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
目的:探讨自制可调节引流管对引流速度的控制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确诊为胸、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7例,分别使用开放式引流管和可调节式引流管引流,比较两组放胸、腹水1、2、3h后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1、2、3h无变化的患者分别为18例(54.5%)、23例(69.7%)、30例(90.9%);实验组1、2、3h无变化的患者分别为31例(83.8%)、33例(89.2%)、35例(94.6%).结论:输液调节器在胸腹腔引流管中的应用,增加了大量排放胸水、腹水患者的安全性,而且操作方便.
作者:邢微微;姜振霞;董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应用生理盐水灌注液所引起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老年患者67例,检测手术前、后患者血液生化、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术中平均生理盐水用量37.8L.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P<0.05).中心静脉压(CVP)显著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有下降趋势,心率(HR)有上升趋势,而手术前、后血钠(Na+)、钾(K+)、氯(Cl-)、肌酐(Cr)等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CNL中应用大量灌注液可引起循环超负荷,灌注液吸收可导致老年患者血生化、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显著变化.
作者:闫成智;夏连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良横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7-2009年间收治的9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Stewart横切口,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横切口,术后对患者进行2~3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复发、转移及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3年发现两组患者在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横切口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具有暴露面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不影响美观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游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在我院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血液检查、分析、诊断,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本次分析活动的对象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原始病例为分析的依据,在治疗过程中,按照紫癜性肾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A组:14例患者中,A、B组症状明显好转都是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8.57%; C组:症状明显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86%.结论:从三个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观察以及复查情况分析,得出低分子肝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于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均能达到78%以上的有效率,但是如果能够将这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综合治疗,则能够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能提高15%,建议今后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得到推广.
作者:陈望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评价太仓市婴儿早期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分析各因素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寻求并制定更好的早期教养模式.方法:采用首都儿研所的婴幼儿0~6岁发育诊断量表,对2011年平均月龄(6.18±0.38)个月的292例在太仓市妇保所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进行测试,对测试家长采用调查量表的方式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对收集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男女婴神经心理发育无差异;神经心理发育与喂养方式有关;神经心理发育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有关.结论:性别对神经心理发育无影响,母乳喂养、父母受教育程度高有利于提高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作者:闵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许多患者外伤后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造成难愈型的慢性伤口,创面形成感染,经久不愈,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伤口换药是外科临床的基本功,也是换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的技术.然而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修复过程,某些伤口绝非是一帆风顺就能达到愈合的,存在这种或那种特殊情况致使伤口难以愈合或延迟愈合.现对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梦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49d宫内早孕终止妊娠的历史已非常悠久,此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安全、不手术及痛苦小等优点,流产率达90%以上[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终止妊娠的方法有了更高要求,很多超49d宫内妊娠的患者要求药物方式终止妊娠,因此近几年我院已将其运用范围扩大,用于终止10~15周宫内孕,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和聚集常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和脱失,以及细胞内以α-突触核蛋白为主要成分的路易小体形成.传统的观点认为该蛋白仅存在细胞浆中,近来的研究发现,在细胞间质中也存在着α-突触核蛋白,其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在本文中,笔者综述了细胞外α-突触核蛋白的特点、生物学意义及其与帕金森病发病的关系.
作者:赵江浩;赵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良性肿瘤,自1956年Liebow等首次描述此瘤并且命名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因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较难,易误诊为肺部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现将我所误诊为左下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探讨PSH的临床诊治,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顾众宏;饶赣锋;刘懿;邱龄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联合舒血宁静脉滴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7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CDP),10丸/次,口服,3次/d和舒血宁注射液(SI)20ml加入5%葡萄糖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21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检测并计算下列指标:WBC、CRP、FIB、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后观察两组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7%,观察组为98.6%(P<0.01);静息心电图两组均显示有改善,但观察组为97.2%,对照组为85.9%(P<0.05);WBC、CRP、FIB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观察组疗效肯定,较对照组常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曾宪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单、经济、可逆、广大育龄妇女易于接受的节育器具,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使用率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其不良反应如出血、腰腹部坠胀、脱落、移位等,直接影响着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现选取2011年1月1日-5月31日在我站放置宫内节育器的326名育龄妇女,在其围术期进行健康教育,使受术者了解和增进了宫内节育器的有关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宫内节育器的续用率,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减少受术者对手术的担忧,提高其自我护理,经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向清;郭建波;高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治疗方法,比较DHS、LCP、PFN三种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股骨近端解剖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三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采用Harris评分表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术后评分,通过进行计算发现本组70例患者中,行DHS固定29例患者优良率达到83.78%,行PFN固定17例的优良率达到93.10%,行LCP固定治疗24例,优良率达到85.29%.结论: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即采用个性化治疗,从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阳;刘云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寻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科学模式.方法:选择澄江镇4个社区共4.2万人,对其中50周岁以上人群开展高血压目标人群筛查,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运用NAH方案为基础治疗,随访管理督导患者服药,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结果:5年后进行综合干预效果评估,接受管理并完成5年随访的1 768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1.9%,良好的生活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吸烟率降低39.8%,饮酒率下降了36.5%,超重、肥胖减少了30.2%,低盐膳食率提高了55.9%,规律服药率提高到85.4%,防治费用降低了50.7%.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随访督导其服药,选用安全、价廉、有效的降压药治疗,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综合防治方案,患者能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平稳,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大大提高,值得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推广.
作者:朱爱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持续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2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且随机分成两组,A组(观察组)14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次/d,其疗程为15~20d.B组(对照组)14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次/d,治疗3~5d后改口服阿奇霉素10mg/kg,1次/d,连续用药3d停药4d序贯治疗.结果:A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儿,且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其用药时间不宜过短,用药时间过短容易复发.
作者:吴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在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病人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1.2mg/kg,芬太尼5μg/kg.实验组:选用镜体外径3.6mm的纤维支气管镜,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并对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定位.对照组:常规方法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结果:实验组成功率100%,导管管端正确定位率达100%,而对照组导管插入过深发生率15%,插入过浅发生率8%,即错位率达23%.结论: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患者麻醉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肺隔离技术效果好,能创造佳的手术条件,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红杰;李晓静;马亚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 (PPI)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功能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0年6月-2011年4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奥美拉唑20mg,1次/d,莫沙必利片5mg,3次/d的基础上添加三环抗抑郁药多虑平25mg,每晚睡前1次;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1次/d,莫沙必利片 5mg,3次/d,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 69.6%,总有效率为 89.9%;对照组显效率为 27.4%,总有效率为 65.8%,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添加小剂量多虑平、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联合治疗FD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刘元山;陈剑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检测钙黏蛋白-E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钙黏蛋白-E在38例膀胱移行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18/38)、81.6%(31/38),有显著性(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ad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发生、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蒋小雷;卢东;吴明辉;吴运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96例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尔硫卓与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缓解时间、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半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地尔硫卓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快速、显著,能减少或避免心绞痛复发.
作者:孔静;孙秀娟;狄小凯;曹士奎;褚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质量.方法:将上肢择期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用常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开始30min(T3)各时点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术中体动、术后疼痛出现时间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较B组稳定,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体动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镇痛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为小儿上肢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儿循环稳定,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伟;王勇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骶髂关节是骶骨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构成的微动滑膜关节,引起骶髂关节病变的疾病较多,较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普通X线平片对其早期关节破坏敏感性较低.本文采用16排螺旋CT对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薄层扫描,通过对CT征象的分析,进一步了解骶髂关节常见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吴火木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