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合并脾亢进62例脾脏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袁效杰

关键词:肝硬化, 脾亢进,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62例肝硬化合并脾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术后40d彩色B超检查提示脾栓塞区域内无血流通过,手术均告成功.术后14d、30d、60d患者的RBC、WBC及PLT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腹痛,1例患者出现肺部炎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8%.结论:介入脾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方面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因此,PSE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干预行为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行为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前、后的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以后,在不同时间段SAS评分和SDS评分方面:术前1d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而实验组术后1、3、5d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方面明显下降,同时与对照组同时段相比均明显降低,且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干预行为治疗对于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具有良好的缓解和减轻效用,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晖;林国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03例报告)

    目的:研究对比单纯腺性膀胱炎电切术以及术后加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对预防复发及癌变的疗效.方法:103例行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经尿道电切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对照组:50例,仅单纯电切,术后均口服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复发率及观察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不良反应.结果:随访7~63个月,平均35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6/53),复发率6.5%(3/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7/50),复发率16.2%(6/37).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丝裂霉素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很少有因骨髓抑制、肝肾毒性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能明显提高腺性膀胱炎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俊;张志明;陈柯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好发的一种由于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1].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护理、牵引、中药薰蒸、功能锻炼等方法.循证护理即是通过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结合文献检索寻找解决方案,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我科于2011年1月-12月对58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孟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及感染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医院内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医院中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能否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失去赖以依靠的母体并处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环境中,故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其他人群高.对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新生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概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对易感新生儿进行防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管理已越来越受重视.对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危害之一.它不仅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感染后使病情迅速发展,死亡率高.院内感染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儿童医院感染的主要疾病,也是儿童住院病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马丽霞;王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冠脉介入手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的护理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冠脉介入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与传统加压法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观察,来选择更可靠的术后止血方法.方法:随机将238例接受冠脉介入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18例,实验组术后安置动脉血管封堵器止血,对照组给予传统加压法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引起的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120例采用安置血管封堵器的患者,止血效果好,术后康复时间短,无并发症,1例患者周围软组织有少量出血,18例诉不适感;对照组118例采用传统加压法的患者,经加压后无再出血,止血效果好,8例周围软组织有少量渗血,90例患者诉卧床时间长,伤口压力引起不适感.结论:通过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观察,应用动脉封堵器止血的患者止血快,卧床时间短,舒适度有效提高,饮水量增加,有利于造影剂的排泄.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是可靠的止血方法,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颖;尚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9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围手术期选择快速康复护理的为研究组50例,选择普通护理的为对照组40例,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为(33.6±3.3)h、(8.1±3.9)h、(45.7±3.8)h、6%(3/50)、(7.5±1.9)d;对照组分别为(48.6±3.7)h、(55.8±10.2)h、(72.5±3.4)h、17.5%(7/40)、(11.8±4.1)d;两组数据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快速康复护理,有效控制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丽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根据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等支持对症治疗,同时予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辨证给予中药口服,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且治疗组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较单纯使用西药的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欧玲;黄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50例分析

    目的:观察在常规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非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治愈、好转与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愈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住院天数有所减少.结论:在常规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乌司他丁能更快地控制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情,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菲;宋哲;姜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损害71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多脏器损害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支气管肺炎等多脏器损害患儿的护理.通过仔细的病情观察及早地发现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症状,采取早期干预,给予对症、饮食、口腔、皮肤、心理等护理,结果:7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患儿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2.5d,无明显后遗症发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过程的关键.

