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如何在西医院校针灸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陈朋

关键词:西医院校, 针灸学, 教学法, 学习兴趣
摘要:大多数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教学,因为思维方式差异、学时较短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从阐明中医科学性、体现中医先进性、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实践中作者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改革西医院校针灸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芪蛭桃红四物汤防治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芪蛭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确诊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芪蛭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1d深静脉栓塞发生率和血小板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1d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芪蛭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情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平;涂文琴;余南征;杨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治未病思想与体质偏颇、亚健康状态关系探讨

    从健康到疾病的发生必然经历:健康→体质偏颇→亚健康→疾病的过程,体质偏颇是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将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思想有机结合,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健康到体质偏颇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调理体质,以降低偏颇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二是从体质偏颇向亚健康和疾病转化的预防,预防关键是改善病理体质、辨识易感人群,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调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孙大中;修宗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药临床应用分析

    近年来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病例数逐年上升,已成为皮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由于其病程长,在整个病程中患者身心具受到较大影响,已成为临床医生来需要面对的一个较棘手的问题.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治疗.通过对近10年期刊中,有关中医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综述,从基本处方中归纳、总结出临床常用的中药及其出现频次,为临床更好的选方用药提供指导,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作者:李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赵淳教授临床应用药对的经验

    赵淳教授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遣方用药时很重视药对的使用,遵古但却不泥古,他对这些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配伍、煎法以及现代药理学等均有独到的见解.针对某些病证,药对治疗临床应用上确实行之有效,这些药对可以起到减毒、增效、引经的作用,在治疗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惊人疗效.现总结赵教授运用这些药对的经验供同行参考,为推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作出贡献.

    作者:普勇斌;张振宇;叶勇;吴英;唐彬;刘春丽;赵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黄帝内经》痹病论治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一书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内含许多中医的原始思维模型,对中医的影响深远.其对痹病的论述,不但专篇进行详论,还散见各篇,初步统计达160处之多,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诊治记录相当清晰.《黄帝内经》痹病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目前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痹病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内经》对痹病的记载是较全面的,为后世对痹病的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治疗方法重视针刺.

    作者:刘革命;李兰波;鲁玉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治未病探讨结肠黑变病的防治

    目的 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方面综述了结肠黑变病的防治,强调早期防治的重要性.方法 检索近年来结肠黑变病致病因素的相关研究,贯彻中医“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探讨结肠黑变病的防治.结果 早期对致病因素进行控制及干预,能预防结肠黑变病的发生与发展.对已患有结肠黑变病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能降低结肠息肉、腺瘤的发生率,预防癌变.结论 贯彻“治未病”的思想,对结肠黑变病进行早期干预及积极治疗,能有效控制MC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冀虹;刘文英;田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留学生实验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目的 探索提高留学生实验针灸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促进针灸学对外交流.方法 针对留学生思维活跃,与教师有良好互动,爱好中医文化等特点,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教学中融入针灸特色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教学方法,培养了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留学生学习兴趣.结论 上述授课方法较为适合留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实验针灸学对外教学效果.

    作者:卢峻;图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浅述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因此,必须重视乳腺癌的防治.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其中中医中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已渐被中西医业界高度重视.

    作者:胡金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血宁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血宁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慢性心衰患者35例,治疗组18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心血宁片,每次4片,每日3次,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宁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作者:曾庆寿;张瑞蓉;蔡小丽;黎丽娴;谭景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仙龙颗粒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

    目的 观察并总结仙龙颗粒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细胞学和(或)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0例,一线化疗后单纯口服中药维持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口服消癌平片;治疗组:单纯口服仙龙颗粒,两组患者均口服中药1个月.观察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临床症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35例中,生活质量评分总改善率68.6%;对照组总改善率65.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中医临床症候总改善率65.7%,对照组总改善率6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中药仙龙颗粒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越;孙守坤;李明晶;杨光;陈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份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概况

