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100例患者疗效观察

康震雷

关键词:小切口, 白内障, 人工晶体,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我院100例接受该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d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7d 和1个月的视力、眼压和前房深度都有进一步恢复,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轻等优点,简便易行、费用低廉,适合进一步推广使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根据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等支持对症治疗,同时予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辨证给予中药口服,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且治疗组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较单纯使用西药的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欧玲;黄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炎的疗效和观察

    目的:为了有效治疗静脉炎,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外敷与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好于土豆片外敷,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患者活动不受限制.结论: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应用于治疗静脉炎疗效好.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及感染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医院内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医院中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能否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失去赖以依靠的母体并处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环境中,故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其他人群高.对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新生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概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对易感新生儿进行防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管理已越来越受重视.对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危害之一.它不仅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感染后使病情迅速发展,死亡率高.院内感染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儿童医院感染的主要疾病,也是儿童住院病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马丽霞;王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346例产妇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分析我院346例产妇病例资料,探讨降低剖宫产率及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346例产妇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指征有:心理因素(初胎、紧张、社会因素);产妇异常(高龄、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程异常);胎儿异常(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巨大儿、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剖宫产率为58.1%,导致剖宫产术的首要原因已有被动因素(产妇、胎儿异常)变为主动原因(社会因素).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首要原因主要归结于社会因素,专科医护人员应提高产科质量,与产妇充分沟通剖宫产的利与弊,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何明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柴胡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咽炎6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咽炎患者134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治疗组于天突、大椎、三阴交注射柴胡注射液0.5ml/穴/次,隔天/次;对照组给予山香园片口服配草珊瑚含服,3片/次,3次/d.7d为1个疗程,10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57 %,对照组有效率73.1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申艳红;王力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病变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普(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适应证、疗效观察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例患者经妇科检查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病变而采用Leep刀手术切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远期继发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7%,平均时间为10min,出血量8~10ml.术后2个月复查,宫颈管有息肉样增生12例,用小号环切电极切除后无复发,继发感染2例.结论:Leep 刀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手术时间短,简单易行,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翁洁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鼻咽癌放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鼻咽癌放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0例鼻咽癌患者出现的不同放疗反应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渡过急性反应期,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完成疗程,效果满意.结论:采取积极有效恰当的护理可减少放疗反应,促进患者完成鼻咽癌放射治疗.

    作者:孙颖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常常出现焦虑、悲伤、失眠、厌世等情况,严重可能导致自杀.脑卒中人群临床发病率高,美国高达69%,我国为60%,若不及时治疗,将产生严重的身心危害,增加脑卒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对PSD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较为广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及社会支持等,对患者的抑郁康复治疗及原发病的治疗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综合了近几年的PSD护理干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田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损害71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多脏器损害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支气管肺炎等多脏器损害患儿的护理.通过仔细的病情观察及早地发现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症状,采取早期干预,给予对症、饮食、口腔、皮肤、心理等护理,结果:7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患儿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2.5d,无明显后遗症发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过程的关键.

    作者:洪树芹;范霞;张尔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与方式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观察

    目的:不同剂量与方式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方法:我院2009年4月-2011年12月住院2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组12例,对照组采用2h内2万U/kg的尿激酶一次性溶栓,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万U/kg尿激酶,微泵泵入,持续12h,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比较两组出血风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组用2万U/kg尿激酶2h内静滴后继而加用1万U/kg尿激酶微泵泵入,持续12h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安全性及出血风险比较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柯荣;刘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门诊药房不合格处方分析

    了解我院门诊药房处方管理现状,分析造成不合格处方的原因.众所周知,处方是记载医疗活动中诊断信息的重要载体.处方书写质量,直接反映出了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处方是医师应患者预防、治疗、诊断需要而开具给药房的有关药品配发的书面文件,具有法律、技术、经济上的意义.为此<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处方的前记、后记填写要齐全,正文书写要规范.同时在医院等级评审管理的指标中,把处方书写质量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部分门诊处方进行分析,力图阐明不合格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寻找解决之道,提出改进意见,为本院药房的规范、高效运作提供借鉴.2011年评议结果表明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尽管有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要达到或超过三级甲等医院的处方合格率,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谈做好机能实验学准备工作的体会

    机能实验学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掌握实验学知识、科研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场所.实验准备工作是整个机能实验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当一名称职的机能实验教学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实验教学前的每一项准备工作,切实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出努力.为提高机能实验学准备工作质量,确保机能实验成功,我中心在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师、实验准备的步骤和措施等方面做出改进和加强.

    作者:王元元;杨卫东;陶明飞;陶静;倪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腹膜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经验.方法:将49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全麻下经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4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5~8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25~60ml,平均35ml.术后24~48h拔出引流管,无出血、尿漏、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7d,平均5d.随访8~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丁勇;纪国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高压氧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4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按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检测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和循环内皮细胞(CEC)数.结果:高压氧组治疗1个疗程后,心绞痛发作和心电图均改善,ET-1水平及CEC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NO水平较对照明显上升(P<0.05).结论:高压氧能够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减少发作次数,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对患者的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环庆;彭志允;范志勇;刘军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管理体会

    目的:为有效地做好内镜清洗消毒,预防和杜绝由内镜检查所造成的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的各项制度,加大对内镜及有关消毒设施的投入,组织人员培训,规范清洗消毒工作程序.结果:内镜清洗消毒工作达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保证.结论:严把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关,实现科学化管理,是预防内镜发生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英惠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冠脉介入手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的护理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冠脉介入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与传统加压法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观察,来选择更可靠的术后止血方法.方法:随机将238例接受冠脉介入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18例,实验组术后安置动脉血管封堵器止血,对照组给予传统加压法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引起的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120例采用安置血管封堵器的患者,止血效果好,术后康复时间短,无并发症,1例患者周围软组织有少量出血,18例诉不适感;对照组118例采用传统加压法的患者,经加压后无再出血,止血效果好,8例周围软组织有少量渗血,90例患者诉卧床时间长,伤口压力引起不适感.结论:通过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观察,应用动脉封堵器止血的患者止血快,卧床时间短,舒适度有效提高,饮水量增加,有利于造影剂的排泄.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是可靠的止血方法,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颖;尚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经阴道分娩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经阴道分娩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例经阴道分娩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病例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子宫复旧、恶露排出及产褥感染.结果:治疗后子宫明显收缩,止血效果满意,恶露排出通畅,成功的保留了子宫,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B-Lynch缝合术是目前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能保留子宫,是治疗产后出血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李秀妮;姚林香;陈巧珍;杨萍;董慧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扭转后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在临床上的应用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仅有黏膜覆盖,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常引起子宫收缩,肌瘤被挤出宫颈突入阴道,临床上主要引起感染与坏死.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方法有多种,我院采用扭转后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焦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锌、铜、铁、钙、镁

    本法不需要消解样品,样品经分离稀释后,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锌、铜、铁、钙和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RSD≤8.52%)回收率在95%~100%之间.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景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小儿呼吸道阴性异物的影像学诊断与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小儿呼吸道阴性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8 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46例支气管阴性异物患儿术前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儿中全部接受了胸部X线检查,包括胸部摄片及透视,发现引起纵隔摆动18例,引起阻塞性肺炎8例,阻塞性肺不张7例,同时有阻塞性肺炎合并肺不张13例,仅见引起患侧肺气肿14例,未见明确阳性征象5例.结论:X线检查简便易行、诊断率高,透视下可动态观察纵隔摆动,是非常有价值的检查和诊断支气管异物的方法.

    作者:吴火木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