    作者:洪树芹;范霞;张尔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22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均经临床诊疗或病理确诊.结果:60例淋巴结炎超声均可探及3枚以上肿大淋巴结,22例急性阑尾炎超声探及18例肿大阑尾,诊断符合率81.8%(18/22),漏、误诊4例.结论: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潘彩云;朱占领;陈静;王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中部凹陷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有效地面部自体脂肪填充矫治面部轮廓的方法.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对于17例患者,通过局麻药少量精确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后行双侧眶睑沟、鼻唇沟或上唇自体脂肪少量、多点、多层次精确注射填充矫治局部形态不佳.结果:17例患者注射过程无明显疼痛感觉,脂肪填充位置精确,注射量合适.经4~12个月随访,局部脂肪有一定的吸收,但局部形态均匀一致,患者满意率高.结论:精确眶下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减少中面部自体脂肪填充注射中的疼痛,提高舒适度;并且使术者有条件精确控制脂肪填充量和位置,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王跃星;贾文红;叶瑞红;李龙;徐岩;武战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析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应用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随机抽查2010上半年门诊处方4 800张,对含有抗生素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有抗生素药物的处方2 928张,占6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处方263张,占8.98%,主要集中表现在:(1)用法、用量不当;(2)超适应证使用;(3)无明确指征使用抗菌药;(4)联合用药不当;(5)重复用药等.结论:剖析临床抗菌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

    作者:何作瑜;吴子贵;谭惠璇;欧敏华;张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重症苯巴比妥中毒抢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苯巴比妥中毒的抢救方法.方法:对13例重症苯巴比妥中毒患者,均采用彻底洗胃、大量补液、利尿、氧疗、血液透析、钠洛酮和美解眠应用等综合抢救措施.结果:13例重症苯巴比妥中毒患者均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重症苯巴比妥中毒患者及早采取彻底洗胃、大量补液、血液透析及钠洛酮应用等综合治疗,可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金霞;陈利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和临床表现

    目的: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方法:对73例HIE患儿进行CT头部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28例诊断为轻度HIE,32例诊断为中度HIE,13例诊断为重度HIE.结论:CT能及时准确诊断HIE.

    作者:田耀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与方式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观察

    目的:不同剂量与方式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方法:我院2009年4月-2011年12月住院2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组12例,对照组采用2h内2万U/kg的尿激酶一次性溶栓,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万U/kg尿激酶,微泵泵入,持续12h,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比较两组出血风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组用2万U/kg尿激酶2h内静滴后继而加用1万U/kg尿激酶微泵泵入,持续12h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安全性及出血风险比较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柯荣;刘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双氢青蒿素对白血病多药耐药K562/ADM细胞的逆转作用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TT检测DHA联合阿霉素(adriamycin,ADM)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ADM)生长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浓度,以检测DHA对白血病细胞膜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泵功能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HA对白血病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0、20、40μmol/L DHA实验组的细胞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46、2.16和3.52倍.DHA使用前、后K562/ADM细胞膜P-gp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Rh123蓄积试验中DHA应用后使K562/ADM细胞内 Rh123浓度由用前的 22.16%升至 89.18%,Rh123外排试验中DHA应用后使 K562/ADM细胞内Rh123浓度由用前的27.15%升至60.51%.结论:DHA:能有效逆转白血病细胞的MDR机制为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膜上P-gp的药泵功能,增加耐药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逆转耐药性,而不是抑制和P-gp表达.

    作者:黄望香;曾雪花;李翠霞;罗玲;李蕊;黄竞;叶春桃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快速生物监测缺陷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快速生物监测缺陷原因.方法: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共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快速生物监测 186次,其中184次合格,2次发生缺陷.结论:快速生物监测各环节干扰因素很多,其中规范化技术操作是防范缺陷的核心.加强快速生物监测各环节质量监控,避免发生缺陷而影响结果判断.

    作者:陈献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以及对心率、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对52例高血压患者在原有降压药治疗8周以上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bid),监测对比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4周前、后坐位血压、动态血压平均值、心率、症状,治疗6个月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的水平.结果: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后,患者坐位血压、动态血压、心率均明显下降、症状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具有良好降压和降低心率的作用,对血糖、血脂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陈小玲;许勇;王美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66例Uu和Mh混合感染支原体培养与药敏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266例支原体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选择合理抗生素的方法,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减轻病人负担.方法:对266例不同标本来源、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混合支原体感染以青壮年为主,占89.80%;在药敏试验中,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强,以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高,占90.00%以上.结论:加强对病人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是降低耐药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梁保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3例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及对照组(63例).两组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2%,两组比较χ2=24.44,P<0.01.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效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