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应用

何作瑜;吴子贵;谭惠璇;欧敏华;张文娟

关键词: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抗菌药, 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随机抽查2010上半年门诊处方4 800张,对含有抗生素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有抗生素药物的处方2 928张,占6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处方263张,占8.98%,主要集中表现在:(1)用法、用量不当;(2)超适应证使用;(3)无明确指征使用抗菌药;(4)联合用药不当;(5)重复用药等.结论:剖析临床抗菌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1年2-10月来我室就诊的31例患者54条下肢设为研究组,将同期收取的30例正常患者的60条下肢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股浅静脉、腘静脉的内径、瓣膜的返流程度及持续时间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腘静脉内径及股浅静脉内径与对照组正常人的股浅静脉内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静脉平均血流速度与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静脉瓣返流部位分析对比P<0.001,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瓣膜的返流程度及返流部位明确,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而在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在手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特征变化.

    作者:李惠园;赵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小儿呼吸道阴性异物的影像学诊断与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小儿呼吸道阴性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8 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46例支气管阴性异物患儿术前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儿中全部接受了胸部X线检查,包括胸部摄片及透视,发现引起纵隔摆动18例,引起阻塞性肺炎8例,阻塞性肺不张7例,同时有阻塞性肺炎合并肺不张13例,仅见引起患侧肺气肿14例,未见明确阳性征象5例.结论:X线检查简便易行、诊断率高,透视下可动态观察纵隔摆动,是非常有价值的检查和诊断支气管异物的方法.

    作者:吴火木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期间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CPB心脏病患者血浆cTnI、CK、CK-MB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在30min以上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实验组在常规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1.5万U/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分别在CPB前(T1)、开放升主动脉时(T2)、开放升主动脉30min(T3)、术毕12h(T4)、术毕24h(T5)、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的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T3、T4、T5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乌司他丁可明显减少CPB术后的释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轩;尹立军;张守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肝硬化合并脾亢进62例脾脏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62例肝硬化合并脾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术后40d彩色B超检查提示脾栓塞区域内无血流通过,手术均告成功.术后14d、30d、60d患者的RBC、WBC及PLT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腹痛,1例患者出现肺部炎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8%.结论:介入脾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方面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因此,PSE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袁效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喉全切除术后并发咽瘘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喉全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2005-2011年间行喉全切除手术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有13例发生术后咽瘘,分析表明,术后感染、手术方式和缝合技巧、临床T分期、术前放疗、局部引流、手术时间、术后营养、返流和呕吐等因素与咽瘘发生有关.结论:对于晚期肿瘤,术前经过放疗的患者,术前应估计到发生咽瘘的可能,术中仔细缝合,提高手术熟练程度,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感染,局部引流通畅,防止胃管脱出,术后加强营养等可减少咽瘘的发生.

    作者:庾江东;唐先龙;王章锋;李健芝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扭转后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在临床上的应用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仅有黏膜覆盖,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常引起子宫收缩,肌瘤被挤出宫颈突入阴道,临床上主要引起感染与坏死.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方法有多种,我院采用扭转后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焦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产妇康复期优质护理服务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11年1-6月的432名产妇采取针对新生儿及产妇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发放调查表.结果:产妇及家属要求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需求大于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的需求.结论: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是所有产妇及家属的薄弱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及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耐心指导,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万小琴;张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的治疗.

    作者:唐文乐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综合性干预对产后抑郁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建册的孕妇110例作为干预组,同样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取另一辖区2008年3月-2010年1月在当地妇产科建册的孕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在孕期给予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孕产妇常规管理.两组均在产前14d,产后7d、14d、30d、42d、3个月、6个月、1年共8个时间点分别进行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结果:产前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无明显降低效果,但对产后抑郁症状的缓解具有明显效果.结论:产后的个体化持续综合干预对抑郁症状的缓解具有明显效果,应作为干预的重点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中部凹陷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有效地面部自体脂肪填充矫治面部轮廓的方法.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对于17例患者,通过局麻药少量精确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后行双侧眶睑沟、鼻唇沟或上唇自体脂肪少量、多点、多层次精确注射填充矫治局部形态不佳.结果:17例患者注射过程无明显疼痛感觉,脂肪填充位置精确,注射量合适.经4~12个月随访,局部脂肪有一定的吸收,但局部形态均匀一致,患者满意率高.结论:精确眶下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减少中面部自体脂肪填充注射中的疼痛,提高舒适度;并且使术者有条件精确控制脂肪填充量和位置,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王跃星;贾文红;叶瑞红;李龙;徐岩;武战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和颅内多靶点组合毁损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在CT和MRI图像融合技术指导及计算机辅助下,采用杏仁核、伏隔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1990年制定的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80例患者中,术后2周显著进步36例,进步41例,无效3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96.25%;术后6个月显著进步43例,进步33例,无效4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9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安全有效.

