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兰;陈晴玉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诊治耳鼻咽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电子喉镜及成像系统对584例有耳鼻咽喉科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治.结果:584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检查,并明确诊断和治疗.结论:电子喉镜对诊治耳鼻咽喉科疾病非常有帮助,明显提高了耳鼻咽喉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
作者:郑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涡轮钻、微创技术在阻生牙拔除的作用,以减少创伤、提高疗效.方法:将120例下颌阻生牙拔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锤凿法去骨、劈牙,普通牙挺增隙使牙脱位.B组以涡轮钻、微创技术去除阻力.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平均手术时间为A组31.2min,B组18.16min.出血量以使用止血小纱布平均块数计算,A组10块,B组6块.术后反应以疼痛肿胀的平均天数计算,A组3d,B组2d.结论:两组对比,B组应用涡轮钻、微创技术在阻生牙拔除时,省时、省力、出血少、损伤小、术后反应轻.
作者:郭建民;梁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急性创伤性患者的护理风险以及应对策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12月收治的老年骨科住院患者112例,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风险护理管理策略,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的恢复时间分别为(89.4±3.5)d、(106.3±4.8)d,满意度分别为96.43%(54/56)、78.57%(44/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3.26%、96.43%,护理风险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的急性创伤性患者的护理中,应针对骨科护理特点以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总结预防及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以更好地指导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的7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中药抵当汤加味,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肝硬化、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硬化和肝脏功能,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黄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宫颈刮片、液基细胞学(TCT)检查 、阴道镜宫颈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病变的96例患者进行LEEP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例,宫颈赘生物14例,中度以上宫颈糜烂29例,宫颈炎合并宫颈肥大32例,宫颈湿疣3例,持续存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5例.结果: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与术后切除组织病理结果报告为:13例CIN术后病理报告中4例CINⅠ级、4例CINⅡ级、3例CINⅢ级、2例宫颈慢性炎,宫颈中度以上糜烂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有2例术后病理报告为CINⅡ级.治疗3个月后复查阴道脱落细胞,2例原CINⅡ~Ⅲ级者发现有中度异型细胞,因患者不愿再冒风险随访,做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1例为CINⅡ级累及腺体,另1例为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其余都未发现异型细胞.结论:LEEP刀手术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时间短、疼痛轻、安全度高、费用低、所取标本不影响病理检查等特点,同时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该手术亦有一定的并发症,应注意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不要因简单容易掌握而变得滥用.
作者:孙庆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生物反馈治疗仪干预的治疗组及传统康复训练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及SSS、BI指数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8%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在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BI评分上则升高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对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亦大有裨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夫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七氟醚诱导中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回顾68例采用七氟醚诱导的唇腭裂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唇腭裂患儿七氟醚诱导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平稳、顺利,无并发症,安全过渡到麻醉维持期.结论:严密的监测和良好的护理是唇腭裂患儿七氟醚诱导平稳、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蔚媚;王新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取环标准的绝经后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术中肌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后行取环术,对照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后行取环术,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宫口松弛情况、镇痛效果及取环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口完全松弛率为90%,镇痛有效率为93.33%,顺利取环率 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绝经后取环术,具有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的病人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肺结核病人15例,对其进行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结果:15例病人出院后门诊随访皆临床治愈.结论:应重视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确保病人能长期、全程、规律用药,提高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复发率.
作者:王建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年来分别使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各85例患者的病历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剂使用数、并发症、住院时间和病员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易操作、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开展和推广.
作者:储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易感因素不断增加,医院感染问题日趋突出,而且医院真菌感染的比例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医院真菌感染明显增加.为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状况,旨在探讨影响医院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为此进行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代述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血清脂联素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对156例应激性高血糖患儿(观察组)及45例健康的新生儿(对照组) 血清脂联素进行动态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急性期血清脂联素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激性高血糖组新生儿血糖恢复期血清脂联素的水平明显回升接近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糖水平越高血清脂联素的水平下降愈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应激性高血糖死亡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并且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血清脂联素是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导致危重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应激性高血糖危重新生儿病情诊治和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现芳;李金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现在由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SLE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大为提高,但是,感染的发生率却在上升,已成为SLE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易感因素,探讨中西医对其感染的防治措施,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胜光;罗晓光;黎德育;谭宁;朱辉军;廖康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11月的4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应用药物(甲氨蝶呤)22例与仅仅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21例患者症状的缓解率、妊娠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联合药物(甲氨蝶呤)治疗3~6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0.91%、76.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7.38,P<0.05);妊娠率分别为81.82%、47.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57,P<0.05);治疗后经有效的临床护理,观察组阴道流血量、血β-HCG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下降程度明显(P<0.01).结论:宫腔镜术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妊娠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大程度的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评价 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在白细胞分类时单核细胞计数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 048例病人,按仪器计数单核细胞数高低分成两组,进行手工镜检并与仪器结果进行对比,并统计误分为单核的异常细胞的百分比.结果:低值组与镜检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值组与镜检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常细胞中肿胀变性粒细胞占31.4%,杆状核粒细胞占20%,异淋占24.6%,幼稚细胞占15.4%,有核红占8.6%.结论:LH-750血液分析仪在单核细胞>10%时有一定的假阳性率,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必须镜检复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作者:李夏;孙红;全浩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胺碘酮静脉应用、口服.结果:多种快速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肯定,转复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EN组)和常规液体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后并发症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定一次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IgG、IgA、IgM.结果:所有病人在研究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血IgG、IgA、IgM均有显著升高.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方便经济,既能改善营养状态,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郜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社区督导化疗治疗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社区就诊的肺结核病患者58例进行家庭访视,接受社区督导化疗的46例为督导组,不接受社区督导化疗的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者治疗效果.结果:督导组46例均治愈,治愈率100%;对照组10例治愈,2例未愈,治愈率8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督导化疗可有效提高肺结核病治愈率,具有社会学意义和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叶宝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NCPAP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NCPAP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呼吸频率、心率,改善血气,提高治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适宜压力的NCPAP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莫宗举;李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自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00余例,发生胆道损伤(bile duct injure)4例,印象极为深刻,现根据临床资料就LC中并发BDI的原因及处理结合文献浅作探讨.
作者:陆泳昕;吴俊彪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