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乐
目的:探讨儿科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儿科护患冲突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防范策略.结果:减少和避免了护患冲突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结论:针对儿科护患冲突的原因进行防范,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护理冲突的发生.
作者:钱秀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管张力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 group)、银杏内酯B组(Ginkgolide B group,GB group)、糖尿病模型组(diabetes melites group,DM group)、糖尿病模型+银杏内酯B(diabetes melites+Ginkgolide B group,DM+GB group)处理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银杏内酯B干预8周后,采用离体血管灌流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运用非特异性NOS抑制剂L-NAME与cGMP抑制剂亚甲蓝预孵育血管环20min后,观察其对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的收缩张力变化;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及胸主动脉环匀浆NO含量、NOS活性.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ACh诱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降低(P<0.01);与DM组相比,DM+GB组胸主动脉环对ACh诱导的舒张反应明显改善(P<0.05),与NC组相类似(P>0.05);而GB组与NC组相比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主动脉血管环分别经L-NAME和亚甲蓝预孵育后,与孵育前相比,其对PE诱导的收缩幅度明显增强(P<0.01);但在DM组中,抑制剂孵育前、后主动脉环对PE诱导的收缩幅度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M+GB组大鼠中,抑制剂孵育后主动脉环对PE诱导的收缩幅度高于孵育前(P<0.05),但GB组中抑制剂孵育前或孵育后主动脉环对PE诱导的收缩幅度分别与NC组相应的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化检查显示,与NC组相比,DM组血浆PAF水平增高,胸主动脉环NOS活性及NO含量降低(P<0.01);同DM组相比,DM+GB组大鼠血浆PAF水平降低(P<0.01),胸主动脉NOS活性及NO水平明显改善(P<0.01).结论:GB具有降低PAF水平,从而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管张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NOS-GC-NO途径而实现的,但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闵志雪;包鹏举;崔凤娟;姜玉新;王静;周萍萍;王海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儿腰穿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874例腰穿患儿进行观察,分析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腰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儿腰穿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为13.27%,与患儿的心理因素、正确体位、配合与否、脑脊液压力、穿刺针的粗细及穿刺过程是否顺利有关.结论:对腰穿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作者:冯淑惠;李春艳;谢春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诱导痰检查对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价值及不典型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按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对96例慢性咳嗽患儿行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时诱导痰检查.结果:96例慢性咳嗽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1例(41/96,43%),感染后咳嗽34例(34/96,3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2例(12/96,13%),心理性、精神性咳嗽9例(9/96,9%),高渗盐水激发试验阳性39例(41%),高渗盐水激发过程出现哮鸣音32例(33%).高渗盐水激发试验同时进行诱导痰,标本合格者50例,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32例占64%(32/50),平均(34.4±25.8)%.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EOS平均(40.37±30.38)%,感染后咳嗽(PIC)患儿EOS平均(14.6±13.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36,P=0.004).所有患者诱导痰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渗盐水激发试验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特异性高,联合诱导痰检查可提高儿童咳嗽的病因学诊断,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时进行痰诱导检测可行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马岩霞;贾慧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对26例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共再植26例32指,20min~6h内入院,成活30指,成活率为93.7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能否成活,与术前准备术、中手术配合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蔡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肠蠕动及胃肠功能常因麻醉、卧床及创伤等原因致使产妇营养缺乏、过度消耗,常影响产妇的切口愈合、机体恢复及乳汁分泌,不易早日恢复.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产妇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及早期泌乳非常关键.笔者通过拟定实施剖宫产术后促进产妇胃肠功能早日恢复及早期泌乳的护理计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形态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内部三维结构非常抽象,难于理解.现利用CT的透视性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并摄下影像,经Flash对影像图片进一步处理,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信息,集中存放管理,编写下拉式菜单制成教学软件以方便影像图片的交互调用,课堂教学效果优良.
作者:徐忠勇;余文富;朱稀松;李群锋;汪志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后膝内翻畸形患者进行矫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12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内翻畸形患者行内翻矫形术的护理配合.结果:12例患者围手术期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护理缺陷.结论: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规程操作,熟悉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手术前、后的专科护理,对患者实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是膝内翻矫形术后早期康复的关键.
