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芳
经方备受古今医家推崇,其在失眠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如栀子豉汤、小陷胸汤、归脾汤等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检索了2000年至今的文献,按其主要表现分证对经方治疗失眠疾病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吕明圣;王瑢睿;王冠群;杨建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介绍了选修课古迹名胜与中医药文化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课程以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古迹名胜为线索讲述相关医史知识,借此拓展医史课所学内容,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补充以地域划分的医学流派知识,弥补近、现代医学史知识;教学方法多采用漫谈的形式,对于古迹名胜,教师尽可能身临其境获得第一手资料,课上借助多媒体展示,以提高课堂效果.
作者:马小顺;孙钢;周计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近年快速发展的网络授课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模式,符合当前网络的高速发展趋势,成为网络时代人们学习的新途径.通过梳理和总结MOOC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在对MOOC的特点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MOOC对传统中医学教育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操红缨;谈博;赖焕玲;黄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与生活压力的增加,偏头痛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其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病的治疗,针灸疗法通过对经脉气血的调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旋静;辛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些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及政府对基层医院的财政上的挟持,医院在硬件建设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中医院急诊的发展.这篇文章从县级中医院急诊的现状如专业医疗资源匮乏、急诊科室管理人员脱离临床、总体调度欠完善、社区急救能力待提高、中医特色不突出等方面进行浅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马艳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胸腰椎暴裂骨折患者应用中药与自牵按摩袋配合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该疗法的应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纳的36例胸腰椎暴裂骨折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全体患者均使用中药与自牵按摩袋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后,肿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发生神经损伤.随访3年,全体患者均无双下肢神经症状,活动功能完全正常.结论 使用中药与自牵按摩袋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暴裂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平;乐智卿;黄夏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取穴主要为大椎、风门、肺俞、定喘、膻中、身柱,痰湿型加脾俞、丰隆,痰热型加外关、曲池,气虚型加气海、肾俞;以咳为主加孔,喘为主加鱼际,血瘀明显加膈俞.采用穴位埋线这一内病外治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通过调整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力,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作者:杨才德;包金莲;龚旺梅;田瑞瑞;宋建成;于灵芝;程涛;魏兵;高振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西医院校中医藏象教学往往面临内容多、课时少、西医知识先入为主、藏象理论抽象难懂的局面,使得教学方法单一,影响了教学质量.我们将比较教学法应用于藏象教学,合理运用表格,并进行了多种比较尝试,包括中西医解剖知识的比较、西医生理与中医脏腑功能的比较、西医病理与脏腑功能失调的比较、中医脏腑功能的横向比较等,取得满意效果,同时也提出比较教学应避免流于表面和生搬硬套,比较须有侧重等注意点.
作者:施俊;岳小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药自拟益气和胃方配合化疗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采用规范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加服中药理气和胃方,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体重变化等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拟理气和胃方配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并能有效降低化疗毒副作用.
作者:李应宏;张宇杰;王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研究旨在探索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可量化的,并适用于医学教育目标的人才素质评测指标体系.基于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完成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遴选;2.采用专家访谈法,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草案;3.联合运用Delphi法与Fuzzy综合评价法进行三轮评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雷达图分析法”实施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构建临床医学人才测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创新性,可为各医学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杨敏;邓庆平;黄鹤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一书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内含许多中医的原始思维模型,对中医的影响深远.其对痹病的论述,不但专篇进行详论,还散见各篇,初步统计达160处之多,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诊治记录相当清晰.《黄帝内经》痹病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目前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痹病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内经》对痹病的记载是较全面的,为后世对痹病的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治疗方法重视针刺.
作者:刘革命;李兰波;鲁玉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学科教学在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立足于学生学科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来改进学生学习质量,可谓解决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学习问题的一条恰当的途径.作者针对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力薄弱的现状,采取不记名的自我报告式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形式,对药科类本科生进行抽样测查,初步了解该群体学生学科学习力的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探索学生学科学习力提升的途径与策略奠定基础.
作者:龙泳伶;龙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多数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教学,因为思维方式差异、学时较短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从阐明中医科学性、体现中医先进性、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实践中作者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改革西医院校针灸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陈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20例,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 00 mg,静脉点滴,每日1次,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评价,并与20例使用血栓通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经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14天后,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障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积分均有明显改善,积分降低值与血栓通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中医辨证属瘀血阻络证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作者:吕建军;郭素贞;赵伟娥;邢辉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病例数逐年上升,已成为皮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由于其病程长,在整个病程中患者身心具受到较大影响,已成为临床医生来需要面对的一个较棘手的问题.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治疗.通过对近10年期刊中,有关中医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综述,从基本处方中归纳、总结出临床常用的中药及其出现频次,为临床更好的选方用药提供指导,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作者:李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现代文献特征进行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及科研.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获得国内有关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相关文献,对1994-2014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的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文献进行地区分布、历年数量、肺炎类型、用药种类进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 近20年来国内正式发表了39篇相关文献,2006年后学术界开始重视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相关研究,其中浙江、黑龙江等省份为研究的核心地区.应用该疗法治疗卒中后肺炎、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报道多,对痰热清注射液的研究为深入.结论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了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有效方剂及用药规律,为今后规范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科研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何宇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芪蛭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确诊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芪蛭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1d深静脉栓塞发生率和血小板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1d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芪蛭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情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平;涂文琴;余南征;杨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总结仙龙颗粒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细胞学和(或)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0例,一线化疗后单纯口服中药维持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口服消癌平片;治疗组:单纯口服仙龙颗粒,两组患者均口服中药1个月.观察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临床症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35例中,生活质量评分总改善率68.6%;对照组总改善率65.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中医临床症候总改善率65.7%,对照组总改善率6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中药仙龙颗粒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越;孙守坤;李明晶;杨光;陈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因此,必须重视乳腺癌的防治.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其中中医中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已渐被中西医业界高度重视.
作者:胡金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乳痛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口服乳痛消治疗,对照组口服乳疾灵颗粒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乳腺肿块大小,疼痛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肿块大小评分、疼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 乳痛消可以减轻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乳房肿块大小、疼痛程度、改善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明跃;彭淑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