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中;修宗昌
目的 观察消癥方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收集河南省中医院48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消癥方(酒大黄,土元,浙贝母,玄参,牡蛎,三棱,莪术,皂角刺,川芎,鳖甲,当归,赤芍,丹皮,桂枝,茯苓等)治疗,连续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的有效率89.6%.结论 卵巢囊肿采用消癥方治疗,活血化瘀、散结消癥,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小,能更好的保全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苏婷婷;胡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方面综述了结肠黑变病的防治,强调早期防治的重要性.方法 检索近年来结肠黑变病致病因素的相关研究,贯彻中医“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探讨结肠黑变病的防治.结果 早期对致病因素进行控制及干预,能预防结肠黑变病的发生与发展.对已患有结肠黑变病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能降低结肠息肉、腺瘤的发生率,预防癌变.结论 贯彻“治未病”的思想,对结肠黑变病进行早期干预及积极治疗,能有效控制MC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冀虹;刘文英;田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常规化等问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结合实际分别从整合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以期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伍盼盼;乔漫洁;赵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抗毒合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5:8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绿原酸在0.0904~0.9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1.06% (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抗毒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松岳;王迎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血宁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慢性心衰患者35例,治疗组18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心血宁片,每次4片,每日3次,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宁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作者:曾庆寿;张瑞蓉;蔡小丽;黎丽娴;谭景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提高留学生实验针灸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促进针灸学对外交流.方法 针对留学生思维活跃,与教师有良好互动,爱好中医文化等特点,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教学中融入针灸特色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教学方法,培养了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留学生学习兴趣.结论 上述授课方法较为适合留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实验针灸学对外教学效果.
作者:卢峻;图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现代文献特征进行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及科研.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获得国内有关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相关文献,对1994-2014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的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文献进行地区分布、历年数量、肺炎类型、用药种类进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 近20年来国内正式发表了39篇相关文献,2006年后学术界开始重视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相关研究,其中浙江、黑龙江等省份为研究的核心地区.应用该疗法治疗卒中后肺炎、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报道多,对痰热清注射液的研究为深入.结论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了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有效方剂及用药规律,为今后规范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科研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何宇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和地司奥明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疼痛、水肿、患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及整体疗效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肢疼痛、水肿评分有显著性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患肢运动功能、手功能评分也显著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斌;熊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病,因病因复杂,个体差异大,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欠佳.王守儒教授在治疗口腔黏膜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脾虚血瘀、心火上攻.脾虚为其本,心火上炎,气滞血瘀为其标.因此,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心降火,止痛敛疮为其治疗大法.在运用中药的同时配合西医疗法,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丁虹;王守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益肾消痛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笔者随机选取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0例,采取肾消痛丸配合辅助疗法治疗6个疗程,并随访2年.对治疗前后患者影像学及生存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治疗后,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Harris评价优良率为85%,且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明显.结论 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肾消痛丸配合辅助疗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亚东;张建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赵淳教授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遣方用药时很重视药对的使用,遵古但却不泥古,他对这些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配伍、煎法以及现代药理学等均有独到的见解.针对某些病证,药对治疗临床应用上确实行之有效,这些药对可以起到减毒、增效、引经的作用,在治疗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惊人疗效.现总结赵教授运用这些药对的经验供同行参考,为推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作出贡献.
作者:普勇斌;张振宇;叶勇;吴英;唐彬;刘春丽;赵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多数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教学,因为思维方式差异、学时较短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从阐明中医科学性、体现中医先进性、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实践中作者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改革西医院校针灸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陈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试验组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经过三周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依从率比对照组高.结论 专业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使得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陈东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痛痹1号联合针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给予痛痹1号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8.1%,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为7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所拟方剂痛痹1号联合针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疗效较好.
作者:马秀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乳痛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口服乳痛消治疗,对照组口服乳疾灵颗粒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乳腺肿块大小,疼痛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肿块大小评分、疼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 乳痛消可以减轻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乳房肿块大小、疼痛程度、改善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明跃;彭淑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在分析现行高等中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教学学术思想对中医教学评价的根本性促进作用.认为要更加有效的提升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质量,应以教学学术思想为主导,提高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加强和完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学术与教学评价的有机结合.
作者:包海燕;崔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一书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内含许多中医的原始思维模型,对中医的影响深远.其对痹病的论述,不但专篇进行详论,还散见各篇,初步统计达160处之多,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诊治记录相当清晰.《黄帝内经》痹病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目前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痹病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内经》对痹病的记载是较全面的,为后世对痹病的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治疗方法重视针刺.
作者:刘革命;李兰波;鲁玉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传统教学法(LBL)结合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妇科理论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广州医科大学2010级及2011级中西医结合临专业的两个班级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11级64人)总论及各系统总论采用LBL教学方法,具体疾病的诊疗采用CBL教学方法,CBL与LBL有机结合,对照组(2010级62人)所有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通过期末成绩评分和问卷调查评估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教学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教学法相比,LBL结合CBL教学法在提高学习兴趣、锻炼主动学习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LBL结合CBL教学法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赖毛华;马红霞;刘华;宋兴华;李娟;夏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化浊行血颗粒对食饵性AS模型大鼠血脂、ET-1、NO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AS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按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药物组给予化浊行血颗粒水溶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TC、TG、HDL-C、LDL-C、ET-1、NO.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明显增高(P<0.05),HDL-C基本一致;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ET-1、N0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化浊行血颗粒可调控血脂,并保护血管内皮.
作者:周永红;张皓;胡怀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从中医经络循行联合脏腑分属理论并附以临床验案,介绍了徐寅平主任医师辨证论治痤疮的经验,即痤疮一病,乃脏腑功能失常而内生火、热、痰、湿、瘀诸邪气,进而导致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所致.痤疮常常发生于颜面的不同部位,据此可推知不同脏腑经络的正邪进退、虚实变化.根据痤疮分布部位及所对应的脏腑、经络,结合全身症状,以腹针为主要手段,配合体针治疗,疗效显著,特色突出.
作者:申斌;于川;徐寅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