作者:杜颖;李新志;席冬梅;宋发枝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DR图像拼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6例在DR下行脊柱及下肢、下肢静脉造影分段摄片检查并行全长图像拼接所得的病例图像资料,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结果:所得脊柱及下肢、下肢静脉全长图像清晰、连续完整,完全能满足临床的诊治需要.结论:DR图像拼接技术能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李振宇;苏文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较常见,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并有年轻化的趋势,而随着结核病的流行,使得两病并发病例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更易感染结核菌而发病,肺结核治疗疗程长,疗效差,使很多患者依从性差,多不能按疗程要求用药,导致肺结核病灶吸收缓慢,且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甚至成为慢性带菌者.许多研究已表明糖尿病患者为罹患肺结核的高危险人群,其患肺结核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4~8倍[1].
作者:梁可花;于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钳与电凝钩配合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该手术方式的25例结直肠癌(A组)和25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B 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副损伤、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痛、腹胀程度、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50例手术皆顺利完成,全部康复出院.A组手术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B组、A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腹痛轻于B组(P<0.05),两组腹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吻合口瘘和1例切口感染,均经治疗好转.随访1~24个月无复发.结论:双极电凝钳与电凝钩配合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微创美观、更利于保肛且降低手术费用的一种手术方式.
作者:李青;渠时学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断药(β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康达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给予利尿药和强心苷类药的基础上,使用ACEI,治疗组再联合加用βB.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状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SD、LVEDD减少,6min步行试验运动耐量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ACEI与βB可获得更好的协同疗效.
作者:朱岫芳;康凯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股骨颈骨折的病人也明显增多,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骨科常用的治疗手段.该方法优点很多,能使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的病人较为多见,其主要症状是行走时关节疼痛加重,跛行,甚至不能行走,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我院于2005年2月-2009年2月收治1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痛的病人,现对其治疗和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殷广文;王广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有效止血、避免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加压止血方法.方法:对31例PICC置管患者,PICC置管成功后以明胶海绵加3M自粘性弹力绷带穿刺肢固定.观察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5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4例出现肢体肿胀.结论:明胶海绵加3M自粘性弹力绷带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效果好、患者舒适.
作者:赵静;肖月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临床路径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6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按临床路径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用药指导,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患者自身疾病合理用药了解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用药教育和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胰岛素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管理是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有效途径,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的认知,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临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孙静;许建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索如何改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访视率低、访视时间过长、方式质量不佳等问题.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尝试使用集中的多媒体模式进行术前访视.结果:实际访视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5%,受访患者的满意率由75%上升至95%,访视总时间不受访视患者人数的影响.结论:多媒体模式集中访视提高了实际访视率和访视质量,减少了护士无效的访视时间.
作者:许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瘤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的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学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侧脑室6例,透明隔区2例,主要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大小约1.5~4.0cm.T 1WI、T 2WI呈等信号3例,5例呈等长T 1、等长T 2信号,DWI呈略高信号.增强后肿瘤无强化3例,轻度强化5例,其中4例伴有小囊状改变,1例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病理上肿瘤细胞乏血供并富于胶质纤维,兼有室管膜及星形细胞双重特性,同时伴有微囊形成.结论:室管膜下瘤MRI表现较为典型,有利于术前诊断和评价.
作者:李建红;赵艳娥;黄清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盐酸氨溴索作为一种祛痰剂,由于其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在临床应用十分普遍.近几年,文献报道有关氨溴索的药理研究及临床适应证有较大拓展,现就其与儿科临床相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汪宏斌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情志因素与失眠症的产生密切相关:情志不舒使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致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胃中不和.肝失疏泄,则胁肋胀满、心烦易怒导致失眠多梦易醒.护理对策可采用中医治疗,调节情志.
作者:潘光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讨论临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产后出血者80例,统计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以构成比表示,分析高危因素.结果:引起产后出血的各种因素中,宫缩乏力47例(58.75%);胎盘因素16例(20.00%);软产道损伤10例(12.50%);凝血功能障碍5例(6.25%);剖宫产2例(2.50%).结论:针对引起产后出血的各种因素,提高警惕,预先做好防范并制定应急处理对策,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晓虹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