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原因及处理的探讨(附4例报告)

陆泳昕;吴俊彪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胆道损伤
摘要:自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00余例,发生胆道损伤(bile duct injure)4例,印象极为深刻,现根据临床资料就LC中并发BDI的原因及处理结合文献浅作探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征及分型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二维声像图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导管扩张型及无导管扩张型.结果:30例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2例,诊断符合率73.3%.结论:高频探头近区干扰少,分辨率高,可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直接或间接征象,且操作简便、无痛苦,是诊断该病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燕兰;陈晴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生物反馈治疗仪干预的治疗组及传统康复训练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及SSS、BI指数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8%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在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BI评分上则升高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对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亦大有裨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夫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处理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稽留流产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刮宫术.结果:完全流产率93.3%,有效率100%,无需二次清宫,不良反应少.结论: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是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娟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22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有阴道前壁脱垂的患者进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术后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复发率低,且不增加治疗费用,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间苯三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分析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的一项补救措施.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流产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寻找一种更加人性化、安全、有效、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的流产方式成为广大妇科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我院门诊流产采用间苯三酚术前给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梅;周玉珍;付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取环标准的绝经后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术中肌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后行取环术,对照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后行取环术,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宫口松弛情况、镇痛效果及取环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口完全松弛率为90%,镇痛有效率为93.33%,顺利取环率 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绝经后取环术,具有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异位妊娠破裂32例诊断、急救和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对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诊断、急救和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32例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32例均治愈出院,误诊率为21.9%,行保守手术17例、根治手术15例,无腹腔内出血、残余感染等发生.结论:对异位妊娠破裂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综合救治、果断手术,尽可能行保守手术,提高救治率和满意度.

    作者:邰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11月的4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应用药物(甲氨蝶呤)22例与仅仅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21例患者症状的缓解率、妊娠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联合药物(甲氨蝶呤)治疗3~6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0.91%、76.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7.38,P<0.05);妊娠率分别为81.82%、47.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57,P<0.05);治疗后经有效的临床护理,观察组阴道流血量、血β-HCG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下降程度明显(P<0.01).结论:宫腔镜术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妊娠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大程度的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将本院6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肠外营养(TPN).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胃肠道形态及功能的恢复、正氮平衡及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能有效增强患者体质.

    作者:李荣;张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阻生牙拔除过程中应用涡轮钻、微创技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涡轮钻、微创技术在阻生牙拔除的作用,以减少创伤、提高疗效.方法:将120例下颌阻生牙拔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锤凿法去骨、劈牙,普通牙挺增隙使牙脱位.B组以涡轮钻、微创技术去除阻力.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平均手术时间为A组31.2min,B组18.16min.出血量以使用止血小纱布平均块数计算,A组10块,B组6块.术后反应以疼痛肿胀的平均天数计算,A组3d,B组2d.结论:两组对比,B组应用涡轮钻、微创技术在阻生牙拔除时,省时、省力、出血少、损伤小、术后反应轻.

    作者:郭建民;梁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改良入院护理评估表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评价改良入院护理评估表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内科住院患者116 例,分别由17名护士以改良入院护理评估表的要求做入院护理评估,并填写评估表.询问患者和(或)家属以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所有入院护理评估表均顺利完成并收入患者病历.94.1%的护士和96.3%的患者表示对改良入院护理评估表满意.结论:改良入院护理评估表内容详尽、客观,使用简单,有着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董钦;隋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15例妊娠合并肺结核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的病人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肺结核病人15例,对其进行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结果:15例病人出院后门诊随访皆临床治愈.结论:应重视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确保病人能长期、全程、规律用药,提高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复发率.

    作者:王建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浅谈手指指腹缺损植皮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皮瓣修复治疗手指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0-2011年应用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指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伤67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7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伤指长度得以保留,皮瓣外观满意,手指功能正常.结论:皮瓣移植是修复手指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手术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外观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丁笑歌;冯淑宏;李君萍;姜华;朱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血清脂联素检测156例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血清脂联素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对156例应激性高血糖患儿(观察组)及45例健康的新生儿(对照组) 血清脂联素进行动态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急性期血清脂联素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激性高血糖组新生儿血糖恢复期血清脂联素的水平明显回升接近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糖水平越高血清脂联素的水平下降愈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应激性高血糖死亡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并且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血清脂联素是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导致危重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应激性高血糖危重新生儿病情诊治和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现芳;李金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原因及处理的探讨(附4例报告)

    自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00余例,发生胆道损伤(bile duct injure)4例,印象极为深刻,现根据临床资料就LC中并发BDI的原因及处理结合文献浅作探讨.

    作者:陆泳昕;吴俊彪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用乌司他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B组单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呼吸力学、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乳酸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损伤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呼吸力学、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乳酸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APACHEⅡ评分等指标较前均有改善(P均<0.05),且A组较B组改善明显(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姚平波;邓立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宫颈刮片、液基细胞学(TCT)检查 、阴道镜宫颈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病变的96例患者进行LEEP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例,宫颈赘生物14例,中度以上宫颈糜烂29例,宫颈炎合并宫颈肥大32例,宫颈湿疣3例,持续存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5例.结果: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与术后切除组织病理结果报告为:13例CIN术后病理报告中4例CINⅠ级、4例CINⅡ级、3例CINⅢ级、2例宫颈慢性炎,宫颈中度以上糜烂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有2例术后病理报告为CINⅡ级.治疗3个月后复查阴道脱落细胞,2例原CINⅡ~Ⅲ级者发现有中度异型细胞,因患者不愿再冒风险随访,做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1例为CINⅡ级累及腺体,另1例为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其余都未发现异型细胞.结论:LEEP刀手术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时间短、疼痛轻、安全度高、费用低、所取标本不影响病理检查等特点,同时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该手术亦有一定的并发症,应注意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不要因简单容易掌握而变得滥用.

    作者:孙庆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参仙生脉口服液联合硝酸酯类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律失常

    目的:观察参仙生脉口服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率在50~60次/min,不应用其他提升心率药物.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活血化淤、改善循环的基础上,对照组(35例) 心宝丸3丸/次,3次/d,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35例) 给予参仙生脉口服液20ml/次,2次/d,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20mg/次,2次/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心率提升的有效率分别为94.29%、74.29%(P<0.05).结论:应用参仙生脉口服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能有效提升心率,改善预后,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孙秀娟;曹继云;张茂峰;孔静;狄小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在女性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女性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应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进行系统的文献查询,不断的积累护理经验,提出护理问题,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术后随访1~12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盆底重建手术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徐仁芳;徐霞艳;王长华;陈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胺碘酮静脉应用、口服.结果:多种快速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肯定,转复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