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郜晓红

关键词:食管, 贲门癌, 早期肠内营养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EN组)和常规液体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后并发症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定一次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IgG、IgA、IgM.结果:所有病人在研究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血IgG、IgA、IgM均有显著升高.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方便经济,既能改善营养状态,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NCPAP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NCPAP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NCPAP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呼吸频率、心率,改善血气,提高治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适宜压力的NCPAP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莫宗举;李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脑钠素水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ACS)患者血清BNP浓度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62例患者为实验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无高血压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发病后1周检测BNP水平,检测心功能,随访观察6个月,分析BNP浓度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实验组心功能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文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对心功能状态有很好的预测意义.

    作者:游向东;邸龙辉;马亚洁;侯冰洁;王玉宵;耿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将本院6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肠外营养(TPN).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胃肠道形态及功能的恢复、正氮平衡及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能有效增强患者体质.

    作者:李荣;张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处理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稽留流产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刮宫术.结果:完全流产率93.3%,有效率100%,无需二次清宫,不良反应少.结论: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是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娟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Protaper手动镍钛锉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反应的临床观察

    Protaper手动镍钛根管锉是现代根管治疗技术中,重要的不可缺省的根管预备工具,使用镍钛器械和冠根向深入技术(Crown-down)进行根管预备已经成为牙髓病学界广泛承认的技术.笔者在对180例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根管治疗中,采用Protaper手动镍钛锉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纪霞;代红;王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血清脂联素检测156例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血清脂联素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对156例应激性高血糖患儿(观察组)及45例健康的新生儿(对照组) 血清脂联素进行动态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急性期血清脂联素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激性高血糖组新生儿血糖恢复期血清脂联素的水平明显回升接近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糖水平越高血清脂联素的水平下降愈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应激性高血糖死亡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并且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血清脂联素是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导致危重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应激性高血糖危重新生儿病情诊治和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现芳;李金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阻生牙拔除过程中应用涡轮钻、微创技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涡轮钻、微创技术在阻生牙拔除的作用,以减少创伤、提高疗效.方法:将120例下颌阻生牙拔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锤凿法去骨、劈牙,普通牙挺增隙使牙脱位.B组以涡轮钻、微创技术去除阻力.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平均手术时间为A组31.2min,B组18.16min.出血量以使用止血小纱布平均块数计算,A组10块,B组6块.术后反应以疼痛肿胀的平均天数计算,A组3d,B组2d.结论:两组对比,B组应用涡轮钻、微创技术在阻生牙拔除时,省时、省力、出血少、损伤小、术后反应轻.

    作者:郭建民;梁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用乌司他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B组单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呼吸力学、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乳酸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损伤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呼吸力学、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乳酸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APACHEⅡ评分等指标较前均有改善(P均<0.05),且A组较B组改善明显(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姚平波;邓立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在女性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女性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应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进行系统的文献查询,不断的积累护理经验,提出护理问题,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术后随访1~12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盆底重建手术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徐仁芳;徐霞艳;王长华;陈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单核细胞计数准确性评价

    目的:评价 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在白细胞分类时单核细胞计数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 048例病人,按仪器计数单核细胞数高低分成两组,进行手工镜检并与仪器结果进行对比,并统计误分为单核的异常细胞的百分比.结果:低值组与镜检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值组与镜检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常细胞中肿胀变性粒细胞占31.4%,杆状核粒细胞占20%,异淋占24.6%,幼稚细胞占15.4%,有核红占8.6%.结论:LH-750血液分析仪在单核细胞>10%时有一定的假阳性率,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必须镜检复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作者:李夏;孙红;全浩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对23例产科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UAE)超选择插管进入双侧子宫动脉及侧支供血血管,经造影证实后,并用明胶海绵颗粒予以栓塞,重复造影证实成功.结果: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5例患者出血逐步停止,18例患者术后即停止出血,无1例再次出血,栓塞前后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UAE)术治疗产科大出血止血迅速、疗效肯定、安全、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有利于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建群;江飞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相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T2DM患者200例,根据DR分期分为三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经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C肽OR值为0.641,说明空腹C肽值每增加1ng/ml,DR严重程度下降35.9%.病程在5~9年的患者DR的严重程度是病程<5年的患者的2.95倍;病程≥10年的患者DR的严重程度是病程5~9年的患者的2.90倍.UAER 20~199μg/min组患者DR严重程度是UAER<20μg/min组的7.69倍; UAER≥200μg/min组患者DR严重程度是UAER 20~199μg/min组的2.07倍.结论:空腹C肽是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一个保护因素;糖尿病病程、UAER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维持一定的空腹C肽水平,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作者:马红;董晶晶;张志军;杨香玖;黄延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胺碘酮静脉应用、口服.结果:多种快速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肯定,转复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21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组115例(应用泮托拉唑+奥曲肽).结果:对照组中65例出血停止,止血率为63.1%,治疗组中102例出血停止,止血率为88.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能有效的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杨修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参仙生脉口服液联合硝酸酯类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律失常

    目的:观察参仙生脉口服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率在50~60次/min,不应用其他提升心率药物.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活血化淤、改善循环的基础上,对照组(35例) 心宝丸3丸/次,3次/d,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35例) 给予参仙生脉口服液20ml/次,2次/d,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20mg/次,2次/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心率提升的有效率分别为94.29%、74.29%(P<0.05).结论:应用参仙生脉口服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能有效提升心率,改善预后,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孙秀娟;曹继云;张茂峰;孔静;狄小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临床医学生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医内科学理论及临床教学改革近几年来取得不少成绩,突出表现在规划教材的成功使用,将第5版教材中的某些与临床不相符合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充实、增加了诊断、鉴别诊断及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新进展,体现了时代特色,使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教学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笔者在实际临床教学中仍然发现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存在不少盲点与误区,现就中医内科临床教学改革探索谈几点看法.

    作者:袁成业;施华平;龙爱华;季光;陈顺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进口与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对进口与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博路定组(百时美施贵宝)100例和润众组(江苏正大天晴药业有限公司)140例.观察临床疗效并作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博路定组和润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和89.2%,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4和103.3.结论:国产恩替卡韦(润众)可作为较佳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案.

    作者:谢益明;朱建荣;周文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腹壁疝修补术67例临床分析

    腹壁疝是当前疝外科中很常用的概念,常见的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切口疝、白线疝和脐疝等.腹壁疝修补术也是基层卫生院常见的手术.我院2007-2011年施行了各种疝修补术6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培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征及分型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二维声像图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导管扩张型及无导管扩张型.结果:30例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2例,诊断符合率73.3%.结论:高频探头近区干扰少,分辨率高,可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直接或间接征象,且操作简便、无痛苦,是诊断该病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燕兰;陈晴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11月的4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应用药物(甲氨蝶呤)22例与仅仅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21例患者症状的缓解率、妊娠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联合药物(甲氨蝶呤)治疗3~6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0.91%、76.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7.38,P<0.05);妊娠率分别为81.82%、47.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57,P<0.05);治疗后经有效的临床护理,观察组阴道流血量、血β-HCG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下降程度明显(P<0.01).结论:宫腔镜术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妊娠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大程度的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