    随着中医药工作的深入研究,结合肠道微生态学科的发展,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日益受关注,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已逐渐被阐释,不管是从中医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都已证实中药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笔者整理近10年来中药调整肠道菌群的相关文献,总结单味中药对肠道微生态调节的研究,从健脾化湿药、补益药、清热解毒药、泻下药、消食药及理气药等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吴国琳;余国友;范小芬;卢雯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肝脾论治2型糖尿病探析

    传统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多与肺、胃、肾密切相关,辨证多以阴虚燥热为纲,本文根据历代中医文献对消渴病的论述及济宁地区的生活习惯,结合临床实践和肝脾的病理生理特性、肝脾的相互关系,阐述肝脾在发病中的重要性,提示肝郁脾虚为2型糖尿病致病的重要病机,提出以疏肝健脾为法治疗2型糖尿病,结合现代生化指标初步解释治疗原理.举验案1例.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外敷结合腔内灌注及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0例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结合腔内灌注及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顺铂80 mg+氯化钠100 ml胸腔灌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外敷局部后同时配以深部热疗.观察两组治疗2疗程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5%,对照组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敷结合腔内灌注及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且可提高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洪月光;何宁一;张敬;齐欢;朱立春;张学新;王晓玲;孙兴华;张毅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九)穴位埋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

    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取穴主要为大椎、风门、肺俞、定喘、膻中、身柱,痰湿型加脾俞、丰隆,痰热型加外关、曲池,气虚型加气海、肾俞;以咳为主加孔,喘为主加鱼际,血瘀明显加膈俞.采用穴位埋线这一内病外治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通过调整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力,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作者:杨才德;包金莲;龚旺梅;田瑞瑞;宋建成;于灵芝;程涛;魏兵;高振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师承教育学生实践技能测评的探索

    对师承班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测评,并对随机抽取部分普通班的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校内理论考试成绩无差异,实践技能总成绩有明显差异,其中口述项,两组无差异;技能项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差异主要体现在试诊环节,得分明显高于普通班,试诊环节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依据.

    作者:邓棋卫;陈建章;徐泽宇;傅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试论如何在西医院校针灸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大多数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教学,因为思维方式差异、学时较短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从阐明中医科学性、体现中医先进性、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实践中作者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改革西医院校针灸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陈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现代文献特征进行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及科研.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获得国内有关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相关文献,对1994-2014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的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文献进行地区分布、历年数量、肺炎类型、用药种类进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 近20年来国内正式发表了39篇相关文献,2006年后学术界开始重视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相关研究,其中浙江、黑龙江等省份为研究的核心地区.应用该疗法治疗卒中后肺炎、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报道多,对痰热清注射液的研究为深入.结论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了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有效方剂及用药规律,为今后规范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科研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何宇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疗法临床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类风温性关节炎的常用并且疗效好的针灸疗法.方法 在CNKI、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治法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文献中的针灸疗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方法使用频次多的针灸并用,其次是针灸联合中药.结论 针灸对该病的治疗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樊志忠;杨金华;虞跃跃;李双;韩君萍;赵叶;崔建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消癥方治疗卵巢囊肿48例

    目的 观察消癥方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收集河南省中医院48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消癥方(酒大黄,土元,浙贝母,玄参,牡蛎,三棱,莪术,皂角刺,川芎,鳖甲,当归,赤芍,丹皮,桂枝,茯苓等)治疗,连续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的有效率89.6%.结论 卵巢囊肿采用消癥方治疗,活血化瘀、散结消癥,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小,能更好的保全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苏婷婷;胡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旨在探索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可量化的,并适用于医学教育目标的人才素质评测指标体系.基于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完成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遴选;2.采用专家访谈法,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草案;3.联合运用Delphi法与Fuzzy综合评价法进行三轮评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雷达图分析法”实施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构建临床医学人才测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创新性,可为各医学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杨敏;邓庆平;黄鹤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