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顺;孙钢;周计春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一书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内含许多中医的原始思维模型,对中医的影响深远.其对痹病的论述,不但专篇进行详论,还散见各篇,初步统计达160处之多,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诊治记录相当清晰.《黄帝内经》痹病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目前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痹病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内经》对痹病的记载是较全面的,为后世对痹病的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治疗方法重视针刺.
作者:刘革命;李兰波;鲁玉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论述了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中开设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对策.从我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开设生物安全教育意义深远,也是十分必要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开设生物安全教育可以从强化教师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3个方面入手.
作者:李秀平;李争鸣;周秀萍;费嫦;陈湘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心绞痛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医将其归于“胸痹”、“心痛”等病范畴.在长期临床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对其本质的认识,本文梳理传统中医的病机特点,同时结合现代医学证据,将其从中医的发病因素,病因病机,西医病理的实质及相关基因方面等方面作归纳及总结.指出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状况,为提升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战勇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芪蛭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确诊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芪蛭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1d深静脉栓塞发生率和血小板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1d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芪蛭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情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平;涂文琴;余南征;杨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医三联法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打破以往单纯方法治疗的弊端,以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达到多靶点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开焊本想研究,旨在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末梢神经炎的疗效;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推进临床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方案规范化、高效化.
作者:刘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传统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多与肺、胃、肾密切相关,辨证多以阴虚燥热为纲,本文根据历代中医文献对消渴病的论述及济宁地区的生活习惯,结合临床实践和肝脾的病理生理特性、肝脾的相互关系,阐述肝脾在发病中的重要性,提示肝郁脾虚为2型糖尿病致病的重要病机,提出以疏肝健脾为法治疗2型糖尿病,结合现代生化指标初步解释治疗原理.举验案1例.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近年快速发展的网络授课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模式,符合当前网络的高速发展趋势,成为网络时代人们学习的新途径.通过梳理和总结MOOC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在对MOOC的特点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MOOC对传统中医学教育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操红缨;谈博;赖焕玲;黄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取穴主要为大椎、风门、肺俞、定喘、膻中、身柱,痰湿型加脾俞、丰隆,痰热型加外关、曲池,气虚型加气海、肾俞;以咳为主加孔,喘为主加鱼际,血瘀明显加膈俞.采用穴位埋线这一内病外治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通过调整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力,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作者:杨才德;包金莲;龚旺梅;田瑞瑞;宋建成;于灵芝;程涛;魏兵;高振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抗毒合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5:8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绿原酸在0.0904~0.9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1.06% (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抗毒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松岳;王迎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化浊行血颗粒对食饵性AS模型大鼠血脂、ET-1、NO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AS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按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药物组给予化浊行血颗粒水溶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TC、TG、HDL-C、LDL-C、ET-1、NO.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明显增高(P<0.05),HDL-C基本一致;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ET-1、N0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化浊行血颗粒可调控血脂,并保护血管内皮.
作者:周永红;张皓;胡怀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剂延玉合剂治疗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延玉合剂.结果 观察组疗效、血糖血脂改善情况、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玉合剂在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伯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因此,必须重视乳腺癌的防治.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其中中医中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已渐被中西医业界高度重视.
作者:胡金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研究旨在探索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可量化的,并适用于医学教育目标的人才素质评测指标体系.基于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完成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遴选;2.采用专家访谈法,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草案;3.联合运用Delphi法与Fuzzy综合评价法进行三轮评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雷达图分析法”实施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构建临床医学人才测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创新性,可为各医学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杨敏;邓庆平;黄鹤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高体三教授是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高体三教授以六经辨证为主线,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立足于肝肾两脏生理特性,临床灵活运用附子等温热药,效如桴鼓,对附子确有独到发挥,笔者试对高体三教授运用附子的经验加以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易华;张玉婷;易建华;高天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常规化等问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结合实际分别从整合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以期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伍盼盼;乔漫洁;赵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痛痹1号联合针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给予痛痹1号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8.1%,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为7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所拟方剂痛痹1号联合针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疗效较好.
作者:马秀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从健康到疾病的发生必然经历:健康→体质偏颇→亚健康→疾病的过程,体质偏颇是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将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思想有机结合,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健康到体质偏颇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调理体质,以降低偏颇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二是从体质偏颇向亚健康和疾病转化的预防,预防关键是改善病理体质、辨识易感人群,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调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孙大中;修宗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17、18世纪耶稣会士来华时期,中西医发展水平大致相当,耶稣会士以文化交流的心态来审视中医,他们所翻译的西医书籍主要以性学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影响有限.而19世纪新教传教士来华时期,西方医学已经完成了向现代医学的转变,他们以现代医学的标尺来衡量中医的科学性,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甚至提出在中国建立西方医学体系.他们在中国传播西方医学,对中医造成了巨大冲击,推动了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促就了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形成.
作者:郭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便秘在临床上,属于伴随疾病而存在一个症状,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长,排出时间延长,粪质坚硬,便量减少,排出困难不畅.特殊情况下合并直肠胀感及排便不禁的临床症状.据国内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出的结果表明:便秘的发病率为0.1~0.15,老年患者比重大,其中仅60岁以上患者人数就占总便秘患者的18%~23%.便秘患者常伴随腹部的不适感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临床观察表明其常可诱发或加重消化系统的相关疾病,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而有效的治疗便秘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所关注.现有大量临床报道显示针灸对便秘的治疗确切有效[1].
作者:丁庆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病,因病因复杂,个体差异大,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欠佳.王守儒教授在治疗口腔黏膜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脾虚血瘀、心火上攻.脾虚为其本,心火上炎,气滞血瘀为其标.因此,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心降火,止痛敛疮为其治疗大法.在运用中药的同时配合西医疗法,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丁虹;王守儒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