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岩
目的 研究化浊行血颗粒对食饵性AS模型大鼠血脂、ET-1、NO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AS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按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药物组给予化浊行血颗粒水溶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TC、TG、HDL-C、LDL-C、ET-1、NO.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明显增高(P<0.05),HDL-C基本一致;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ET-1、N0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化浊行血颗粒可调控血脂,并保护血管内皮.
作者:周永红;张皓;胡怀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总结仙龙颗粒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细胞学和(或)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0例,一线化疗后单纯口服中药维持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口服消癌平片;治疗组:单纯口服仙龙颗粒,两组患者均口服中药1个月.观察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临床症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35例中,生活质量评分总改善率68.6%;对照组总改善率65.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中医临床症候总改善率65.7%,对照组总改善率6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中药仙龙颗粒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越;孙守坤;李明晶;杨光;陈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剂延玉合剂治疗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延玉合剂.结果 观察组疗效、血糖血脂改善情况、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玉合剂在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伯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西医院校中医藏象教学往往面临内容多、课时少、西医知识先入为主、藏象理论抽象难懂的局面,使得教学方法单一,影响了教学质量.我们将比较教学法应用于藏象教学,合理运用表格,并进行了多种比较尝试,包括中西医解剖知识的比较、西医生理与中医脏腑功能的比较、西医病理与脏腑功能失调的比较、中医脏腑功能的横向比较等,取得满意效果,同时也提出比较教学应避免流于表面和生搬硬套,比较须有侧重等注意点.
作者:施俊;岳小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指出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现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刘敏;张培影;王忠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痛痹1号联合针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给予痛痹1号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8.1%,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为7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所拟方剂痛痹1号联合针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疗效较好.
作者:马秀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在分析现行高等中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教学学术思想对中医教学评价的根本性促进作用.认为要更加有效的提升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质量,应以教学学术思想为主导,提高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加强和完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学术与教学评价的有机结合.
作者:包海燕;崔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通腑醒神胶囊配合中医护理和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口服通腑醒神胶囊配合中医护理)和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通腑醒神胶囊4粒,每日3次,同时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每日2次,每次15ml.两组均治疗7天,治疗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和疗效评定标准进疗效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腑醒神胶囊配合中医护理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何於;顾鹏鹏;郭艳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研究旨在探索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可量化的,并适用于医学教育目标的人才素质评测指标体系.基于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完成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遴选;2.采用专家访谈法,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草案;3.联合运用Delphi法与Fuzzy综合评价法进行三轮评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雷达图分析法”实施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构建临床医学人才测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创新性,可为各医学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杨敏;邓庆平;黄鹤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目前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适宜方法.方法 回顾了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历史沿革以及我国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及经验.18年来,我院通过开展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教育者的水平.利用周末的时间开展了糖尿病教育大讲堂、护理教育小课堂、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通过“基础胰岛素临床规范化使用优化管理项目”对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进行管理.针对我们在健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PDCA循环结合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授权教育模式,结构化教育模式等新的教育模式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效果.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正在从传授式教育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参与方向改变.
作者:黄薇;张越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冯建华教授摒弃了肾阳亏虚为原发性甲减基本病机的说法,提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气亏虚,中气下陷,肾阳亏虚为其发展过程的晚期阶段.所以其治当首选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法.在临床上治疗本病时常选用补中益气汤作为基础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灿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经方备受古今医家推崇,其在失眠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如栀子豉汤、小陷胸汤、归脾汤等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检索了2000年至今的文献,按其主要表现分证对经方治疗失眠疾病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吕明圣;王瑢睿;王冠群;杨建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常规化等问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结合实际分别从整合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以期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伍盼盼;乔漫洁;赵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些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及政府对基层医院的财政上的挟持,医院在硬件建设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中医院急诊的发展.这篇文章从县级中医院急诊的现状如专业医疗资源匮乏、急诊科室管理人员脱离临床、总体调度欠完善、社区急救能力待提高、中医特色不突出等方面进行浅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马艳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近年快速发展的网络授课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模式,符合当前网络的高速发展趋势,成为网络时代人们学习的新途径.通过梳理和总结MOOC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在对MOOC的特点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MOOC对传统中医学教育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操红缨;谈博;赖焕玲;黄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便秘在临床上,属于伴随疾病而存在一个症状,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长,排出时间延长,粪质坚硬,便量减少,排出困难不畅.特殊情况下合并直肠胀感及排便不禁的临床症状.据国内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出的结果表明:便秘的发病率为0.1~0.15,老年患者比重大,其中仅60岁以上患者人数就占总便秘患者的18%~23%.便秘患者常伴随腹部的不适感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临床观察表明其常可诱发或加重消化系统的相关疾病,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而有效的治疗便秘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所关注.现有大量临床报道显示针灸对便秘的治疗确切有效[1].
作者:丁庆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介绍了选修课古迹名胜与中医药文化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课程以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古迹名胜为线索讲述相关医史知识,借此拓展医史课所学内容,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补充以地域划分的医学流派知识,弥补近、现代医学史知识;教学方法多采用漫谈的形式,对于古迹名胜,教师尽可能身临其境获得第一手资料,课上借助多媒体展示,以提高课堂效果.
作者:马小顺;孙钢;周计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中医药工作的深入研究,结合肠道微生态学科的发展,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日益受关注,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已逐渐被阐释,不管是从中医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都已证实中药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笔者整理近10年来中药调整肠道菌群的相关文献,总结单味中药对肠道微生态调节的研究,从健脾化湿药、补益药、清热解毒药、泻下药、消食药及理气药等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吴国琳;余国友;范小芬;卢雯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治疗类风温性关节炎的常用并且疗效好的针灸疗法.方法 在CNKI、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治法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文献中的针灸疗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方法使用频次多的针灸并用,其次是针灸联合中药.结论 针灸对该病的治疗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樊志忠;杨金华;虞跃跃;李双;韩君萍;赵叶;崔建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从炎症角度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慢性肾衰不安腿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56例有不安腿综合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人和对照组28人,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1片/次,3次/日,治疗组用生脉注射液(静滴40 ml/日),14天为1疗程.于治疗前后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从临床疗效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1.4%;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5.7%; 从hs-CRP水平看,治疗组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减轻慢性肾衰的微炎症状态、改善组织周围血供,从而改善了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作者:费秀丽;何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