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钦;隋雪梅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及分型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2月305例患者的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彩超对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结论:彩超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对阑尾炎的分型诊断提供了无创、简便的方法.
作者:周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一种无色的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的气体,它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强有力的抑制作用.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首次发现大脑内存在内源性H2S,随后,Abe和Kimura描述了大脑中H2S产生的酶以及生理浓度的H2S的生物学作用和它特殊的细胞靶点,H2S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开始被人们认识.
作者:曹嫚;邓立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案例教学法结合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外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5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慈溪医院实习的五年制本科实习生5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5人)和对照组(25人),实验组实施案例教学法结合临床路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2周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兴趣满意度调查结果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案例教学法结合临床路径组出科考成绩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结合临床路径在实习带教中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较好的临床神经外科实习教学模式.
作者:魏晓捷;汤崇辉;方战舰;陈再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用乌司他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B组单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呼吸力学、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乳酸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损伤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呼吸力学、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乳酸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APACHEⅡ评分等指标较前均有改善(P均<0.05),且A组较B组改善明显(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姚平波;邓立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分析3例胎儿单脐动脉(SUA)的妊娠结局并对此类病例复习文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发现SUA的孕妇并定期连续观察至入院分娩的3例病例资料,再对近期此类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例SUA于孕40周时胎儿死亡;1例SUA因其伴子宫内发育受阻(IUGR)于37周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健康;1例SUA于38+3周自然分娩,新生儿心脏畸形.结论:单脐动脉的病例临床时有发现,这类胎儿多伴有IUGR,并伴有先天性其他器官发育异常,尤多伴有肾脏和心脏的畸形.
作者:夏珺;唐新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二维声像图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导管扩张型及无导管扩张型.结果:30例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2例,诊断符合率73.3%.结论:高频探头近区干扰少,分辨率高,可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直接或间接征象,且操作简便、无痛苦,是诊断该病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燕兰;陈晴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医疗疗效的评价和分析,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方法:运用Ridit分析法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结果:2007-2011年某院这5年的疗效质量按高低顺序为2008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结论:Ridit分析法简单直观,结果明确,能够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魏民;耿庆玲;郭建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索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的成功率.方法:69例75次血液透析患者均采用美国 kendall公司生产的永久性导管仰卧位静脉穿刺置管.结果: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血流量充足,透析效果满意,穿刺成功率达94.7%,并且具有不影响患者活动的优点.结论: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血液透析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一种较好选择,特别适合高龄、糖尿病等血管条件差和心功能不全及预期寿命有限患者.
作者:杨榆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稳定的粗隆间骨折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分型为Evans分型,其将顺转子间线的粗隆间骨折定义为Ⅰ型,逆转子间线的粗隆间骨折定义为Ⅱ型,其中Ⅰ型又分为4个亚型.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普遍认为在无严重的内科疾病的前提下,应尽早的积极地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复位骨折,牢靠的固定,早期功能练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EN组)和常规液体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后并发症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定一次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IgG、IgA、IgM.结果:所有病人在研究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血IgG、IgA、IgM均有显著升高.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方便经济,既能改善营养状态,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郜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对进口与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博路定组(百时美施贵宝)100例和润众组(江苏正大天晴药业有限公司)140例.观察临床疗效并作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博路定组和润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和89.2%,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4和103.3.结论:国产恩替卡韦(润众)可作为较佳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案.
作者:谢益明;朱建荣;周文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1],在放疗中,射线照射在体表接近肿瘤部位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局部或全身的放射不良反应与损伤,常出现咽痛、口干、味觉改变、鼻出血,面颈部放射野皮肤色素沉着、潮红等副反应,部分鼻咽癌患者无法完成全程放疗.为了使患者身体尽快康复,护士在放疗过程中要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并指导患者掌握好自我护理方法,才能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我科2008年10 月-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鼻咽癌放疗患者49例,经过积极有效临床观察与护理,所有鼻咽癌患者均成功完成放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穆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参仙生脉口服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率在50~60次/min,不应用其他提升心率药物.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活血化淤、改善循环的基础上,对照组(35例) 心宝丸3丸/次,3次/d,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35例) 给予参仙生脉口服液20ml/次,2次/d,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20mg/次,2次/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心率提升的有效率分别为94.29%、74.29%(P<0.05).结论:应用参仙生脉口服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能有效提升心率,改善预后,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孙秀娟;曹继云;张茂峰;孔静;狄小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梗三联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及免疫层析法对40例患者标本同时做血清hs-CRP及cTnI、Mb、CK-MB检测,进行动态分析,同时设38例健康对照组.结果:动态检测不同时间段的hs-CRP和cTnI、Mb、CK-MB,AMI患者的血样hs-CRP及cTnI、Mb、CK-M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阳性率为100%.结论:hs-CRP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并且有助于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
作者:沈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七氟醚诱导中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回顾68例采用七氟醚诱导的唇腭裂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唇腭裂患儿七氟醚诱导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平稳、顺利,无并发症,安全过渡到麻醉维持期.结论:严密的监测和良好的护理是唇腭裂患儿七氟醚诱导平稳、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蔚媚;王新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血清脂联素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对156例应激性高血糖患儿(观察组)及45例健康的新生儿(对照组) 血清脂联素进行动态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急性期血清脂联素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激性高血糖组新生儿血糖恢复期血清脂联素的水平明显回升接近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糖水平越高血清脂联素的水平下降愈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应激性高血糖死亡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并且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血清脂联素是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导致危重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应激性高血糖危重新生儿病情诊治和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现芳;李金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138例胎膜早破的初产妇为观察组,138例正常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结果:胎膜早破产妇的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应加强临床监护,及时准确的选择分娩方式,以减少对母婴的影响,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于雪萍;郭建波;刘洪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对23例产科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UAE)超选择插管进入双侧子宫动脉及侧支供血血管,经造影证实后,并用明胶海绵颗粒予以栓塞,重复造影证实成功.结果: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5例患者出血逐步停止,18例患者术后即停止出血,无1例再次出血,栓塞前后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UAE)术治疗产科大出血止血迅速、疗效肯定、安全、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有利于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建群;江飞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NCPAP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NCPAP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呼吸频率、心率,改善血气,提高治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适宜压力的NCPAP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肺炎所致的心衰、呼衰的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莫宗举;李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易感因素不断增加,医院感染问题日趋突出,而且医院真菌感染的比例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医院真菌感染明显增加.为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状况,旨在探讨影响医院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为此进行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代述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