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9例

陈杰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肝内外胆管结石
摘要:近年来,随着内镜、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开腹病变肝叶/段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逐渐被微创手术所替代.腹腔镜肝切除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成为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实用微创手术方法[1].我院于2007年9月-2012年5月,对1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肝切除术联合EST取石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情况,掌握科学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和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拆线天数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拆线时间为(7.0±1.3)d,住院时间(8.5±1.4)d,甲级愈合例数27例,乙级愈合3例,感染和疼痛人数各3例;对照组拆线时间(8.5±1.8)d,住院天数(10.0±1.5)d,甲级愈合20例,乙级愈合10例,感染和疼痛人数各10例,两组无1例酮症酸中毒并发症,两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时期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有利于手术正常地进行以及术后的恢复,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安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抚触护理法对初产妇心理健康以及降低产后出血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法对初产妇心理健康以及降低产后出血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院生育的初产妇860例,根据产妇同意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抚触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抚触护理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之外,再实施抚触干预.结果:两组产妇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其SAS和SDS评分、心理健康状况和出血量有明显差异.抚触护理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护理组产妇的心理健康明显低于抚摸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抚触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结合抚触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能降低其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快速恢复健康[1].

    作者:周雪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式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异位妊娠病例97例,其中16例采用改良式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手术,即应用30°广角镜常规穿刺充气进入腹腔,采用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辅以患侧输卵管系膜注射甲氨蝶呤20mg+生理盐水5ml,创面生物蛋白胶喷洒覆盖.术后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0mg的病例,术后血HCG下降迅速,阴道流血时间<7d,输卵管通畅率高,无1例发生持续性宫外孕.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在行输卵管保守手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0mg是一种简单、安全可行的方法,临床效果确切,可大力提倡、广泛开展.

    作者:赵伏华;王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68例治疗体会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2012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抢救成功62例,6例死亡.结论: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早期、联合、重复、合理应用解毒药,对于中间综合征患者尽早确诊,尽早给予机械通气,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的作用.方法:将2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93.22%)高于对照组(7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手术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晓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衰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心衰患者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89例心衰患者与50例健康查体者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与hs-CRP水平定量检测,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心衰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r=0.885).结论:在心衰患者中,血浆hs-CRP升高的水平可以反映NT-proBNP 的水平.

    作者:牛方清;刘伟昌;窦晋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与改良式剖腹产临床分析

    目的:对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和改良式剖腹产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妊娠妇女98名,分成A、B两组,A组56名孕妇为治疗组,给予改良式剖腹产方法;B组42名孕妇为对照组,给予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方法.结果:经治疗,A组孕妇伤口愈合好于B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孕妇满意度高于B组,并发症概率低于B组.结论:改良式剖腹产效果较好.

    作者:杨书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出院指导对脑梗死患者ADL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出院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由责任组长按本科研究制定的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中要求的出院前系统的健康教育进行出院指导.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分别应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ADL得分评定.结果: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实验组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中要求的出院前系统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出院指导,能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ADL.

    作者:郑小薇;郑翠红;潘鸿莺;陈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刺络拔罐治疗下肢丹毒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于刺络拔罐治疗下肢丹毒患者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下肢丹毒患者42例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进行干预前、后评价比较,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较对照组病程缩短,且临床症状减轻迅速较快.结论:中医特色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而且通过对下肢丹毒患者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孙东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单纯性甲状腺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单纯性甲状腺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例单纯性甲状腺切除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引流管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窒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能增进单纯性甲状腺切除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玲;姜晶;鲁密密;解放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早期应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主要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致残率很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因此,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对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而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简称空气波)治疗对预防偏瘫肢体水肿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超过400ml或24h内出血量超过1 500ml,它是分娩期常见也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得不到及时处理,严重时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产后出血的早期预防、护理、治疗非常重要.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发生产后出血68例,通过及时的抢救、有效的护理干预,均全部治愈.现将有效的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代红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对创伤大鼠免疫系统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利用大鼠闭合性创伤模型,观察创伤后7d应用补中益气汤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健康成年 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创伤对照组(B)、创伤后补中益气汤治疗组(C).B组和C组制成双侧股骨闭合骨折创伤模型,伤后1h开始给A组、B组经胃灌注生理盐水,给C组经胃灌注补中益气汤,于创伤后6h、1d、3d、5d、7d,取股静脉血1ml测定免疫指标 T细胞表型CD4、CD8及CD3含量.结果:创伤后大鼠B组所有时间段和C组在6h、1d时的CD3+T、CD4+T细胞数量比创伤前显著下降,CD8+T细胞数量显著增多,CD4+T/CD8+T明显降低(P<0.01),创伤后3d、5d、7d时C组血中T淋巴细胞比B组CD3+T、CD4+T细胞数量增加,CD8+T细胞数量下降,CD4+T/CD8+T上升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7d时比6h、1d、3d、5d时的CD3+T、CD4+T细胞数量有增加,CD8+T细胞数量有下降,CD4+T/CD8+T有上升,正常对照组无变化.结论:创伤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下降,存在细胞免疫抑制现象,但随着伤后时间的迁移,细胞免疫功能有恢复迹象,应用补中益气汤能够明显提高CD4+T细胞数量,CD4+T/CD8+T比值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细胞表面CD8+T的表达.

    作者:荀世宁;张玉勤;郭颖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在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0年10月对我院146例首次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实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分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分别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结果:随访结果和数据显示系统性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结论:对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自我保健、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叶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在中期妊娠引产的应用

    目的:探讨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PCEA)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和对患者产程、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中期妊娠引产并自愿要求分娩镇痛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引产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镇痛分娩,对照组采用自然的传统分娩方式.对两组产妇产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距.结论: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聪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疗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张华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的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观察,以提供为经济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将102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0.1%的洗必泰溶液浸泡棉球常规擦洗口腔,实验组在常规擦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冲洗法,观察比较两组口腔溃疡、口臭和口腔霉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口臭发生率为4%(2/51)、口腔溃疡4%(2/51)、口腔霉菌感染率2%(1/51),两组数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口腔护理加生理盐水冲洗法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臭、口腔溃疡、口腔霉菌病的效果极其明显.

    作者:孙卫英;于夕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体位护理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成人、儿童视网膜脱离术前、术后的体位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遵医行为,促进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6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体位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能保持正确的体位,在休息和按照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下,患者对视力恢复满意,视网膜平伏,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各种手术体位的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健康教育对康复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其能有效的坚持体位休息,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翠;解放军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在社区健康体检中对男性HBsAg阳性者的易感配偶宣教体会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男性HBsAg阳性者及其配偶HBs-抗体阴性的易感者进行个别宣教及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的依从性.方法:对在社区健康体检中发现的48例男性HBsAg阳性而其配偶HBs-抗体为阴性的易感者在充分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对其本人及其HBs-抗体为阴性的易感配偶进行乙肝知识宣教,并对配偶双方的心理进行一些疏导并随访,观察其易感配偶的乙肝接种的依从性.结果:除2例失访以外,其余的46例易感配偶均接种了乙肝疫苗,其中第一针接种人数为46例,接种率为100%,第二针接种人数为44例,接种率为96%,第三针接种人数为42例,接种率为92%.结论:社区医生有针对性的个别对男方为HBsAg阳性者及其HBs-抗体为阴性的易感配偶进行健康教育,既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又提高了医生的信任度,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乙肝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对减少了乙肝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伟军;颜育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1例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低下所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因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女性到了更年期也会出现多种症状,甲减的表现有时类似更年期,现将被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的甲减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爱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