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邓庆平;黄鹤冲
目的 通过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了解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1998年1月-2010年12月全部中医学期刊,对所获文献的研究方法,具体操作,结论进行分析.结果 中医中药,传统的针灸方法,针灸配合推拿或针刀,针刺配合灸法或拔罐或配合药物,针刺配合各种仪器,火针,三棱针等等方法,均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本病广泛应用于在临床,并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治疗效果,但就目前而言,临床研究方面尚存在较多问题,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当前临床研究对该病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及研究的方法还需提高,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要有统一的疗效诊断标准,并采取大样本随机对照,这将是以后提高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水平的核心所在.
作者:徐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绿色医学的今天,针灸疗法以其安全有效、创伤小、无副作用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认同,慕名前来中国学习针灸疗法的留学生也日益增多,面对留学生日益高涨的学习热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这些海外学子更准确、更高效的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等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雅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56例不孕患者,于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服用补肾活血中药,日二次,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用阴道彩超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类型,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 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类型、子宫内膜血供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中药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胚胎着床.
作者:张雯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病,因病因复杂,个体差异大,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欠佳.王守儒教授在治疗口腔黏膜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脾虚血瘀、心火上攻.脾虚为其本,心火上炎,气滞血瘀为其标.因此,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心降火,止痛敛疮为其治疗大法.在运用中药的同时配合西医疗法,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丁虹;王守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乳痛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口服乳痛消治疗,对照组口服乳疾灵颗粒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乳腺肿块大小,疼痛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肿块大小评分、疼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 乳痛消可以减轻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乳房肿块大小、疼痛程度、改善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明跃;彭淑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常规化等问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结合实际分别从整合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以期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伍盼盼;乔漫洁;赵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中医药工作的深入研究,结合肠道微生态学科的发展,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日益受关注,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已逐渐被阐释,不管是从中医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都已证实中药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笔者整理近10年来中药调整肠道菌群的相关文献,总结单味中药对肠道微生态调节的研究,从健脾化湿药、补益药、清热解毒药、泻下药、消食药及理气药等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吴国琳;余国友;范小芬;卢雯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抗毒合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5:8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绿原酸在0.0904~0.9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1.06% (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抗毒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松岳;王迎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西医院校中医藏象教学往往面临内容多、课时少、西医知识先入为主、藏象理论抽象难懂的局面,使得教学方法单一,影响了教学质量.我们将比较教学法应用于藏象教学,合理运用表格,并进行了多种比较尝试,包括中西医解剖知识的比较、西医生理与中医脏腑功能的比较、西医病理与脏腑功能失调的比较、中医脏腑功能的横向比较等,取得满意效果,同时也提出比较教学应避免流于表面和生搬硬套,比较须有侧重等注意点.
作者:施俊;岳小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一书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内含许多中医的原始思维模型,对中医的影响深远.其对痹病的论述,不但专篇进行详论,还散见各篇,初步统计达160处之多,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诊治记录相当清晰.《黄帝内经》痹病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目前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痹病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内经》对痹病的记载是较全面的,为后世对痹病的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治疗方法重视针刺.
作者:刘革命;李兰波;鲁玉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结合腔内灌注及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顺铂80 mg+氯化钠100 ml胸腔灌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外敷局部后同时配以深部热疗.观察两组治疗2疗程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5%,对照组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敷结合腔内灌注及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且可提高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洪月光;何宁一;张敬;齐欢;朱立春;张学新;王晓玲;孙兴华;张毅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些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及政府对基层医院的财政上的挟持,医院在硬件建设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中医院急诊的发展.这篇文章从县级中医院急诊的现状如专业医疗资源匮乏、急诊科室管理人员脱离临床、总体调度欠完善、社区急救能力待提高、中医特色不突出等方面进行浅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马艳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多数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教学,因为思维方式差异、学时较短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从阐明中医科学性、体现中医先进性、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实践中作者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改革西医院校针灸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陈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经方备受古今医家推崇,其在失眠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如栀子豉汤、小陷胸汤、归脾汤等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检索了2000年至今的文献,按其主要表现分证对经方治疗失眠疾病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吕明圣;王瑢睿;王冠群;杨建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介绍了选修课古迹名胜与中医药文化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课程以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古迹名胜为线索讲述相关医史知识,借此拓展医史课所学内容,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补充以地域划分的医学流派知识,弥补近、现代医学史知识;教学方法多采用漫谈的形式,对于古迹名胜,教师尽可能身临其境获得第一手资料,课上借助多媒体展示,以提高课堂效果.
作者:马小顺;孙钢;周计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从健康到疾病的发生必然经历:健康→体质偏颇→亚健康→疾病的过程,体质偏颇是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将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思想有机结合,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健康到体质偏颇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调理体质,以降低偏颇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二是从体质偏颇向亚健康和疾病转化的预防,预防关键是改善病理体质、辨识易感人群,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调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孙大中;修宗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论述了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中开设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对策.从我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开设生物安全教育意义深远,也是十分必要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开设生物安全教育可以从强化教师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3个方面入手.
作者:李秀平;李争鸣;周秀萍;费嫦;陈湘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赵淳教授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遣方用药时很重视药对的使用,遵古但却不泥古,他对这些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配伍、煎法以及现代药理学等均有独到的见解.针对某些病证,药对治疗临床应用上确实行之有效,这些药对可以起到减毒、增效、引经的作用,在治疗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惊人疗效.现总结赵教授运用这些药对的经验供同行参考,为推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作出贡献.
作者:普勇斌;张振宇;叶勇;吴英;唐彬;刘春丽;赵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对师承班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测评,并对随机抽取部分普通班的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校内理论考试成绩无差异,实践技能总成绩有明显差异,其中口述项,两组无差异;技能项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差异主要体现在试诊环节,得分明显高于普通班,试诊环节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依据.
作者:邓棋卫;陈建章;徐泽宇;傅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心绞痛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医将其归于“胸痹”、“心痛”等病范畴.在长期临床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对其本质的认识,本文梳理传统中医的病机特点,同时结合现代医学证据,将其从中医的发病因素,病因病机,西医病理的实质及相关基因方面等方面作归纳及总结.指出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状况,为提升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战勇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