    作者:徐会厂;高宇;武玉龙;扈西一;辛军;李宪锋;任廷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锌、铜、铁、钙、镁

    本法不需要消解样品,样品经分离稀释后,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锌、铜、铁、钙和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RSD≤8.52%)回收率在95%~100%之间.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景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循证医学在膀胱癌病因学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笔者以膀胱癌病因学为例,针对目前对于膀胱癌发病原因例如吸烟、饮用咖啡、酒精及接触化工原料的文献报道结果不一,在教学查房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要求学生应用循证医学解决问题,并提出终的解决方案.并以笔者对于此类肿瘤循证医学研究为例,指导学生学习文献采集、纳入、剔除及终结论分析.让学生了解循证医学思想及指导学生在以后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潘建刚;周兴;苏宇;郑煜;刘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sPARc和E-cadherin在肾盂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sPARc和 E-cadherin在肾盂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文应用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对随机选择自2007年11月-2011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0例肾盂癌患者以及30例正常患者肾盂组织的sPARc和E-cadherin蛋白进行检测,分析这两种蛋白分别在肾盂癌病理中的表达.结果:SPARC蛋白在正常肾盂内膜组织、肾盂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5%、58.8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 在肾盂癌组织和正常肾盂黏膜上皮细胞膜上都有表达,但在肾盂癌组织E-cadherin表达阳性率(9/30,30%) 较正常肾盂黏膜上皮组织显著降低(30/30,1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ARc和E-cadherin在体内的表达与肾盂癌细胞侵袭以及转移等都有密切关系,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PARc和 E-cadherin蛋白在肾盂癌中的表达从而为肾盂癌的预后判断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少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根据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等支持对症治疗,同时予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辨证给予中药口服,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且治疗组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较单纯使用西药的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欧玲;黄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认知干预行为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行为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前、后的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以后,在不同时间段SAS评分和SDS评分方面:术前1d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而实验组术后1、3、5d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方面明显下降,同时与对照组同时段相比均明显降低,且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干预行为治疗对于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具有良好的缓解和减轻效用,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晖;林国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损害71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多脏器损害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支气管肺炎等多脏器损害患儿的护理.通过仔细的病情观察及早地发现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症状,采取早期干预,给予对症、饮食、口腔、皮肤、心理等护理,结果:7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患儿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2.5d,无明显后遗症发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过程的关键.

    作者:洪树芹;范霞;张尔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03例报告)

    目的:研究对比单纯腺性膀胱炎电切术以及术后加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对预防复发及癌变的疗效.方法:103例行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经尿道电切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对照组:50例,仅单纯电切,术后均口服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复发率及观察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不良反应.结果:随访7~63个月,平均35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6/53),复发率6.5%(3/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7/50),复发率16.2%(6/37).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丝裂霉素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很少有因骨髓抑制、肝肾毒性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能明显提高腺性膀胱炎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俊;张志明;陈柯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3例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及对照组(63例).两组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2%,两组比较χ2=24.44,P<0.01.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效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谈做好机能实验学准备工作的体会

    机能实验学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掌握实验学知识、科研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场所.实验准备工作是整个机能实验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当一名称职的机能实验教学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实验教学前的每一项准备工作,切实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出努力.为提高机能实验学准备工作质量,确保机能实验成功,我中心在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师、实验准备的步骤和措施等方面做出改进和加强.

    作者:王元元;杨卫东;陶明飞;陶静;倪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