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苏文姬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08例自发性气胸进行分析,本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8例、肺大泡20例、肺结核 6例、特发性气胸34例.保守治疗,适用于首次发作,单侧肺组织压缩程度<20%,不伴有呼吸困难的闭合性气胸患者,给予吸氧、严格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2~3周内可基本吸收.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不稳定型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20%、交通性或张力性气胸、反复发生气胸的患者,无论其气胸容量多少,均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本组病例104例治愈,其中保守治疗12 例;胸腔闭式引流58例;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34例(其中有6例因引流后不满意及皮下气肿改为传统粗管闭式引流);4例因引流超过14d,肺未完全复张,水封瓶仍有气泡逸出转胸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闭合性气胸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明显的缓解症状.
作者:王清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将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治疗遵从性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及治疗遵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综合状态.
作者:骆艳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索如何改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访视率低、访视时间过长、方式质量不佳等问题.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尝试使用集中的多媒体模式进行术前访视.结果:实际访视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5%,受访患者的满意率由75%上升至95%,访视总时间不受访视患者人数的影响.结论:多媒体模式集中访视提高了实际访视率和访视质量,减少了护士无效的访视时间.
作者:许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贝那普利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及病理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120例,随即分为A组60例,即服用贝那普利10mg,B组60例即服用贝那普利20mg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两组按WHO分为Ⅰ~Ⅴ级,并在治疗2年后重复肾穿,设为自身对照.结果: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相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治疗后较A降低更明显,差异较显著(P<0.05);自身对照比较发现,治疗后两组病理类型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但20mg组较10mg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可以降低蛋白尿,并且贝那普利20mg组较10mg作用更明显,对病理类型影响不大.
作者:张慧儒;顾献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儿腰穿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874例腰穿患儿进行观察,分析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腰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儿腰穿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为13.27%,与患儿的心理因素、正确体位、配合与否、脑脊液压力、穿刺针的粗细及穿刺过程是否顺利有关.结论:对腰穿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作者:冯淑惠;李春艳;谢春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DR图像拼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6例在DR下行脊柱及下肢、下肢静脉造影分段摄片检查并行全长图像拼接所得的病例图像资料,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结果:所得脊柱及下肢、下肢静脉全长图像清晰、连续完整,完全能满足临床的诊治需要.结论:DR图像拼接技术能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李振宇;苏文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135例,给予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麻醉前、麻醉后5、10、15、20、30min及出手术室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MAP、HR和SpO 2与麻醉前差异无显著性,术中、术后无恶心、呕吐、头痛和尿潴留发生.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起效快、效果满意、循环稳定,是可行的.
作者:苗秀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30% [1].发生速度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率与质量,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预防、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对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按常规方法测量血压、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或原有高血压、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的患者,则可认为发生了低血压 [2].
作者:马玲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心理护理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上消化道出血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5例胃镜下套扎治疗均达到及时止血的目的,术后72h均无再出血,止血率达100%.结论:上消化道出血除积极抢救治疗外,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高质量到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黄文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进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术,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为抗生素、肿瘤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等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无痛的静脉治疗通道.PICC导管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存时间长(≤1年)[1],可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及防止化学性静脉炎且可以保护浅表血管网,既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具有节约人力、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等优点.我科对38例使用PICC置管放疗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穆彩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钳与电凝钩配合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该手术方式的25例结直肠癌(A组)和25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B 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副损伤、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痛、腹胀程度、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50例手术皆顺利完成,全部康复出院.A组手术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B组、A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腹痛轻于B组(P<0.05),两组腹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吻合口瘘和1例切口感染,均经治疗好转.随访1~24个月无复发.结论:双极电凝钳与电凝钩配合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微创美观、更利于保肛且降低手术费用的一种手术方式.
作者:李青;渠时学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检测SLE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CD 8 +CD 25 +T细胞亚群的数量、比例变化,研究其与疾病活动性、临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探讨CD 8 +CD 25 +T细胞亚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 3 +T细胞中CD 8 +CD 25 +、CD 8 +CD 25 -、CD 8 -CD 25 +和CD 8 -CD 25 -亚群的比例,并计算其细胞数量.结果: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CD 8 +CD 25 +亚群较正常人显著减少,并导致CD 25 -/CD 25 +比值异常增高;并且CD 8 +CD 25 +亚群的百分率的降低和CD 25 -/CD 25 +比值的增高与肾损相关.结论:CD 8 +CD 25 +亚群的减少可能在SLE的发生上较CD 8 -CD 25 +细胞亚群减少具有更重要的病理意义.
作者:王卫文;李有武;夏永祥;刘才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肾盏多发性结石中的应用.方法:对131例(170侧)肾盏多发性结石的患者,在肾盏切开取石术后对残存在肾盏内结石,采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并配合C臂机气压弹道碎石器方法处理.结果:盏口显示良好96侧,盏口狭窄74侧,盏口狭小者扩张盏颈口后行套石网篮取石,术后无肉眼血尿,无1例出血.结石排净率为93.13%,结石残留率为6.87%.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肾盏多发性结石,可以提高疗效,是一项新的应用技术.
作者:刘浩凡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分析178例患儿204颗乳牙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乳牙根尖周炎患儿178例204颗患牙,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后,采用Vitapex糊剂充填,观察术后疗效,随访1~2年.结果:204颗患牙,成功186颗,失败18颗,成功率91.2%.结论:Vitapex糊剂是比较理想的根管充填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谢乐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有效止血、避免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加压止血方法.方法:对31例PICC置管患者,PICC置管成功后以明胶海绵加3M自粘性弹力绷带穿刺肢固定.观察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5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4例出现肢体肿胀.结论:明胶海绵加3M自粘性弹力绷带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效果好、患者舒适.
作者:赵静;肖月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瘤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的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学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侧脑室6例,透明隔区2例,主要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大小约1.5~4.0cm.T 1WI、T 2WI呈等信号3例,5例呈等长T 1、等长T 2信号,DWI呈略高信号.增强后肿瘤无强化3例,轻度强化5例,其中4例伴有小囊状改变,1例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病理上肿瘤细胞乏血供并富于胶质纤维,兼有室管膜及星形细胞双重特性,同时伴有微囊形成.结论:室管膜下瘤MRI表现较为典型,有利于术前诊断和评价.
作者:李建红;赵艳娥;黄清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脓毒血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一直是危重病医学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疾病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而线粒体是细胞氧化的重要部位,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有95%来自线粒体,在脓毒症时,重要器官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细胞生物能量不足,并可能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1].因此线粒体的损伤可能与脓毒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密切相关[2],本文将从线粒体损伤的角度,来探讨脓毒症时各个器官的损伤.
作者:王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后膝内翻畸形患者进行矫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12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内翻畸形患者行内翻矫形术的护理配合.结果:12例患者围手术期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护理缺陷.结论: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规程操作,熟悉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手术前、后的专科护理,对患者实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是膝内翻矫形术后早期康复的关键.
作者:杜颖;李新志;席冬梅;宋发枝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药物治疗和口服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还采用护理干预.包括医院护理干预、家庭护理干预及社会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进行评价,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总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包括医院、家庭、社会)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霞;张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技术是新近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持续监测心输出量的一项技术,它采用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持续动态监测心排量/心搏量、外周血管阻力、血管外肺水等的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和补液提供理论依据,且该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性小、结果准确.2012年6月3日笔者所在科室首次为1名心衰患者实施PiCCO监测,笔者参与了该监测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聂向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