理.方法:通过收集在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显影效果和疾病诊断情况,并讨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式.结果:采用加压快速静脉输入法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的显影良好率达到了98.3%,诊断疾病的准确率达到100%,并且术前的静脉过敏试验、术中的激素治疗以及术后静滴生理盐水、抬高患肢和按压腓肠肌、帮助显影液稀释和代谢,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应用加压快速静脉输入法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对于下肢深静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控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黎小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头颈部鳞癌淋巴结的微转移研究新进展

    微转移、过渡转移、转移灶形成是恶性肿瘤转移的三个阶段.肿瘤微转移又称隐性转移,是指直径不大于1mm的微小转移灶.具体是指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生播散且存活于淋巴系统、骨髓或血循环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 一般未出现任何临床表现[1], 一般很难用常规检查方法如CT、MRI、单抗放射显影等技术发现.目前研究头颈部恶性肿瘤一个重要热点就是如何早期预防与发现恶性肿瘤的微转移.本文就鳞癌(头颈部)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胡金梅;丁跃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二甲苯防腐剂对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24h尿液总蛋白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二甲苯防腐剂对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24h尿液总蛋白的影响,总结其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108例尿液样本,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两组,各有54例,均使用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观察组添加二甲苯防腐剂,对照组不添加二甲苯防腐剂,分别对两组放置24h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放置24h的尿液总蛋白检测结果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放置24h的尿液总蛋白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尿液总蛋白的值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放置24h的尿液总蛋白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尿液总蛋白的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采取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24h尿液总蛋白的样本添加二甲苯防腐剂能够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更接近于即刻检测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仕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式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异位妊娠病例97例,其中16例采用改良式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手术,即应用30°广角镜常规穿刺充气进入腹腔,采用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辅以患侧输卵管系膜注射甲氨蝶呤20mg+生理盐水5ml,创面生物蛋白胶喷洒覆盖.术后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0mg的病例,术后血HCG下降迅速,阴道流血时间<7d,输卵管通畅率高,无1例发生持续性宫外孕.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在行输卵管保守手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0mg是一种简单、安全可行的方法,临床效果确切,可大力提倡、广泛开展.

    作者:赵伏华;王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同期患者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施后较实施前患者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品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衰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心衰患者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89例心衰患者与50例健康查体者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与hs-CRP水平定量检测,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心衰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r=0.885).结论:在心衰患者中,血浆hs-CRP升高的水平可以反映NT-proBNP 的水平.

    作者:牛方清;刘伟昌;窦晋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5例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低场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本组35例中多发肌瘤24例,单发肌瘤11例,行MRI平扫共检出78个病灶,查出肌层内肌瘤49个,浆膜下肌瘤16个,黏膜下肌瘤13个.MRI表现为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呈低或混杂信号;本组病灶小圆形、圆形57个,卵圆形19个,不规则分叶状3个.结论:低场MRI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中能清晰、准确地显示肌瘤大小、形态和位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B超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作者:史立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在社区健康体检中对男性HBsAg阳性者的易感配偶宣教体会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男性HBsAg阳性者及其配偶HBs-抗体阴性的易感者进行个别宣教及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的依从性.方法:对在社区健康体检中发现的48例男性HBsAg阳性而其配偶HBs-抗体为阴性的易感者在充分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对其本人及其HBs-抗体为阴性的易感配偶进行乙肝知识宣教,并对配偶双方的心理进行一些疏导并随访,观察其易感配偶的乙肝接种的依从性.结果:除2例失访以外,其余的46例易感配偶均接种了乙肝疫苗,其中第一针接种人数为46例,接种率为100%,第二针接种人数为44例,接种率为96%,第三针接种人数为42例,接种率为92%.结论:社区医生有针对性的个别对男方为HBsAg阳性者及其HBs-抗体为阴性的易感配偶进行健康教育,既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又提高了医生的信任度,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乙肝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对减少了乙肝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伟军;颜育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左眼眶内植物性异物手术取除1例报告

    眼外伤伴随着眼内异物常见于临床,但眶内植物性异物的发生率很低.我院2006年7月收治眶内植物性异物患者1例,行手术取出异物,新鲜伤口感染从原伤口探查进眶取除异物,术后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视力有所提高,伤口痊愈出院,手术后随访3个月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英;吴巧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全麻状态下全肺灌洗术治疗18例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全麻状态下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疗效.方法:对18例诊断明确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全麻下单侧肺灌洗术,以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为观察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18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全肺灌洗术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术前显著改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肺灌洗术,患者病情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全麻状态下全肺灌洗术是肺泡蛋白沉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倪晓辉;焦洋;朱萍;刘云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细辛脑注射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并观察细辛脑(Asarone,Asr)注射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Compoud Mehtoxyphenamine,CMO)胶囊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确诊为CVA的住院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按CVA常规治疗;观察组(7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sr 注射液16mg+ 5%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同时口服CMO胶囊,2粒/次,3次/d,均连续7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减轻程度及总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咳嗽显著减轻:观察组71例(98.6%);对照组63例(8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3.1%和80.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观察组为8.3%,对照组为7.0%(P>0.05).结论:Asr注射液联合CMO胶囊治疗CVA疗效肯定,较对照组具有一定优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业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